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曉
基于兒童繪畫的衍生品開發(fā)及軟裝設計?
盧 曉
伴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物質精神生活的提升,藝術對大眾傳遞的形式也愈發(fā)地多樣化。藝術衍生品的出現使得大眾與藝術品的距離縮小,藝術不再只是局限于博物館、美術館供人瞻仰、膜拜,它還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大眾帶去實用性的享受和美的福祉。著眼于兒童繪畫的衍生品開發(fā)及其在軟裝設計中的運用,意在拓展藝術衍生品的范疇,以及兒童繪畫的功能性與影響力;同時拓展軟裝設計的思路、豐富其設計語言。為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門類及經營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為家庭的人文關懷注入新的能量。
兒童繪畫;衍生品;開發(fā);軟裝設計
衍生品開發(fā)是藝術設計專業(yè)教育范疇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設計類學生而言,衍生品開發(fā)能力的訓練與熟練掌握,既是創(chuàng)意設計能力培養(yǎng)的手段,也是學生職業(yè)競爭能力提升的要素。在專業(yè)訓練上,視覺傳達類專業(yè)尤其注重系統(tǒng)掌握藝術設計基本技能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創(chuàng)意表現與開發(fā)能力。衍生品開發(fā)在國內屬于新興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范疇,其出現是在中國設計行業(yè)借鑒國外設計藝術發(fā)展的基礎上,在完成了國內由工藝美術向現代設計轉型的階段之后,隨著設計表達范疇的多樣化之后出現的。進入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則要晚于這個過程。國內的設計教育,大多還停留在一般意義上的設計表達訓練,對于衍生品開發(fā)的關注,更多的停留在視覺形象系統(tǒng)開發(fā)過程中的一個子環(huán)節(jié),將其置于更高的層面上去關注的還很少。
而隨著現代社會家庭條件的改善,育兒觀念的發(fā)展,兒童美術教育普及到每個家庭,兒童繪畫是每個家庭都會直接接觸到的親民藝術,同時兒童畫作有其非凡的率真天性的藝術魅力。如何將這種非凡的魅力保存并延展到生活中,為我們所用、裝點我們的生活空間是本文的研究所在。而兒童繪畫的衍生品開發(fā)進入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意義上的市場階段,又為院校學生提供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創(chuàng)業(yè)的可能與希望,為其就業(yè)方向提供了一條路徑。
(一)兒童繪畫對于創(chuàng)意表現的借鑒意義
兒童繪畫以其非凡的無意識力量展現人類本初的情感和天性,繪畫中直接訴諸于視覺的表達方式能夠引起我們心底很多的感動和共鳴。兒童繪畫本身越來越被造型藝術家及設計師關注,因為兒童繪畫的主體是沒有受過任何專業(yè)訓練的孩子,他們與生俱來的對于色彩、造型以及畫面寓意的理解和表達,對于未知世界的無限想像和肆無忌憚的表達手法,是包括畢加索在內的眾多藝術家努力回歸的方向。畢加索曾說過:“我曾經能像拉斐爾那樣作畫,但我卻花了畢生的時間去學會像兒童那樣作畫?!保?](見圖一、圖二)
圖一 畢加索《雞》
圖二 兒童畫《公雞》
