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們農村學校比城里的好”

      2015-11-04 05:27:03萬明華雷杰能
      江西教育A 2015年10期
      關鍵詞:全縣農村學校

      萬明華 雷杰能

      “我們的農村學校比城里的好!”這句話是上栗縣教育局局長姚義何陪同記者采訪時說的。此話讓記者感到震驚,也感到疑惑。其后,記者先后參觀了上栗縣的新建小學、水源小學、豆田小學、洪東小學、勝利中學、湖塘中學等10多所農村學校,學校建得一所比一所漂亮:窗明幾凈的新樓房、色彩鮮艷的外墻粉刷、平坦寬敞的塑膠跑道操場、搖曳多姿的花草樹木……一座座花園式的校園,點亮了片片農田,給人以鶴立雞群之感。姚義何接著解釋說:“我絲毫沒有說城里的學校不好,而是說城里的學校因為地處市區(qū),甩不開,只能夠‘螺螄殼里做道場,而農村學校可以憑借其地域開闊及自然形成的景觀優(yōu)勢,打造出風景更加美麗的校園?!?/p>

      其實,上栗縣的農村學校,不僅僅是校園景色可以與城里的學校相媲美,而且教育質量也與城里的學校一樣好。上栗教育人以提升農村學校的硬件和軟件為突破口,實現(xiàn)“造峰抬谷”式的發(fā)展,繪就了一幅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宏偉畫卷。

      [領導力提升教育生產力]

      栗江小學原名上栗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也是老百姓認可的品牌學校,學位供不應求。學校門口有一棟上栗鎮(zhèn)菜塘村委會的辦公樓,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為了擴大學位容量,學校想把這棟辦公樓置換過來,但是因為無力為村委會解決異地重建的用地等問題便擱淺下來。上栗縣實行縣級領導掛點鄉(xiāng)鎮(zhèn)學校制度后,縣委書記嚴榮華掛點該校,立即解決了這一“老大難”問題。他協(xié)調城建、國土等相關部門,在縣郊為村委會新建辦公樓劃出了一塊地皮,城建部門為新建村委會辦公樓開“綠色通道”。新的村委會辦公樓建成后,老辦公樓給了栗江小學做教室,擴大了優(yōu)質教育資源,老百姓稱贊說,嚴書記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上栗縣黨政領導掛點鄉(xiāng)鎮(zhèn)學校,并不是掛個名就了事,而是要實打實給學校辦事,且一般都是“難辦的事”。金山鎮(zhèn)中學和小學這兩所學校連在一塊,一堵圍墻就像一條鴻溝,把這兩所學校隔開了。中學有一個大的塑膠操場,而小學的操場狹小破舊,學生體育課都沒有辦法上。中學和小學一體化的問題亟待解決,但多年來懸而未決。縣長彭文華掛點這兩所學校后,很快就在兩個學校之間建起了一座寬9米的橋梁,將中小學融為一體,實現(xiàn)資源共享。

      自2013年始,上栗縣推行縣級領導掛點鄉(xiāng)鎮(zhèn)學校制度,每個縣領導需要聯(lián)系一個片區(qū)或一所學校。近三年來,縣四套班子領導先后圍繞教育經費保障、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教學質量等課題,深入教育系統(tǒng)開展專題調研,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解決辦法,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66個。

      上栗縣還建立縣級督學責任區(qū)制度,全縣共設立4個督學責任區(qū),聘任責任督學34名,對全縣159所學校進行責任督學掛牌。

      在推行縣級領導掛點鄉(xiāng)鎮(zhèn)學校的同時,上栗縣還實現(xiàn)縣直部門結對幫扶鄉(xiāng)鎮(zhèn)學校和鄉(xiāng)鎮(zhèn)黨政領導聯(lián)系鄉(xiāng)村學校制度,整合領導力量,形成教育發(fā)展的合力。縣信訪局掛點福田鎮(zhèn)中學,正逢學校籌資180萬元改造、新建塑膠操場,縣信訪局從極為緊張的辦公經費中擠出7萬元給學校。近三年來,縣直部門、駐縣單位捐資1000余萬元改善辦學條件。

