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特約撰稿
南僑機工與抗日戰(zhàn)爭
Namchow Mechanics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 文/特約撰稿
滇緬公路上的運輸車輛
歸國抗戰(zhàn)的南僑機工
陳嘉庚率領“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專程視察滇緬公路,看望南僑機工
“路邊一片片盛開的山花,那是千萬忠骨不屈的英魂,車輪下咯吱咯吱的響聲,那是爭取民族自由的呼吸。一條蜿蜒的路,一群不平凡的人,一段不平凡的往事,歷歷在目……”這首詩歌,描寫了南僑機工在滇緬公路上搶運軍需物資的戰(zhàn)斗場景,歌頌了廣大愛國青年僑胞為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和赤子情懷。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期間,海外華僑華人積極支援祖國抗戰(zhàn),有的捐贈物資,有的遠涉重洋回國參戰(zhàn),其中,由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號召組織的“南洋華僑機工(簡稱南僑機工)回國服務團”是中國華僑史上一次人數最為集中、組織最為有序、經歷最為悲壯、影響最為深遠的愛國行動。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1938年10月,廣州失守。此后,敵人封鎖了上海,河內昆明鐵路也被截斷。至1939年,日寇全面封鎖了中國海上交通,企圖將中國困成“孤島”。而由中國軍民緊急搶修出來的滇緬公路,就成為唯一連接外部的運輸大動脈。
滇緬公路由云南昆明至緬甸臘戍,全長1146公里,因搶修時間短(1938年初動工,1939年1月通車),簡易的土公里建在山高谷深、地勢險惡,懸崖陡壁之中,沿途要翻過海拔3000多米的橫斷山脈,跨越水流湍急的漾濞江、瀾滄江和怒江,還要穿行在亙古荒原,人煙稀少的“煙瘴之地”。惡劣的行車環(huán)境,急需技術嫻熟的司機和修理工。當時國內駕駛人員缺乏,于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西南運輸處主任宋子良致電陳嘉庚先生,企望代募華僑機工回國,以解燃眉之急。
右上:滇緬公路
左上:昆明西山南僑機工紀念碑
下:機工運輸路途中的暫息
1939年2月7日,陳嘉庚先生領導的南僑總會發(fā)出第六號通告,即《征募汽車修機駛機人員回國》,號召南洋華人子弟回中國,擔負起滇緬公路的抗戰(zhàn)運輸任務。與此同時,陳嘉庚親自到南洋各地發(fā)表演講,將招募的消息傳遍南洋各地,立即得到南洋華僑的熱烈響應。從《第六號通告》發(fā)布之日起,至同年9月,南僑總會共招募華僑機工3200余名,他們當中,既有普通司機、修理工,又有運輸公司或汽車修理場的企業(yè)主,還有富家子弟,工程師、大學生等。受募之后,根據各自技能,他們大多數成為卡車司機,有些則當上了修理工、電工、焊工、補胎工、噴漆工等。3200多名華僑機工先后分15批輸送回國,所有回國支援抗戰(zhàn)的機工,依次進入昆明潘家灣西南運輸處運輸人員訓練所,進入為期3個月的軍事化集訓后,便投入滇緬公路的抗戰(zhàn)運輸工作。行駛在滇緬公路上,就像要闖過五道鬼門關。一是險路關,沿途山高坡陡,懸崖峭壁,駕車稍有不慎就會翻車甚至墜崖;二是雨季泥濘塌方關,終日暴雨令山路險上加險,在這種條件下行車,幾乎每天都有人遇難;三是疾病瘴瘧關,滇西至緬北一帶,是世界聞名的“煙瘴之地”,毒蚊猖獗,惡瘧流行,給南僑機工的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四是饑餓寒暑關,汽車拋錨深山荒野,就要飽嘗饑餓受凍之苦,有時還有盜匪搶劫之憂;五是日寇敵機轟炸關,日寇為了封鎖滇緬公路,時常派飛機空襲、轟炸、掃射運輸車輛。面對這一道道難關,南僑機工以堅強的毅力,大無畏的精神,嫻熟的駕駛技術,保障了滇緬公路軍用物資的運輸。1939年至1942年,他們與中國國內培養(yǎng)的機工一起,運送了10萬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在物質運送方面,他們更是主力。據《中華民國統(tǒng)計提綱》記載:滇緬公路在這3年中,共運輸物資45.2萬噸,而當時所有的國際援助約50多萬噸,這意味著九成以上物資都由南僑機工運到中國。同時,南僑機工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有一千多人犧牲在滇緬公路上,1146公里長的滇緬公路,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個南僑機工付出了生命!
1942年4月30日,日軍沖到怒江咽喉惠通橋西岸。中國軍隊不得已炸毀惠通橋。數百名南僑機工和近千輛汽車及幾萬僑胞,被阻擋在對岸。無法撤回的南僑機工在放火燒毀卡車和物資后,部分冒險泅水渡過怒江,部分就地參加游擊隊,還有相當一部分未能逃脫日軍魔爪,慘遭殺害,魂斷異鄉(xiāng)。南僑機工的遭遇,可謂一波九折,歷盡劫難。在回國服務過程中,有些南僑機工被當局以“違犯軍令”等罪名逮捕,投入監(jiān)獄。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健在的南僑機工共有12位,國內7位,國外5位。國內7位分布為:云南2位,海南2位,山西1位,重慶1位,廣東1位。國外分布為:馬來西亞4位,加拿大1位。
南僑機工用他們的汗水、鮮血和生命,在中華民族抗日救亡史上寫下了極為壯麗的篇章,成為愛國主義的一面旗幟。后人為紀念“南僑機工”的功勛,在云南省昆明市修建了“南僑機工紀念碑”。
血雨腥風的悲壯歲月雖已逐漸遠去,但英烈的民族氣節(jié)和浩然正氣將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