因此,關注兒童繪畫本身是藝術設計專業(yè)試圖培養(yǎng)的學生創(chuàng)造力與表現力的一種回歸;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繪畫訓練,完全依靠自身與生俱來的感受,隨意涂畫在各種媒介上的繪畫。對于繪畫來講,學院派的專業(yè)訓練,使得孩童時代的涂鴉變得格式化,抹殺了其中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想像力和表現力?!皟和L畫給拘于因襲的、公平的觀者以巨大感動,原因之一正在于此。實用性與兒童無緣。兒童以新鮮的目光觀望一切,具有原樣把握事物的清純的能力。實用性是后天慢慢形成的,往往經歷了許多悲傷的體驗。所以兒童繪畫無一例外,對象的內在呼喚自然地顯現出來。相反,成人,尤其是學校的老師,強制性地向孩子灌輸實用性,他們站在淺薄的實用性立場上,對孩子的繪畫品頭論足?!保?]故而藝術設計以及繪畫所強調的創(chuàng)意表現在兒童繪畫中總有出其不意的精彩。
由兒童繪畫而來的衍生品,因為母體本身的童趣與不可預知性,使得衍生品開發(fā)有了無限可能。從材料、形式、色彩、造型等諸多方面,開發(fā)衍生品的過程是一個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再創(chuàng)作過程。二度創(chuàng)作的成果與兒童繪畫本身形成同構關系,最終作為整體呈現的時候,可以給受眾一個既充滿溫情,又具有觀賞性的藝術接受過程。對于專業(yè)教育以及未來的服務對象而言都有積極意義。
因此,創(chuàng)意表現力如何從兒童繪畫中發(fā)掘資源,借助其表現手法加以強化與回歸,對于藝術設計及繪畫都有許多可資借鑒的地方。這種借鑒,對衍生品開發(fā)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二)兒童繪畫衍生品的表現形式
我們熟悉的衍生品,更多的指向已經為受眾熟知的藝術品。這一方面加深了民眾對于藝術家名作的認知,使得藝術除了精神價值之外還被賦予了可實用性的價值,與民眾的日常生活連接起來。這亦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發(fā)展的一個進步體現。但同時此類的藝術衍生品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依附的母體本身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或者藝術影響,二度開發(fā)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者所采用的手法、形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原作者的影響,多是原作復制或轉移到其他媒介上,將其元素打破再創(chuàng)作的可能性受到約束。
而其他類別的的衍生品開發(fā),其主題往往是指向某一個具體的項目,比如企業(yè)標識系統(tǒng),或者某個展覽或者文化活動;其表現形式,大多是借助抱枕、絲巾、傘等媒介,將平面的圖形轉移上去,表現手法較為單一,表現媒介也幾乎千篇一律。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看到的衍生品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國內的衍生品設計總體上還處于簡單化、同質化的模仿與遷移階段,更多的是處于旅游紀念品層面上的低端。國外的衍生品設計起步很早,到上世紀90年代,衍生品設計進入一個高峰。國內的衍生品設計正在努力走出低端徘徊的泥沼。近年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相繼推出藝術衍生品博覽會,從推進意義上政府文化部門及社會都希望衍生品能夠盡快摒棄同質化、簡單化的鄙陋,走向更具藝術性與功能性的狀態(tài)。
在兒童繪畫成為衍生品開發(fā)母體的情況下,由于其自身的藝術語言有無限的可能性和自由性,如果我們看每一張兒童畫作,就會發(fā)現沒有一幅是重復的,哪怕是同一個主題經由一個孩子去畫,也會有完全不一樣的面貌和情感體現。這種可持續(xù)的創(chuàng)造力為衍生品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母本和創(chuàng)新思維,“藝術如果不再是表面性的,而只是原則性的,也許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它各種門類的手法的碰撞和彼此更替才能順利完成。這即是說,一種藝術應該向另外一種學習其手法的使用。”[2]衍生品如何運用兒童繪畫的精髓成為能夠為大眾服務的產品,集實用性和觀賞性于一體,就需要在熟練把握兒童繪畫走向衍生品的特質的基礎上,最終體現為實物呈現的時候,探究怎樣的材質、造型、色彩、主題等,能夠更加契合兒童繪畫的特質,更加符合審美對象的審美習慣與需求,更加容易被受眾接受并順利進入市場。在確定開發(fā)方案的時候,關注兒童繪畫本身的藝術性、趣味性,關注不同群體文化品位的不同,確定衍生品的風格,從材料的材質表現力、衍生品的收藏功能需求以及成本控制等環(huán)節(jié)加以把握,對二度創(chuàng)作者來講,是體現其專業(yè)水準的核心技術。