      楊歧中心小學是楊歧鄉(xiāng)黨委書記王均洪掛點的學校,他說他要當好學校的“后勤部長”。按照全縣學校標準化建設的要求,學校要擴建運動場,必須在學校附近征地。而學校所在地屬于山區(qū),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周圍的群眾對征地一時間想不通。王均洪書記多次帶領鄉(xiāng)機關干部,下村入戶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把嘴皮子都磨破了,終于把20畝地征下來了,然后無償給學校建操場。

      上栗縣上下聯(lián)動、形成合力,為教育的發(fā)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在此基礎上,該縣大刀闊斧進行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過去,上栗縣每個鄉(xiāng)鎮(zhèn)都有一所中心小學、一所或幾所中學,但是各自為政,遇到問題互相扯皮。“可以這樣說吧,如果縣教育局開校長會,除了10個中心小學校長坐的10輛車子在路上跑以外,全縣還有24輛中學校長坐的車也在路上跑?!币αx何局長說。

      于是,上栗縣教育局決定每個鄉(xiāng)鎮(zhèn)成立一個校務委員會,小的鄉(xiāng)鎮(zhèn)7人,大的鄉(xiāng)鎮(zhèn)9人,統(tǒng)一管理本鄉(xiāng)鎮(zhèn)的中小學一切事物,暢通鄉(xiāng)鎮(zhèn)內教師流動機制。所有校務委員會成員均在教學一線兼主課。通過改革減少了管理環(huán)節(jié),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益?!艾F(xiàn)在縣教育局開會,只有10輛車子在路上跑了。我初步估算,僅這一項改革,全縣每年可以節(jié)約管理成本500萬元?!币αx何局長說。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產力。姚義何局長介紹說,在全縣學校標準化建設中,各校務委員會根據本鄉(xiāng)鎮(zhèn)的實際,制訂了全鄉(xiāng)鎮(zhèn)的校建計劃。工程開工后,校務委員會必須履行工程管理的主體責任和監(jiān)管建設資金的使用等,全縣的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能夠順利完成,校務委員會的設立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校務委員會是一個精干、高效的辦事機構,它是上栗縣管理創(chuàng)新的一個有益嘗試。

      [城里學校只占總資金的5%~7%]

      金山鎮(zhèn)黎塘學校是一所邊遠的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還辦有附屬幼兒園,有近千名學生的規(guī)模。一年前,學校的校舍幾乎全是D類危房,比學校旁邊的舊祠堂還要破爛,學生在破舊的平房里上課?,F(xiàn)如今校舍全是新建的,寬敞的教學大樓內配有各種功能教室,配之以塑膠操場,新校園絲毫不比城里的學校差。讓這所學校發(fā)生脫胎換骨變化的是,該縣強力推進的學校標準化建設。該縣整合校建資金、改薄資金、學前教育資金等多項資金800萬元,拆除了校園內所有的舊房子,建起了漂亮的新校園。這所學校的變化是該縣農村學校變化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上栗縣把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平作為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突破口,“造峰抬谷”實現(xiàn)教育深度均衡發(fā)展。2013年5月,姚義何履新縣教育局局長一職。上任伊始,他集中一段時間下基層調研,把全縣的學校跑遍了,他感到農村學校的校舍離標準化的要求太遠了,而且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也欠賬較多。在梳理全縣教育改革發(fā)展工作思路的時候,上栗縣教育局把農村學校的硬件建設達標作為“第一工程”,有序推進,把資金投入的重點放在農村學校,努力縮小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的距離。

      集中財力建設農村學校,是上栗縣的大膽創(chuàng)舉,讓農村學校在短時間內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危房一幢幢被消滅了,新樓房一幢幢建起來了,“最美的風景是校園”在上栗縣已經變?yōu)楝F(xiàn)實。記者來到桐木鎮(zhèn)勝利中學,看見美麗的校舍在綠樹掩隱中若隱若現(xiàn),縱橫交錯的綠化帶提升了校園的品位。校園內的體育設施免費向群眾開放,很多人在學校鍛煉身體,儼然一幅溫馨和諧的畫面。

      跨進湖塘中學,記者感到學校更像是一個公園。校園的地形呈左高右低之勢,一條寬闊的柏油馬路把校園分成兩半,路邊或房前屋后挺立著高大的樹木,讓人倍感空氣之新鮮。十幾張水泥球桌在樹林里錯落有致,來學校鍛煉的村民絡繹不絕,歡聲笑語在校園內飄蕩。

