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炎++陳瑞元
怎樣去調色?一個比較有效的思路是首先考慮制作出的作品的主題,根據主題選擇合適的色彩基調、色彩風格,總之就是色彩構成。色彩構成有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是色彩對比,另一個是色彩和諧,色彩對比讓我們看到色彩的沖突與大的變化,色彩和諧讓我們看到細微的變化中蘊藏的奧妙。本期兩位嘉賓,分別為我們展示了這兩大思路及具體步驟。
《大眾攝影》雜志開辦“一片兩做”欄目,每期請兩位后期高手分別制作同一張素材照片,同時發(fā)表不同的制作效果。欄目征集素材片、征集后期高手。如果您有原片和制作后的非常精彩的效果對比圖,請發(fā)到編輯的郵箱xuxiaogang@pop-photo.com.cn,最好提供原始文件。大眾攝影網將選擇展示合適的效果,并入選至《大眾攝影》雜志,歡迎所有的影友一試身手。
原圖是一幅蠻好的風光小景,秋風瑟瑟仿佛要吹亂樹的造型,那一匹正在吃草的孤馬是畫面的點睛之筆讓人浮想聯翩,構圖上也很好利用樹的造型營造出了空間感,拍攝前期建議:1.馬的位置可以適度調整。2.可以通過慢門營造虛實結合的效果。這一幅圖我后期制作的方向是營造色彩對比,讓樹的紅葉更紅,渲染出金秋的醉人,讓草的顏色統一成青調營造出秋風的凄切,讓整幅畫面更有秋的詩意。
1.Camera Raw插件工具欄中,目標調整工具可以簡易地調整圖片局部的色彩三要素。
2.色相飽和度調整工具,點擊著色選項,快速制作各種單色效果。
原圖盡管色調、影調比較樸素,但反差適中,層次豐富,這樣就給后期制作留出很大空間。我后期的主要目的是改變構圖、擴展空間,制作出有感染力的色調效果,而且色調之間要有主次,有濃淡的變化。最終呈現的是暖色基調,并重點突出了主體馬和主要陪體樹。
1.在濾鏡里選擇濾鏡庫/海報邊緣,初步制作出畫意效果。
2.復制圖層,利用低透明度的高斯模糊,配合一點位移,做出柔潤的柔焦效果。
恢復圖片細節(jié):把圖片打開到Photoshop CC自帶的Camera Raw插件, 曝光調整-0.05、對比度調整+48、高光調整-98、陰影調整+100、通過裁切工具裁切構圖。這一步驟調整的目的是為了恢復暗部和高光的細節(jié)使得反差適中,這種調整方法適合大部分風光的第一步調整。
調整圖片色調:在Camera Raw插件工具欄中選擇目標調整工具,點擊鼠標右鍵選擇飽和度,在圖片綠草位置按住鼠標左鍵不放往左拉。這一步驟調整目的是為了降低圖片綠草的飽和度,這種調整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目標調整工具可以準確識別你所選擇的色彩,這樣可以使調整變得精確。
加強圖片影調:打開圖片進入到PS界面,編輯“漸變映射”調整圖層,選擇從純黑到純白的漸變,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明度”。 這一步驟調整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圖片的通透度和立體感,這種調整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只改變圖片的反差,不改變圖片的顏色。
調整單色效果:編輯“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單擊著色選項,色相調整170、飽和度調整25、圖層的不透明度調整37%。這一步驟調整目的為圖片營造單色效果,這種調整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通過控制色相和飽和度兩個按鈕可以制作出豐富的單色效果,降低圖層不透明度是為了讓單色的效果減弱些,從而更符合我們的視覺習慣。
調整圖層蒙版: 使用漸變工具,漸變方式(線性漸變),選擇從前景色黑到背景色白的透明漸變,從上至下拉漸變工具,編輯“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的蒙版。這一步驟調整目的是為了讓紅葉不受單色效果影響,在調整層蒙版里黑色是屏蔽當前調整效果,白色是顯示當前調整效果,灰色是過度。
綜合調整全圖: 新建“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用抓手工具選擇圖片紅葉位置,調整飽和度+24,再次編輯“漸變映射”調整圖層,選擇從純黑到純白的漸變,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明度” ,最后拼合圖像稍微銳化,保存圖片制作完成。
我想要做成經典的方畫幅構圖,打開原圖,直接進入Photoshop,選擇方片1:1的比例裁剪,裁剪時,可以為天空上方預留空間。
使用矩形選擇工具,選擇馬背上方的像素,往上拉升變形,為什么要選擇馬背上面呢?為了不讓馬的身體變形。
復制一個圖層,在濾鏡里選擇濾鏡庫/海報邊緣,邊緣厚度0,邊緣強度0,海報化6,然后在曲線里做一下畫面對比。
合并圖層,再建一個圖層,在濾鏡里選擇高斯模糊,不透明40%左右,然后選擇自由變換,在自由變換里往左邊移一點,確定。
用曲線將上方的圖層提亮一些,然后新建可選顏色調整圖層,選擇紅色,將黃色+20左右,青色-20左右。
合并圖層,新建色彩平衡調整圖層,中間調、陰影、高光,黃色各-14左右,青色各+4左右,渲染整體色調,合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