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稻田養(yǎng)鱉生態(tài)系統(tǒng)構建與種養(yǎng)殖技術研究

      2015-11-07 01:37:42蔣業(yè)林等
      安徽農學通報 2015年20期
      關鍵詞:生態(tài)系統(tǒng)稻田

      蔣業(yè)林等

      摘 要:傳統(tǒng)的水稻種植環(huán)境伴隨化肥和農藥的長期使用而不斷惡化,各種病蟲害頻繁發(fā)生,導致惡性循環(huán)。近年來,以浙江為代表的稻田養(yǎng)鱉模式,通過中華鱉與水稻的有機結合,使中華鱉捕食田間蟲害、清除雜草、疏通泥土;同時中華鱉養(yǎng)殖的殘餌糞便又作為水稻的有機肥料,可使農藥、化肥的使用量降低40%~50%,改良了種養(yǎng)殖田間生態(tài)環(huán)境,減輕了面源污染,提升了水稻和鱉產品品質,增加了單位面積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目前稻田養(yǎng)鱉的種養(yǎng)模式在安徽剛剛起步,為了廣大農民能夠準確掌握稻田養(yǎng)鱉知識,方法和技術,該文就相關重要環(huán)節(jié)進行了介紹,以供參考。

      關鍵詞:稻田;養(yǎng)鱉;生態(tài)系統(tǒng);種養(yǎng)殖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20-94-02

      1 種養(yǎng)結合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構建

      稻田養(yǎng)鱉是一個種養(yǎng)結合的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田埂、道路、進排水系統(tǒng)、植稻區(qū)、鱉溝,沙灘、食臺、防逃設施、水凈化系統(tǒng)、機械作業(yè)通道,防逃系統(tǒng)設置在稻田的四周,排水系統(tǒng)包括進水管及排水管,在排水管末端設置水凈化處理區(qū),如圖1。

      2 稻田養(yǎng)鱉生態(tài)系統(tǒng)運行方法和步驟

      2.1 稻田選擇 稻田應選擇在陽光充足、保水性好,水流通暢、排灌方便,便于看護、交通便利、空氣、水源和土壤無污染、電力充沛的地段,符合GB11607-1989 漁業(yè)水質標準,溶氧高于5mg/L,pH7.5~8.5。

      2.2 稻田改造 稻田按“田”、“日”或“口”字形開挖鱉溝,或用田邊的條溝代替,鱉溝是投喂飼料和鱉冬眠的場所,一般鱉溝上寬1~2m,底寬、深0.8~1.2m,長度根據稻田面積確定,一般占稻田總面積的10%以下;鱉溝挖好后,每667m2稻田設置2~4個食臺,規(guī)格2.0m×1.0m,食臺與水平面保持在30°角,食臺一邊深入水下20cm,以利于幼鱉能夠攝食飼料或活動;在田中央建沙灘,以供親鱉產卵繁殖和曬背所用,一般為南北向,長3~5m,頂寬1m左右,高出正常水位0.8m;稻田塊與周圍道路間設有機耕安全通道,用于連接稻田塊和道路,稻田的進水口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鱉溝的最低處,進水口和排水口成斜對向設置。

      2.3 水稻品種選擇 選擇本地耐肥力強、可深灌、莖稈堅硬、抗倒伏、抗病蟲害、產量高的緊穗型水稻品種,也可引進優(yōu)質的水稻品種在本地培育并馴化。

      2.4 育秧 育秧場所選擇在非稻鱉共作區(qū)進行,一般4月5~15日開始育秧,步驟為:選擇優(yōu)良育秧地→制作育秧床→配置育秧土→曬種→脫芒→篩選→選種→浸種消毒→催芽→播種→覆土→苗床追肥→起秧。

      2.5 稻田平整及插秧 平整前,先排干田間水分并曬田,迫使鱉離開稻田,再機械進入稻田先將稻田翻耕一次,每667m2施放發(fā)酵有機肥基肥300~500kg或商品有機肥500~750kg,也可施尿素3kg/667m2、硫酸銨6kg/667m2,栽植后,不施追肥。然后立即進水、旋田、平田,稻田平整后,立即插秧,寬行間距35~40cm、窄行間距18~20cm,株距16~18cm;插秧前如田中有鱉,降低鱉池中的水位至50cm,盡量避免鱉回到田間,用圍網把鱉暫圍在鱉溝內。