      一路看過來,豆田小學、洪東小學、普化小學……樓房的墻面都“穿衣戴帽”,或粉紅色,或紫紅色,建筑風格各異,漂亮的程度絲毫不亞于城里的學校,這是上栗縣投入巨資打造的一件件“精品力作”。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2014年全縣的財政收入17億元,劃給教育的經費達5個億。近兩年來,全縣改造和新建學校用房16萬平方米;改造和新建了86個學校運動場,每個運動場耗資大約在120萬元,總投入資金將近1個億。現(xiàn)在全縣學?;酒占傲怂苣z跑道?!币αx何自豪地說。

      上栗縣教育局提供的一組數(shù)據實在讓人精神振奮:近三年來,學校標準化建設投入達6128萬元,新增學校用地495畝,新建教學樓78棟,新建學生宿舍、學生食堂1.36萬平方米,改造D級危房 9.3 萬平方米,在42所邊遠山區(qū)學校建設教師周轉房406套,全面“改薄”工程投入達4651萬元,全縣投入1500萬元實施了農村初中工程,整體搬遷長平千方小學、東源鄉(xiāng)中心小學等9所學校,對楓橋學校等38所薄弱學校進行了改造,建設校園小型足球場20多個,投入資金2130萬元,修建圍墻6200米……全縣中小學159所,有146所學校得到了改造,改造力度歷史空前。

      “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上栗縣農村學校硬件建設欠賬較多,因而近年來的學校標準化建設資金大都投入到農村學校,投入城里學校的建設資金僅占總建設資金的5%~7%?!币αx何說。

      農村的學校建設得漂亮了,與城市學校的差距基本消滅了,城鄉(xiāng)教育比翼齊飛。姚義何說:“我沒有刻意把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分開,城、鄉(xiāng)教育都發(fā)展才是均衡教育。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p>

      姚義何說,教育的均衡發(fā)展不是追求教育的簡單平均,是“造峰抬谷”,更是各得其所,各得發(fā)展。均衡不是“劫富”而是“濟貧”,應當是鼓勵發(fā)展、分類發(fā)展、特色發(fā)展,而不是整齊劃一發(fā)展。

      [信息化撬動教學質量崛起]

      水源小學是一所與湖南省交界的村小,但距離縣城只有5公里路程。按常理,這樣的地理位置,學生很容易流向縣城,學校成為“空殼校”,但該校學生卻穩(wěn)定在300人左右,6個年級,14名教師,辦學規(guī)模處于飽和狀態(tài)。

      農村學校生源穩(wěn)定是上栗縣農村教育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全縣90%的農村學校學生數(shù)都保持在300人左右,規(guī)模小的教學點也在7人左右,而且分布在特別偏遠的山區(qū)。農村學校生源的穩(wěn)定,源于農村學校的硬件與教學質量同城里的學校一樣好,農村的學生沒有必要擇校。

      原水源小學校長王先芳向記者坦言,水源小學曾經有一段時間生源流失嚴重,全校300多學生就流失了100余人。她不無感慨地說:“是全縣學校標準化建設讓我們這所鄉(xiāng)村小學起死回生,流失的學生又都回來了。老百姓說,現(xiàn)在學校建得這么好,而且還安裝了一體機等先進的教學設備,我的孩子為什么還要跑到外面去?何況,到外面去讀書每個學期要花幾千塊錢?!?/p>

      水源小學的發(fā)展之路具有典型性。上栗縣在學校標準化建設中,把強化農村學校信息化建設作為提升農村學校教學質量的重大戰(zhàn)略,放到突出的位置上來抓,重點是為每一所學校(包括教學點)安裝以多媒體一體機為主的現(xiàn)代教學設備。在新建小學、洪東小學、豆田小學等農村學校,記者看到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班班通”了。記者還參觀了音樂教室,教室內都裝備了五線譜琴、高檔音響等設備,教學設施與城里學?;窘榆壛恕R驗槌抢飳W校的電教設備配備得早,大都是投影儀、電子白板等,與一體機比較,顯得有些“落伍”。所以整體看,農村學校電教設備裝備得比城里的學校先進。

