>>駱丹沒有一種酒不滄桑撰文>>>駱丹拿破侖用干邑來犒賞將士,戴高樂將軍從不允許英國威士忌出現(xiàn)在愛麗舍宮的餐桌上,他只喝干邑。而無酒"/>
撰文>>>駱丹
沒有一種酒不滄桑
撰文>>>駱丹
拿破侖用干邑來犒賞將士,戴高樂將軍從不允許英國威士忌出現(xiàn)在愛麗舍宮的餐桌上,他只喝干邑。而無酒不成活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對干邑也情有獨鐘,據(jù)說他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干邑,這個習慣保持了一生。
在法國,一路西行。遇上夏朗德河,當穿過中世紀的小鎮(zhèn)時,從河畔上岸,便來到了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出生地——干邑(Cognac)。不過,讓干邑真正聞名于世的,并不是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帶來的殊榮,而是“干邑”本身。
干邑坐落在法國的波多爾北部的夏朗德省境內(nèi),是一個充滿中世紀氣息的古鎮(zhèn)。城中古街小巷,天水成碧,酒香散落在整個干邑城中。
你聞到的,正是白蘭地干邑。
白蘭地是“葡萄酒中的靈魂”,而干邑被稱為“白蘭地之王”則絲毫無愧。在英語中有一句俗語:“All Cognac is brandy,but not all brandy is Cognac?!币馑际?,所有的干邑都是白蘭地,但并非所有的白蘭地都是干邑。其實,早在公元1909年,法國政府就頒布明文規(guī)定,只有在夏朗德省境內(nèi),干邑鎮(zhèn)周圍的36個縣市所生產(chǎn)的白蘭地方可命名為干邑,其他地區(qū)一律不得使用這個名字。這足以彰顯干邑在白蘭地中的貴族地位。
事實上,白蘭地本身就是一場來自法國干邑的浪漫意外。
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里,干邑生產(chǎn)的還是葡萄酒,世界上也還沒有白蘭地。大批量的葡萄酒從干邑的夏朗德河碼頭馬不停蹄地趕往世界各地。16世紀中葉的法國,為了避免長途出口運輸葡萄酒產(chǎn)生的變質(zhì)現(xiàn)象,干邑的葡萄酒商們把葡萄酒加以蒸餾濃縮后再出口,出口國的商家再按照約定的比例進行兌水出售。
蒸餾濃縮的出現(xiàn),便是白蘭地的雛形。
17世紀初,法國卷入戰(zhàn)爭,白蘭地遭禁運,百般無奈的商人把酒裝在了干邑盛產(chǎn)的橡木做成的橡木桶中貯存。等到戰(zhàn)爭結(jié)束,酒商們發(fā)現(xiàn),白蘭地并沒有變質(zhì),而原本無色的白蘭地變成了琥珀色,而味道更讓人著迷——這是一場美麗的意外。
誰也沒有想到,這場葡萄原液與橡木桶的意外的邂逅最終成就了偉大的誕生——用橡木桶陳釀,白蘭地完成了它制作的最后一道工藝。
經(jīng)過2次蒸餾得到澄清的葡萄汁原液,被稱作“生命之水”,剛剛出爐的“生命之水”酒精濃度達到70度,貯藏在橡木桶中,酒香融合橡木桶自帶的香氣,橡木桶的物質(zhì)融進葡萄酒原液之中?!吧北阍陉幇档木平阎邪察o地成長,逐漸柔化,酒精濃度降低至40-43度之間。
干邑是烈酒,卻是其中算得上“溫柔”的,經(jīng)過長期發(fā)酵,漸漸褪盡了辛澀,口感變得醇厚。
至于蒸餾得來的原液為什么會被稱作“生命之水”,無證可考。曾有故事傳言,十五世紀的意大利有個衛(wèi)士叫霍夫曼,發(fā)生戰(zhàn)爭的那年,他把自制的葡萄酒放入木桶存入地窖,自己卻戰(zhàn)死。十年之后,人們意外發(fā)現(xiàn)這桶酒,為了紀念死去的衛(wèi)士,便把酒取名為“白蘭地”,意為“生命之水”。
只是,白蘭地(Brandy),其本源為Brandewijn,意思是“燃燒的葡萄酒”(Burnt Wine),描述的是制作過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與那個悲愴的傳說略有出入。不過,白蘭地在烈火中灼燒,留下的必然是精髓,又在陰暗的酒窖經(jīng)受著長久發(fā)酵,再次等到重見陽光的那一天,便已然熠熠生輝。背負萬丈塵寰,只為浴火重生之日,稱之“生命之水”似乎又莫名地倍感親切。