(三)兒童繪畫衍生品展示
(1)直接轉化,通過貼花等形式將原圖局部或者全部轉移到瓷器;
圖三
圖四
(2)圖形平面轉化,根據兒童繪畫的造型進行再造,將轉化之后的圖形轉移到瓷器、胸章、服裝、個性抱枕、包袋等其他器物;
圖五
(3)圖形立體再現,依照原來的造型,進行平面到立體的轉化、再現,主要進行玩偶設計制作、陶藝制作、標志設計與制作、燈具等。
圖六
圖七
圖八
以上衍生品的造型皆選取于兒童繪畫作品,再選取合適的材料進行設計制作。將其畫作中的造型趣味提煉成現實中可觸摸的產品,放置在我們的生活空間內,頗有一番別致童趣。
眾所周知,知識產權保護意義上的授權也給衍生品開發(fā)帶來很大的困難。由于是兒童的涂鴉,大家更關注的是其趣味性,孩童本身在知識產權保護上未必有知名藝術家那樣的高要求,所以,從藝術和市場經營兩重意義上,都有著更為自由的空間和可能。推動以兒童畫為母本的衍生品開發(fā)相比其他類別的衍生品,有了更多的可操作性。關注并研究這些特質的存在,對于創(chuàng)意表現以及被社會接受程度都有重要的相關性。
軟裝在每個環(huán)境空間內是不可缺少的氣氛調解師,從一個空間的軟裝中便可以看出主人的性格與品味。所以軟裝的經營對于環(huán)藝設計而言至關重要。以家居裝飾為例,國內的家居裝飾,在軟裝范疇內,能夠看到的也往往是設計師依照客戶的需求,采用較為常見的窗簾、布藝、墻飾、家具,個性化的內容少有出現,其軟裝飾品多以批量化生產的商品為主,能夠體現特色和出彩的,也大多是在采購物品的協調性和稀有性上下功夫。運用到軟裝設計中的衍生品,則更加簡單了。而兒童美術教育的普及使得每個家庭都會有兒童繪畫作品這一直接的裝飾母本,如何能將孩子的美好的創(chuàng)造力體現在家庭的生活空間或者公共空間中,在已經形成模式化慣性思維的軟裝設計中是一個新的議題。
國內的軟裝設計從隱蔽在大設計里逐漸走向前臺,要想把兒童繪畫衍生品進入軟裝設計,從常規(guī)的窗簾、布藝、家居用品等慣用元素入手,考察軟裝設計中材料使用、色彩搭配、主題定位等表現手法中的傳統(tǒng)優(yōu)勢,考察兒童繪畫衍生品進入軟裝設計的現狀及趨勢,讓兒童繪畫衍生品成為軟裝設計的主流元素,為幼兒教育機構以及眾多的現代家庭,提供了主題裝飾的又一種可能。
審視兒童繪畫衍生品的特質,從兩個方面把握軟裝設計中的形態(tài)與手法:其一是情感性。以兒童繪畫衍生品作為軟裝設計元素,在精細化設計的空間里,帶有孩童痕跡的裝飾場景及飾品,必然會給置身其中的人帶來溫暖、純潔、希望、生機與活力等溫情的感受,喚起童年純真樸實的情感體驗,這對于現如今軟裝設計的創(chuàng)作亦是一個啟發(fā),在選擇越多越浮躁的社會,軟裝設計師應該如何把控創(chuàng)作的導向,借用貢布里希談論現代藝術家創(chuàng)造事物的觀念:“重點在于創(chuàng)造而且在于事物。他想有一種自己已經制作出前所未有之物的感覺。不是僅僅仿擬一個實物,不管仿擬得多么精致,也不僅僅是一件裝飾品,不管是多么巧妙的裝飾品,而是比二者更重要、更持久的東西,是他認為比我們的無聊生活所追求的虛偽目標更為真實的東西。如果我們想理解這種心情,就必須回到我們自己的童年時代,回到我們還愿意用磚塊或砂土制作東西的時候,回到我們用掃帚柄當魔杖,用幾塊石頭當魔宮的時候?!保?]因而從兒童的視角出發(fā),回到我們的初心,為我們的生活空間植入童年的美麗夢境,不失為已經趨于模式化、審美疲勞的軟裝設計送去久違的回歸天性的靈感。
從裝飾的主題性來說,兒童繪畫及其開發(fā)出來的衍生品,區(qū)別于散點式點綴元素,兒童繪畫衍生品以系統(tǒng)、整體設計,可以在確定某一主題之后進行軟裝設計,更能夠把設計的定位與衍生品的藝術性與趣味性融為一體,其成果更具視覺沖擊力,也更有系統(tǒng)性。圖九、圖十為以兒童畫為母本的衍生品-靠墊抱枕。擁有這樣的童趣裝點在家中,是不是覺得灰暗的陰霾也會被這繽紛一掃而空了呢?