      新建小學也是與湖南省交界處的一所村小,和全縣其他農村學校一樣,有漂亮的校舍,裝備了65寸的一體機。在一年級的一個教室里,李敦滿老師當著大家的面,熟練地操作使用一體機,并暢談一體機給教育教學帶來的革命性變化。他打開了一體機的屏幕,使用“觸摸”功能,調出了語文教學資源,用手指在一體機的屏幕上寫個詞語,屏幕馬上就顯示出寫的詞語,再用手指點擊一下,標準的讀音就從一體機里發(fā)出了?!耙郧霸诮虒W中教師常遇到的困難是拼音讀不準,現(xiàn)在有了一體機,可以讓一體機帶讀,而且學生對一體機讀出來的聲音特別感興趣。我是教三年級語文的,有了一體機后,我班學生語文平均分提高了15分?!彼钣畜w會地說。

      王先芳校長也同樣對一體機贊賞有加:“語文教師現(xiàn)在不用帶生字卡片等,這些一體機里全有。數(shù)學老師上課再也不用帶教具了,一體機里邊有三角尺、圓規(guī)等數(shù)學教具,使用起來特別方便,老師和學生都十分喜歡一體機,教學效率自然就高了。”一體機因為與互聯(lián)網融為一體,具有多種功能,而且互動性好,深受師生的喜愛,為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到目前為止,上栗縣有118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已接光纖,有23個教學點安裝并已應用全省統(tǒng)一配備的“數(shù)字教育資源全覆蓋”設備。2014年投入項目資金242萬元、購置近300套多媒體投影設備,裝備11所學校的“班班通”,全縣有25所中心小學和中心初中等學校的516個班級實現(xiàn)“班班通”。2015年上栗縣投入500余萬元,為每個村小學校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

      2015年,上栗縣投資100多萬元,由江西教育傳媒集團精心打造的全省第一家教育資源平臺“上栗縣教育資源門戶平臺”,于6月上線開通。全縣159所學校,4000多名中小學教師可以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教育資源平臺有教師備課資源、備考資源、教師學習提升資源、個性教學資源、校本資源管理五大板塊,內容十分豐富。

      教育資源平臺建設的最大亮點就是頂層設計最優(yōu)化,實現(xiàn)全縣統(tǒng)籌?!耙郧笆菍W校各自為戰(zhàn),自己花錢建資源網,從效益來講也不劃算。現(xiàn)在全縣統(tǒng)一建設資源平臺,把中國教育出版網‘百千萬工程(100個教研室、1000所名校、10000位名師)200萬份優(yōu)質教育資源錄入其中,一所學校一個空間,一個老師一個空間,實現(xiàn)優(yōu)質教育資源班班通,網絡空間人人通。全縣每一個老師可以隨時在資源平臺下載、使用優(yōu)質教學資源?!?縣教育工會主席黃書鄉(xiāng)介紹說。

      為了使全縣教師能夠熟練地使用教育資源平臺,江西教育傳媒集團分期對全縣教師進行培訓,從北京、河南等地聘請一流專家授課。

      教育資源平臺擁有海量、原創(chuàng)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為農村教師專業(yè)成長提供了平臺。農村教師工學矛盾突出,一個蘿卜一個坑,外出學習的機會不多,有了資源平臺后,教師可以隨時進入資源平臺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黃書鄉(xiāng)主席介紹:“教育資源平臺建立后,一名教師一個U盤隨身帶,教師自覺地下載資源平臺上的資料回家學習,農村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實現(xiàn)了高位對接,與名師直接對話,與優(yōu)質教育資源親密接觸,開闊了眼界,學習了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學能力,從而實現(xiàn)了農村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鄙侠蹑?zhèn)校務委員會主任王斌說,上栗鎮(zhèn)去年一年投資了200萬元用于學校信息化建設,結束了教師“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張嘴”教書的歷史,教學手段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教師可以直接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加上教師、校長輪崗交流的推行,城里的名師來農村學校支教,農村的教師到城里跟班學習,農村的學生也能夠享受到優(yōu)質教育資源,農村學校的教育質量直線上升。像水源小學這樣偏僻的農村學校,六年級的一個班有4人考取了全縣只招80人的上栗中學尖子班,這是歷史上沒有過的。

