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能量值成零了!”肚子餓的咕咕叫的外福來,一回家就直奔餐桌,蔬菜、肉、米飯……一股腦兒往嘴里塞。
媽媽笑著提醒他:“慢點兒吃,慢點兒吃。外福來,你知道能量從哪來嗎?”
“食物?!蓖飧聿患偎妓鞯鼗卮稹?/p>
“那食物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這下,外福來回答不出來。他決定從這頓午飯著手,找出食物之源。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植物是食物鏈的基礎(chǔ)?你也許會說,只有幾條食物鏈很難說明問題。那就再看看右邊的圖片,你能在這張食物網(wǎng)中找到幾條食物鏈呢?食物鏈的底端分別是什么呢?
外福來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關(guān)系,得到幾條簡單的食物鏈。
沒錯兒,植物始終是在食物鏈的底端,其他生物要么以植物為食,要么以吃植物的動物為食。可是,植物的能量從哪兒來?它們的食物又是什么呢?
原來,植物可以捕獲太陽光的能量,進(jìn)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在光照條件下,將水和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為有機(jī)物并釋放氧氣的過程,它被稱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化過程”。地球表面上的綠色植物每年大約制造4400億噸有機(jī)物,每年儲存的能量約為7.11×1018千焦。這個數(shù)字大約相當(dāng)于24萬個三門峽水電站發(fā)出的電能。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地球上生物的能量之源就是太陽,為我們捕獲能量、制造食物的超級英雄就是能進(jìn)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不僅如此,植物還一直被稱為“地球之肺”,是它們通過光合作用為我們制造出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