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者:徐松玉
學 校:長沙市望城區(qū)高塘嶺中學
抗日烽火下的孩子們
演講者:徐松玉
學 校:長沙市望城區(qū)高塘嶺中學
“槍在哀鳴,炮在怒吼,法西斯野獸正在咆哮……我們年紀雖小,抗日救國不辭勞”。重溫這首“長沙兒童抗敵工作團”團歌,我們?nèi)阅芨惺艿?日寇全面侵華給中國孩童所帶來的創(chuàng)痛——
抗日戰(zhàn)爭,這一場全民族求生存的抗爭,它沒有讓身處中國內(nèi)地的長沙孩子走開,相反卻更加讓他們焚心似火。
1938年2月9日,農(nóng)歷正月初十清晨,長沙各處大街小巷出現(xiàn)了一批又一批學生。他們先在城區(qū)大街上合唱救亡歌曲,隨即呼喊抗戰(zhàn)口號。周南中學的女生李淑元參加了晨呼隊,她說:“每天一大早,我們一分隊的十余人,分兩人一組,每一條街道,從街頭到街尾,分片包干,挨家挨戶去捶門打戶,高呼‘國難當頭,大家要覺醒,不能再醉生夢死……’”他們捶門打戶打腫了自己的手;呼喊救亡,第一天多數(shù)人就把自己的嗓子喊啞,但晨呼聲在第二天清晨照樣回蕩在大街小巷之中。他們要用少年們的愛國熱情融化少數(shù)市民心中消極墮落的情緒,在戰(zhàn)火硝煙之下,他們想讓自己稚嫩的“晨呼聲”,讓長沙這座名城在精神上永遠保持積極向上、不甘屈服的姿態(tài)。
也是這一年,位于蔡鍔北路的育英小學的學生,組織了育英兒童抗戰(zhàn)宣傳團。他們打著旗幟,背著圖書漫畫及樂器,跋山涉水,在長沙周邊集鎮(zhèn)刷墻報、貼標語,并進行歌舞及新劇表演。他們不但在后方進行抗日宣傳,也冒著炮火硝煙,給前線官兵演出。讓筆桿和歌聲成為反擊日寇的槍炮,讓劇場變成了戰(zhàn)場。
當慰勞前線抗戰(zhàn)將士委員會“征求慰問信30萬封”的消息傳到長沙時,喚起了育英的孩子們給前方將士寫信的熱潮。
5歲半的翟文伯小朋友寫信說:“我是長沙育英小學一年級的未來戰(zhàn)士,在你們英勇保護下,我們有求學的機會,我和千萬的后方同學們十分感謝,這信是在空襲的警報聲中寫的,祝你們努力消滅日本鬼子,中華民族解放萬歲?!?/p>
陳原天在信中稱:“你們?yōu)榱藝液兔褡澹诳刹赖臉屃謴椨曛?,作神圣的抗?zhàn),灑鮮紅的熱血,洗雪祖國的恥辱,這使人們多么地敬佩。唉,可惜我是12歲的兒童,不然的話,我們一定在一起殺賊??蓱z我的哥哥姐姐,還有一個玩具洋娃娃都死在日本人手中,昨天呼呼的日本飛機,又在長沙丟下許多炸彈,把我們的房子燒光了。朋友,最親愛的朋友,請你們不要把日本鬼子殺光了,留下兩個,待我們長大,替我的哥哥、姐姐及洋娃娃報仇,你愿意嗎?祝努力殺敵?!?/p>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在戰(zhàn)區(qū),有不少孩童被日寇屠殺;在非戰(zhàn)區(qū),不少孩子流離失所。萬惡的日寇,還把成千上萬孩童運往日本,想馴服他們成為殺害中國同胞的未來后備軍。日寇如此令人發(fā)指的行為也讓長沙鄉(xiāng)下的孩子痛心疾首。
在長沙東北角的影珠山鄉(xiāng)下,時常聽到孩子們尖嫩悠揚的歌聲:“殺了東洋鬼子兵,從此中國享太平。”影珠山下有一個學校叫開物學校,敵寇入侵該校時,捉住了三個小學生,拿出汪精衛(wèi)的照片問學生可認得是什么人,學生們說:“這是漢奸汪精衛(wèi)。”敵寇打他們的嘴巴,要他們承認是領(lǐng)袖,向他敬禮。三個學生們寧死不屈,被鬼子殘忍殺害。
在民族危難的時候,這種“沒有絲毫奴顏媚骨”的不可侵犯的志節(jié),是一種“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高貴的品質(zhì)”。有這樣的學生,長沙不可能亡,中國更不會亡。
在座的領(lǐng)導、老師們,聽了我的故事,你們是否為家鄉(xiāng)有這樣的學生而欣慰、自豪?在座的同學們,了解了這一段歷史,你們是否為身邊有這樣的同齡人而激動、震撼?我們,都是幸運的,更是幸福的,但和平安定的年代、繁榮昌盛的國度仍需要精神上的積極向上。讓我們從抗日烽火下的孩子們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為望城、為長沙、為中華之騰飛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