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不過是由各種金屬和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但當機器后面加了一個“人”之后,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機器人有智慧嗎?著名物理學(xué)家斯蒂芬·霍金說過,機器人未來絕對有可能“比我們聰明”。他肯定地說:“人工智能在并不遙遠的未來也許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危險?!?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3/10/snkx201510snkx20151011-1-l.jpg" style="">
圖靈測試怎么來的
圖靈測試是由計算機之父、人工智能之父、計算機邏輯的奠基者阿蘭圖靈提出來的。圖靈肯定機器可以思維,他在1950年發(fā)表了一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文中圖靈首次提出了一種判斷人工智能的標準,即現(xiàn)在的“圖靈測試”。
測試規(guī)則是:一個測試者在不接觸被測試者(人和機器)的情況下,通過一些裝置(如鍵盤)提出一系列問題讓被測試者回答,問題可以多種多樣,最后,測試者根據(jù)被測試者的答題情況,判斷其是人還是機器。如果最后超過30%的測試者不能正確區(qū)分被測試者是人還是機器,那么這臺機器就通過測試,并被認為具有人類智能。
尤金的形象定位正如上面的自述。此外,它還有一頭棕黃色的頭發(fā),戴著與哈利·波特相似的黑色圓框眼鏡,身穿高中生常穿的藍色運動背心,看起來真像是一位烏克蘭學(xué)生。尤金也跟所有學(xué)生一樣,從誕生以來就經(jīng)常參加考試,只不過它參加的是圖靈測試。
測試者:你最喜歡的科幻片有哪些?
被測試者:我喜歡《星球大戰(zhàn)》和《黑客帝國》。
測試者:如果我說《星球大戰(zhàn)前傳》很難看,你贊成嗎?
被測試者:雙手贊成!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zhàn)前傳》的導(dǎo)演)應(yīng)該被拉去槍斃!
看到上面的回答,你是不是覺得被測試者就是《星球大戰(zhàn)》的粉絲,肯定就是人類了呢?那我告訴你上面的被測試者是尤金,它以高明的偽裝術(shù)騙過眾多評委,最終以29.2%的通過率,獲得競賽冠軍,距通過圖靈測試僅一步之遙。
圖靈測試
兩年之后,在2014年的圖靈測試中,尤金超越自己之前的最好成績,以33%的通過率再次摘得桂冠,并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被認定的人工智能機器。
在這次競賽中,尤金的偽裝術(shù)更高明了。例如在被問到,“誰人”樂隊和“滾石”樂隊哪一個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樂隊時,尤金的回答是“必須是滾石”。如果僅憑這樣的答案,那尤金最多不過是一個只知道對錯的機器人,但是它還作了補充: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誰人”在解散之前確實寫過一些好歌。這個“人性化”的補充,瞬間把測試者征服了,因為尤金既表現(xiàn)了人的情感,也懂得人的心理,會對持不同意見者進行安撫。
質(zhì)疑聲不斷
尤金雖然摘得了圖靈測試的桂冠,但同時也遭到了質(zhì)疑。
首先,因為主持人提出的問題沒有明確標準,這就導(dǎo)致在問答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有難有易,這對被測試的機器來說是不公平、不客觀的。
其次,圖靈測試忽略了被測機器本身的智力水平,比如說尤金被定義為14歲的不以英語為母語的烏克蘭男孩,在僅有5分鐘的問答中,測試者很容易被機器愚弄。
最后,如果知識庫足夠大,運算速度足夠快,機器仍可以通過簡單提取答案,讓人們誤以為它擁有人類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