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之子》 薩曼·魯西迪
北京燕山出版社,定價:56元
【導讀】
如果要推選一位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世界文壇上最引起轟動的作家,那么,非英國的薩曼·魯西迪莫屬了。他是當今英國文壇上的領軍人物,被譽為“后殖民”文學的“教父”?!段缫怪印烦霭婧笤鹁薮蟮霓Z動,其原因,一是因為其題材獨特,場面恢宏。它以印度次大陸為背景,內容涉及印巴分治前后的政治動亂、社會變革、宗教糾紛等復雜的現(xiàn)象;魯西迪以文學的語言再現(xiàn)了這段歷史的內涵,通過一個家族的故事和一個人的遭遇折射出這個“后殖民”的時代。二是作者的想象力豐富,將現(xiàn)實和虛構、小說和歷史糅合在一起,小說情節(jié)曲折多變,具有強烈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色彩。
《偽裝成獨白的愛情》 馬洛伊·山多爾
譯林出版社,定價:48元
【導讀】
馬洛伊·山多爾出生于奧匈帝國的貴族家庭,然而一生困頓顛沛,流亡四十一年,客死異鄉(xiāng)。他是二十世紀匈牙利文壇巨匠,一生筆耕不輟,著有五十六部作品,死后被追贈匈牙利文學最高榮譽“科舒特獎”。他亦是二十世紀歷史的記錄者、省思者和孤獨的斗士。一生追求自由、公義,堅持獨立、高尚的精神人格?!秱窝b成獨白的愛情》是馬洛伊·山多爾最偏愛的作品。在書中,馬洛伊以四位當事人的獨白,回憶了兩段失敗的姻緣,道出這位精神騎士對于愛情的期盼和徹悟,追憶了歐洲最后一代貴族的文化追求與品格堅守。
《作家筆記》 毛姆
上海譯文出版社,定價:56元
【導讀】
從一八九二年他十八歲開始,毛姆就養(yǎng)成隨時記錄各種創(chuàng)作素材的習慣,這一習慣他一直堅持了五十多年。一九四九年,已經七十五歲高齡的毛姆從他保存的十五冊筆記、備忘錄和旅游札記中精挑細選并加以簡明的按語,出版了這本《作家筆記》。這無疑是毛姆最為重要也最為真實的作品之一,等于是在正式放棄虛構文學創(chuàng)作后將他“寫作素材的倉庫”亦即他創(chuàng)作的終極秘密公之于眾了。雖然之后還出版了《隨性而至》和《觀點》這兩本隨筆和評論集,《作家筆記》可以看作毛姆一生文學創(chuàng)作的起點和終點,是他對自己一生漫長的文學生涯的告別。
《什么是杰作:拒絕平庸的文學閱讀指南》 夏爾·丹齊格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定價:45元
【導讀】
《什么是杰作》是夏爾·丹齊格繼《為什么讀書》之后又一部關于文學與閱讀的作品,試圖回答林林總總關于杰作的問題,就這一令人生畏的概念展開有趣有益的思考,其目的是消除杰作的神圣光環(huán),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學杰作。從荷馬、海涅、貝克特到托馬斯·伯恩哈德,丹齊格往返于經典與當代作品之間,書中既能看到他對普魯斯特的不俗見解,也有關于喬伊斯令人意想不到的分析評論。本書延續(xù)了《為什么讀書》淵博幽默的風格與精英主義立場,見解精辟,妙語紛呈。丹齊格再一次顯示了他的文字可以結合虛飾與沉思,技巧與深度,學問與熱情。
《羅伯特·弗羅斯特校園談話錄》
譯林出版社,定價:35元
【導讀】
弗羅斯特是美國第一位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詩人。本書收錄了羅伯特·弗羅斯特在三十多所院校授課或談話的文稿,時間跨度達三十年之久,書中充滿了智慧與洞見,猶如山澗的清泉,汩汩涌動。這部校園談話錄的字里行間都透顯出作者的詩人本性,隨意之中凸顯作者的敏銳與深刻,形成了一個別處所未見的弗羅斯特,因而有助于了解一個更全面的弗羅斯特。
《匠人》 理查德·桑內特
上海譯文出版社,定價:45元
【導讀】
本書是著名社會學家和思想家理查德·桑內特的巔峰巨著,這位當代頂尖的公共知識分子在書中探討了過去和現(xiàn)在的匠人的工作;他把身體勞動和倫理道德聯(lián)系起來,他質疑當今公認的衡量工作好壞的標準。歷史在實踐和理論、技藝和表達、匠人與藝術家、制造者與使用者之間劃下了一道錯誤的界線;現(xiàn)代社會仍然沒有擺脫這種歷史遺存的折磨。但從前那些匠人的生活和他們的匠藝也揭示了一些使用工具、安排工作和思考材料的方法,進而為我們如何利用技能來指導生活提供了各種可行的方案。
《木馬》 李小山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定價:49元
【導讀】
長篇小說《木馬》以斑斕的文字雕琢、鑲嵌、拼貼出特殊年代的眾生百態(tài)。作者通過一系列小人物跌宕離奇而又相互交疊的人生速寫,表現(xiàn)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國社會的種種嬗變、對沖與錯位,人性在苦難的反復搓揉下令人瞠目結舌的呈現(xiàn)和轉折令人深思深省。小說采用多線索交錯并進的寫法,令敘事充滿張力,節(jié)奏富于彈性,看似不經意的閑筆卻埋伏著故事突變。小說語言奇崛冷艷,對白時而汪洋恣肆,時而簡斷洗練,在濃墨重彩的環(huán)境背景下,不時閃現(xiàn)靈魂的光澤。
《愛藥》 路易絲·厄德里克
上海譯文出版社,定價:42元
【導讀】
《愛藥》是路易絲·厄德里克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美國高校文學專業(yè)的必讀書目之一,也是第一部譯成中文的當代美國印第安文學名著。初版由十四個故事構成,一九九三年重版時另加入了四個故事。有評論家認為,《愛藥》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長篇小說,僅僅算得上一部短篇小說集,因為它沒有中心人物,沒有開端、高潮和結局,故事之間雖有些許關聯(lián),但每個故事相對獨立;也有評論家認為,這是一部由短篇小說構成的長篇小說,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長篇小說,是對印第安口頭敘事最好的繼承,彰顯了印第安文化的頑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