      姚義何局長掰著指頭,如數(shù)家珍般的述說現(xiàn)代教學設備的應用,為農村學校帶來的革命性變化。教育教學信息化突破了地域限制,共享教育資源,搭建了農村與城市相互借鑒學習的平臺,教育質量明顯提高。譬如黎塘學校原來沒有任何電教設備。該校裝備一體機后,全校教師人人都能夠使用一體機教學,教師的教法就與外面接軌了。福田鎮(zhèn)長安小學,只有80個左右的學生,在去年的全縣教學質量檢測中,位列全縣小學第二名。偏遠的東源鄉(xiāng)石嶺小學,只有100多個學生,在今年全縣小學考試檢測中排名第3名。今年的中考成績,全縣學生的平均分數(shù)比以往有明顯提升,小學質量檢測成績與三年前比大幅提高。今年上半年,萍鄉(xiāng)市對上栗縣的小學進行抽查測評,成績同樣喜人,僅僅比萍鄉(xiāng)市區(qū)的幾所名牌小學差一點,比全市所有的縣區(qū)都要高。

      [校園文化唱大戲]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新群小學地處上栗縣城鄉(xiāng)接合部,校園周邊環(huán)境復雜,擺攤設點的特別多,網吧接納未成年人上網屢禁不止,治安案件時有發(fā)生,學校的教學活動受到影響。自學校開展經典誦讀之后,學校的周邊環(huán)境也悄悄地發(fā)生了變化。學校經常組織全校性的讀經活動,學生列隊站在操場上讀《三字經》《弟子規(guī)》……場面壯觀,周圍的市民里三層外三層擠在學校觀看,在不知不覺中也受到了經典的熏陶,對學校的態(tài)度也改變了。隨著時間推移,學校周邊的市民更多地感受到學校的活力,有的市民主動找到校長,說愿意為學校做點事。一個特別有趣的現(xiàn)象發(fā)生了:只要學校一搞活動,周邊的攤販就會主動停止營業(yè)。姚義何局長說,這是校園文化的輻射作用,以校風帶動了村風民風。

      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發(fā)生在金山鎮(zhèn)中學。有段時間,金山鎮(zhèn)中學周邊的居民與學校總是“玩不到一塊”,學校什么活動都搞不成,都會被他們“搞黃”了。學校門口有一塊300平方米的空地,居民把垃圾倒在那上面,致使學校門口常年蚊蠅孳生,臭氣熏天。學校想出錢買下這塊地,可他們就是不賣。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學校開展國學活動,讓他們對學校的態(tài)度發(fā)生大轉變。金山鎮(zhèn)中學開展閱讀傳統(tǒng)經典活動時,常常舉辦教學開放日活動,讓居民來學校觀摩。國學經典涵養(yǎng)學生的品格,經過國學洗禮的學生,做人讀書都很好,在學校組織的“小手拉大手”活動中,學生的思想也影響著家長。學風帶動了民風,校風帶動了村風?,F(xiàn)在學校搞什么活動都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持,他們還經常主動地問學校有什么事需要他們做,這同樣是校園文化的輻射力。

      姚義何說:“文化是學校辦學的靈魂,也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根,是學校軟實力的重要體現(xiàn)。校園文化解決的根本問題是到底要辦什么樣的教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痹摽h成立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鄉(xiāng)鎮(zhèn)校委會和基層學校成立以主任或校長為組長的組織機構??h教育局出臺《關于做好全縣中小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實施方案》和《上栗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全縣159所中小學校分兩批完成文化建設,第一批67所學校在2015年4月底前已圓滿完成,第二批92所學校在2015年12月底前將完成。

      上栗縣高位推動學校標準化建設,并與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在建筑設計時統(tǒng)籌兼顧。各農村學校在新建校園時,與文化景觀一道設計,打造辦公室文化、班級文化、走廊文化、校園環(huán)境文化等,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很多農村學校教室外有體現(xiàn)班級特色的“班級名片”,教室內設置圖書角,并做好各具特色的班級布置。彭高中心小學和彭高鎮(zhèn)中學每個班級教室門口都有班級風采展示牌,教室內有本班學生的才藝展示欄,展示學生的才藝作品;雞冠山鄉(xiāng)豆田小學對圍墻及外墻壁用文化瓷板畫進行布置,做到了既美觀又很好地發(fā)揮了各自的“說話”功能。

      在洪東小學,記者看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會說話。學校投資20余萬元專項資金,打造文化景觀,把整個校園變成傳統(tǒng)文化的大課堂。教學樓一至四樓,每層一個文化主題,以修身、禮儀、科學、校訓等陶冶學生的情操,以民族英雄、古代經典故事、科學家故事等激勵學生奮發(fā)圖強。