關(guān)于“生命之水”,在干邑有一個近乎“神話”的地方,傳說這里的“生命之水”來自幾百年前。這便是干邑鎮(zhèn)上來自于軒尼詩古堡的“創(chuàng)始人酒窖”。
在夏朗德河的左岸,便是軒尼詩酒廠的總部。酒廠的名字來自于它的創(chuàng)始人李察·軒尼詩(Richard Hennessy)。盡管軒尼詩在法國干邑創(chuàng)立,也是在法國發(fā)揚光大。不過其創(chuàng)始人李察·軒尼詩卻是一個純正的愛爾蘭人。
那一年,李察·軒尼詩正值青年大好時光,懷揣著偉大夢想的年輕人來到法國,投身到法國的愛爾蘭軍團,君子執(zhí)劍,必然想指點江山。李察·軒尼詩是適合戰(zhàn)爭的,曾獲取“英勇證書”,官至上尉,后被派駐守干邑地區(qū)。
歷史上關(guān)于為何李察·軒尼詩會開辦酒廠的資料很單一,公開的資料上總結(jié)起來僅為兩個字“喜歡”。駐守干邑地區(qū)時,李察·軒尼詩對干邑的白蘭地愛不釋手,軒尼
詩在退伍之后,就留在了這個葡萄縈繞的地方。
All Cognac is brandy,but not all brandy is Cognac。
所有的干邑都是白蘭地,但并非所有的白蘭地都是干邑。
不會知道李察·軒尼詩會不會偶爾站在夏朗德河岸,守望過往。但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創(chuàng)辦的酒廠一定有種莫名的英雄情結(jié)。軒尼詩品牌的標識,是一只手握戰(zhàn)斧的強大手臂,這和早期李察·軒尼詩的軍旅生活不無關(guān)系。
干邑是有英雄情結(jié)的,而英雄也是有干邑情結(jié)的。拿破侖用干邑來犒賞將士,戴高樂將軍從不允許英國威士忌出現(xiàn)在愛麗舍宮的餐桌上,他只喝干邑。而無酒不成活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對干邑也情有獨鐘,據(jù)說他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干邑,這個習慣保持了一生。
如此看來,軒尼詩創(chuàng)辦酒廠和他的從軍生涯倒是一脈相承。
1765年,軒尼詩酒廠在干邑成立。在創(chuàng)立之初,軒尼詩的酒就很快受到熱捧。在路易十五在位期間,軒尼詩就常出現(xiàn)凡爾賽宮貴族酒桌之上。曾長達二十多年,軒尼詩是王室的貢酒。
“創(chuàng)始人酒窖”于1774年設立,這個外界看似“神秘”的地方,卻真實存在。里面藏有軒尼詩最珍稀以及最古老的干邑“生命之水”,其中最古老的生命之水可以追溯到1800年。
現(xiàn)在市面上的軒尼詩,并非是從酒窖中直接拿出,而均是出自“費爾沃家族”的點睛之作。
費爾沃家族是軒尼詩的御用調(diào)配師,也是軒尼詩干邑世襲的調(diào)配總藝師家族。從1800年,第一次接過來自軒尼詩酒窖的鑰匙開始,費爾沃家族就成為了軒尼詩酒窖的“守護者”。
費爾沃家族的調(diào)配師從酒窖中取出“生命之水”,不同年份的“生命之水”在這些調(diào)配師的杯中邂逅。一邂逅,終難忘,成了軒尼詩獨有的味道。費爾沃家族調(diào)配的魔力在于使時光停滯,調(diào)配的技藝在費爾沃家族里世代相傳,為的是如今喝到的軒尼詩和兩百多年之前的味道并無二致。
在軒尼詩家族被稱為靈魂的酒,是軒尼詩李察干邑,其珍貴之處來自于其混合了百多種“生命之水”,其中很多是上百年歷史,而其中最為珍貴的便從1830年和1860年遠道而來。
輕輕搖晃玻璃杯中的琥珀色液體,一縷香氣撲鼻而來沁入心脾,醉眼迷離,耳畔響起雨果曾經(jīng)說的話:“這是一味眾神的靈藥,一滴生命之水。若你禁不住誘惑沾惹了一滴,就會一世成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