      2.6 鱉的投放 稻鱉共作第一年,當水稻栽插完7~10d后,稚鱉300~500只/667m2的數量進行投放,大規(guī)格幼鱉按100~200/667m2只投放,雌雄比例為5∶1為宜,同時,以500~800尾/667m2的密度放養(yǎng)不同品種的魚種、蝦、螺類等,為鱉提供豐富的天然餌料,放養(yǎng)少量鰱鳙魚,用于凈化水質。

      2.7 鱉的飼養(yǎng) 飼養(yǎng)鱉以配合飼料和稻田中的生物餌料為主,輔助投喂新鮮小魚蝦、打碎的鮮螺螄、鮮魚肉,新鮮的動物胰、肝。4~6月份向稻田中投放鮮活螺螄、抱卵青蝦或蝦苗等,每667m2投放100~150kg。正常喂養(yǎng)時按鱉體重的4.5%~6%投喂新鮮飼料或配合飼料見表1,配合飼料添加少量植物油,用機械加工成粒徑10~15mm的軟顆粒飼料;水溫25℃以上時,每日投飼2次,分別于上午9:00~10:00時和下午5:00~6:00各投飼1次,上午投喂日食量的35%,下午投喂65%;水溫降至25℃以下時,每天投飼1次;飼養(yǎng)至商品鱉銷售,生長時間約3a;冬季水稻收割之后,鱉溝中注滿水,便于鱉冬眠;飼養(yǎng)過程中稚鱉多投喂水生昆蟲、蝌蚪、小魚及水蚯蚓,幼鱉主要投喂螺類、小魚、動物尸體及其內臟、或大豆、玉米植物性飼料,如果鮮活餌料充足,可減少或停止投喂配合飼料,投喂時要做到定時、定位、定質、定量。

      2.8 鱉溝、稻田水分管理 插秧前短暫降低鱉溝水位,讓鱉自然爬入鱉溝,用圍網將鱉圈養(yǎng)在鱉溝內,秧插完后7~10d,當秧苗返青后,摘除圍網,讓鱉自然進入稻田活動和覓食。稻田從水稻移栽至返青分蘗期,采用深水灌溉,水層高為3~5cm,抑制雜草的生長;分蘗后期擱田;孕穗期采用淺水勤灌;抽穗后采用淺水灌溉,水層高為2~3cm,澆水后自然干,再澆水;收割前20d曬田,此時鱉離開稻田,進入鱉池;水質和水溫對鱉的生長發(fā)育影響很大,要注意觀察水色,分析水質,經常加注新水,控制水位,一般水深應保持在15~20cm,在高溫季節(jié),在不影響水稻生長情況下,適當加深稻田水位,同時為防止中毒,養(yǎng)鱉稻田一般不使用農藥治蟲。每月使用碘制劑或其他適宜的消毒劑消毒一次。

      2.9 病蟲草害防治 通過以稻田養(yǎng)鱉共作模式為核心,結合放置太陽能殺蟲燈和釋放赤眼蜂除去雜草和害蟲,每0.67hm2稻田放置一個30W的太陽能殺蟲燈,燈下面安放直徑1m的食臺,誘殺的害蟲落入食臺上可被幼鱉直接食用;養(yǎng)殖中后期,按2kg/667m2用量每隔20d在鱉溝中潑灑一次EM菌,按20kg/667m2投放生石灰,EM菌和生石灰不能同時食用,應間隔7d以上。

      2.10 稻田自培肥 在水稻齊穗期即收割前25d左右,向田間播撒紫云英,用量為3~3.5kg/667m2;水稻收割時,秸稈全部還田并且鋪灑均勻,次年5月份將其翻耕至泥土中腐爛。

      2.11 做好“防病、防逃、防偷”工作 工作鱉有用四肢挖穴和攀登的特性,防逃設施應在選好的稻田周圍用石棉瓦、鈣塑板、彩鋼塊、磚塊、水泥板、木板材料建造高出地面50cm的圍墻,圍墻加樁固定,埋入埂土20cm,頂部壓沿內伸15cm,沿內壁應涂抹光滑,田埂四角圍墻建成圓弧形。并搞好進、排水防逃設施;要經常用生石灰化成漿,對橫溝、圍溝進行潑灑,改善水質,消毒防??;對圍欄設施和田埂,要定期檢查,發(fā)現損壞,及時修補;稻田養(yǎng)鱉面積較大的,最好用監(jiān)控裝置,或者有人住到田頭看管,以防被盜。