      但是,上栗縣的校園文化建設并不是僅僅停留在校園文化景觀打造上,而是在提升師生的精神境界上下功夫,讓上栗教育充滿智慧。姚義何局長說,校園文化建設最核心的是要提升教育理念,要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教育的第一要務就是要讓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為社會提供合格的人才。所以上栗縣在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求各學校以傳統(tǒng)文化為主,根據自身的地域特色,有更多的“自選動作”,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制度文化。

      在上栗縣有一個讓人深思的現(xiàn)象:全縣每年只有20個左右的農村教師進城工作,鄉(xiāng)村教師隊伍比較穩(wěn)定。黃書鄉(xiāng)主席分析說,上栗縣在開展校園文化建設中,結合師德師風建設,精心打造教師的精神家園,在全系統(tǒng)提出并踐行“忠誠、民主、科學、創(chuàng)新”的教育工作者品質,要求全縣教育工作者以此為標桿,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我。同時,農村學校在制度建設中,注重為教師的事業(yè)發(fā)展提供舞臺,讓農村的教師感到在事業(yè)上“有奔頭”,活得有尊嚴,教師也就安心在農村工作了。

      大建設和大培訓是上栗縣推動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兩大主戰(zhàn)略。所以,在學校的制度建設中,把培訓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抓。2014年,上栗縣教育局先后組織三批中小學及幼兒園領導和教學骨干到華東師大培訓,還重點抓好校本培訓,每年達2000人次以上。三年來,共邀請省內外知名教育專家來上栗開辦講座20余次??h教師進修學校對全縣中小學教師進行全員培訓,提高了教師的素養(yǎng)。特別是結合全縣開展信息化建設工程,對全縣教師使用新媒體教學提供專業(yè)培訓。農村教師大都起點低,求知欲卻最強烈,學習也非??炭?,大培訓帶來教師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教師是教育的核心競爭力,教師強則教育強,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帶來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農村教育質量的提高,得益于農村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校園文化建設對學校發(fā)展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上栗縣農村學校通過先進制度建設的引領,實行了彎道追趕中的彎道超車,學校管理和教學質量都有大的跨越。

      上栗縣是著名的花爆之鄉(xiāng),曾榮獲“全國自主創(chuàng)業(yè)典范縣”稱號。由于花爆生產企業(yè)大多數(shù)分布在農村,上栗縣農民絕大多數(shù)都是在本地的花爆企業(yè)就業(yè),離土不離鄉(xiāng),因而農村的孩子大都在當?shù)剞r村學校就讀。所以,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平對上栗縣教育改革發(fā)展意義十分重大。

      上栗教育已經步入了最好的發(fā)展時期,正在向著實現(xiàn)“上栗教育夢”邁進。姚義何向記者詳細詮釋了“上栗縣教育夢”內涵:“美麗校園,優(yōu)質課堂,魅力教師,陽光學生?!眹@這一夢想,上栗教育發(fā)展實行“三步走”戰(zhàn)略:“到2015年,學校硬件建設和管理都上新臺階;到2018年,基本普及12年教育,學前教育也要有一個大的發(fā)展;到2020年,上栗教育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

      上栗教育發(fā)展正向深度均衡邁進。

      猜你喜歡
      全縣農村學校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四十年巨變數(shù)字看發(fā)展
      學校推介
      留學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寧陵縣舉行中小學跳繩比賽
      下一代英才(2015年2期)2015-05-30 22:39:57
      奇妙學校
      金沙縣召開2014年全縣關工委工作推進會
      晚晴(2014年10期)2014-10-24 10:53:58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中國記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贊農村“五老”
      中國火炬(2011年5期)2011-07-25 10:27:55
      I’m not?。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黑龙江省| 元阳县| 宣恩县| 龙南县| 虹口区| 宕昌县| 炉霍县| 广宗县| 延安市| 刚察县| 前郭尔| 龙游县| 灵台县| 尤溪县| 化隆| 德令哈市| 余江县| 丹阳市| 江山市| 龙口市| 荃湾区| 阿尔山市| 钦州市| 苗栗县| 南雄市| 盐边县| 庆元县| 紫金县| 长顺县| 海盐县| 台山市| 深圳市| 张家港市| 芦山县| 遂平县| 阿克苏市| 马关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宁都县| 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