圖九 兒童畫衍生品-靠墊
對企業(yè)而言,隨著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蓬勃興起,社會及政府越來越希望企業(yè)提供產品的過程及結果,能夠在降低能源消耗、提升文化品位上有突出的作為?;趦和L畫衍生品的開發(fā),能夠大力發(fā)展手工制品的生產制作,將開發(fā)產品運用到軟裝設計中,能夠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其成果,不僅有助于整個軟裝生產的良性化發(fā)展,亦有助于提升企業(yè)的競爭能力,拓展企業(yè)經營范圍,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常規(guī)范式中異軍突起,開掘一個新的領域,從而占據市場的先導地位。
圖十 兒童畫衍生品-靠墊
發(fā)展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是發(fā)展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中藝術品市場又占據著重要的新興導向。如何能從中不斷地挖掘出利于社會生態(tài)和諧發(fā)展的產業(yè)是企業(yè)以及個人都應該關注的動向。
基于兒童繪畫衍生品的開發(fā)首先對于家庭這一個體而言,能夠滿足家庭成員對于子女天賦的認定,和成長印記的留存。兒童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未來希望和動力,父母也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綜合素質和美育的培養(yǎng)。繪畫就是一條是促進兒童智力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家長借助繪畫來激發(fā)兒童的視覺思維,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畫作雖然精彩,卻也只是一種單一形式的存在,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易保存。將兒童繪畫開發(fā)成衍生品或設計成軟裝,使孩子們寶貴的作品得以以實物的形式留存在我們的生活空間里。對于孩子的成長或家長的教育歷程而言,都是一個很好的紀念和紀實。從教育的角度說,亦可以挖掘和鼓勵出孩子更多的潛質能力,使孩子認識到通過自己的雙手也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家的裝飾,自己的作品能夠被使用。這有利于家庭關系的和諧融洽乃至整個社會文化自信的提升。
其次,使眾多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內容有了新的拓展,不僅僅只是在家庭中實現其衍生品的功能性。教育機構的環(huán)境有了新興的裝飾主題及教學互動方向,機構可以根據兒童繪畫開發(fā)的衍生品舉辦活動、展賣會,拉近與社會大眾的距離,使得兒童繪畫的衍生品更深入民眾的意識與生活中,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增添藝術元素,打開大眾精神文化消費的大門。使得源自于“民間”的藝術再次以另外一種更具實用性的形態(tài)回到大眾中去,滿足人們精神享受的需要。對于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推進具有積極的意義。
同時,對于各大院校學生的就業(yè)之路也開拓了疆域,為其創(chuàng)業(yè)提供了可能性的動向。傳統(tǒng)的手工業(yè)已經被人們忽略和棄置,如何振興這一綠色節(jié)能的發(fā)展道路,又為其注入新鮮的符合當下需求的新細胞,是院校學生可以深入探究發(fā)展的。兒童繪畫衍生品的開發(fā)及相關軟裝設計為相關專業(yè)的學生提供了研究方向,不僅可以在學術領域對其內在價值和工藝進行探究,亦可以緩解當今的就業(yè)壓力,謀求個人職業(yè)發(fā)展。
“世事總絕不會那樣美麗,看見它的缺陷和丑陋,雖不似兒童那般眼光發(fā)現世界,但也總可以似兒童那般心境豁達無常?!保?]生活在從兒童眼光看過去的世界中,能夠喚起人們深埋心底的純真與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這無疑對整個社會而言都是一種珍貴的心靈按摩。
[1]羅伯特·戈德沃特.現代藝術中的原始主義[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3.
[2]康定斯基.藝術中的精神[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3]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M].范景中,譯.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版.
(責任編輯:李 寧)
Derivatives Development and Decoration Design Based on Children Painting
LU Xiao
The derivatives of artwork have shortene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ub1ic and works of art.The deve1op?ment of chi1dren painting derivatives and their app1ication in decoration design can not on1y extend the category of art?work derivatives,but a1so enhance the functiona1ity and impact of chi1dren painting.In addition,they can inspire o?rigina1 thinking in decoration design,enrich the design 1anguage,provide more prospects for the business types and operating modes of cu1tura1 creativity industry,and input new energy into humanistic concern of fami1ies.
chi1dren painting;derivatives;deve1opment;decoration design
J124
A
2015-05-18
盧曉(1974— ),女,江蘇贛榆人,浙江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現代手工及纖維藝術研究。(杭州310053)
?本文系浙江省2014年度高校國內訪問工程師校企合作項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