      3 討論

      (1)稻田養(yǎng)鱉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經濟效益:稻田養(yǎng)殖的是生態(tài)鱉,產出的是優(yōu)質稻谷,稻鱉共生,一方面稻田能為鱉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場所,活動、攝食、曬背范圍大,生長發(fā)育快,增重率高;另一方面鱉又可為稻田疏松土壤和捕捉害蟲,從而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每667m2收入超過1萬元。

      (2)養(yǎng)鱉稻田避免或減少施化肥和噴灑農藥,減少化肥和農藥投入,減輕面源污染,對農業(yè)整體環(huán)境有較大的改良,生態(tài)效益顯著。

      (3)稻田養(yǎng)鱉中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基本投入增加,工序煩雜,設施維護費時費工,操作強度高。根據一些稻田養(yǎng)鱉戶的實踐,稻田加固田埂費用是普通種稻田的10倍左右,在加上防逃設施,每667m2田需要數千元的費用;水稻和鱉的要求環(huán)境條件不同,在實際操作時,要相互兼顧,工序繁瑣;在加上水稻的機械作業(yè)或人工作業(yè),對鱉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設施維護,鱉溝的坍塌不斷發(fā)生,費時費工,操作強度高。

      (4)這種養(yǎng)殖方式的初期,產品價格陡然升高,鱉的市場價格達到160~300元/kg,稻谷價格也增加了2倍。但是隨著面積的擴大,產量的上漲,價格會下滑,同其他新品種新模式同理,物以稀為貴。因此,在發(fā)展過程中,要因地制宜,評估好當地的土質、水質環(huán)境、適宜的水稻品種和消費市場,循序漸進,不斷調整種養(yǎng)殖組合方式,解決技術瓶頸,才能穩(wěn)步發(fā)展,不可盲目一擁而上。

      參考文獻

      [1]何中央,許曉軍,張海琪,等.中華鱉高效養(yǎng)殖模式攻略[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5.

      [2]湯亞斌,馬達文,易翀,等.鱉蝦魚稻生態(tài)種養(yǎng)試驗[J].中國水產,2014(1):54-56.

      [3]劉才高,周愛珠,徐剛勇.稻鱉共生效益試驗[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5,43(7):157,159.

      [4]湯亞斌,馬達文,程咸立,等.稻鱉共生模式試驗[J].水產導刊,2012(9):94-95.

      [5]沈建慶,方志峰,程勤海,等.機插稻田稻鱉共生生態(tài)控草技術[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3(6):698-699.

      [6]顧博賢.中國甲魚經[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2:69-70.

      [7]祝增榮,呂仲賢,俞明全,等.生態(tài)工程治理水稻有害生物[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2:74-77.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生態(tài)系統(tǒng)稻田
      稻田摸魚記
      “共享稻田”助力 收獲多種“果實”
      稻田里的寫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稻田迷宮
      啟蒙(3-7歲)(2018年8期)2018-08-13 09:31:02
      記憶中的稻田
      學生天地(2017年19期)2017-11-06 01:45:11
      生態(tài)瓶為線索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教學
      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視角下醫(yī)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0:54:26
      諾里斯筆下的伊甸園
      生態(tài)系統(tǒng)視角下:農村留守幼兒情緒問題的形成
      科教導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2:36:28
      天镇县| 许昌市| 望都县| 托克逊县| 西乌| 凤翔县| 明光市| 宁强县| 陈巴尔虎旗| 虞城县| 汪清县| 精河县| 西华县| 大化| 砀山县| 石首市| 岑巩县| 襄汾县| 凤阳县| 永和县| 定日县| 商南县| 封开县| 海晏县| 阿瓦提县| 临颍县| 常山县| 象山县| 东城区| 玛多县| 察隅县| 察雅县| 浮山县| 南充市| 交口县| 佛坪县| 桃园县| 万源市| 多伦县| 石楼县| 武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