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濤
懸在城市上空的蓮花山棧道
運濤
龍巖的朋友推薦去蓮花山公園,說那里是當(dāng)?shù)厝说淖類?,值得一看?/p>
乘坐蓮華山專線的車到山頂,滿山是綠色世界,在一個叫仰止閣的入口進去,閣上有楹聯(lián):“仰不愧天唯立命,止于至善本修身”,該聯(lián)嵌入“仰止”二字,語出《孟子·大學(xué)》的頭一段“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意為仰不愧天,俯不怍人方可安身立命,而要達到最理想的境界,最根本的是在于修身,即提高個人素養(yǎng)和操行。
一樓的匾額是“高山景行”,楹聯(lián)為“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高山景行出自《詩經(jīng)·小雅·車轄》,司馬遷曾用來形容孔子,比喻對崇高品德的崇敬和仰慕。
讓我們一行北方人深深覺得,在秀麗的南方,即使一個公園的文化層次,也不可小覷。往往越平常的地方,越能體現(xiàn)一個城市的品位。
沿著蓮花山公園環(huán)山棧道我們開始與當(dāng)?shù)厝艘粯酉蛑粋€方向行走,棧道修在山腰,棧道外側(cè)為山坡,生長著各種南方特有的綠色植物,如:果核頂端有五個眼,自古以來就象征著“五福臨門”的南酸棗;含有能制油漆、制蠟燭和制肥皂原料的中國特有經(jīng)濟樹種烏桕;現(xiàn)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有“蕨類植物之王”名聲的桫欏;能夠獨木成林,四季常青,姿態(tài)優(yōu)美的榕樹;散發(fā)特有清香氣息,可以生長為成百上千年的參天古木樟樹等等。內(nèi)側(cè)時而能俯瞰到一爿城市的高樓,以及高樓之間的橢圓形體育場,一一在谷底矗立,頓時感覺自己是在享受著超然象外、富貴浮云的清福。
有很多當(dāng)?shù)厝嗽跅5郎吓懿?、走步,不少人做赤腳大仙,光著腳板,體驗身體與木頭的親密接觸,跑熱了出了汗光著上身秀肌肉的漢子也時有所見。偶有穿高跟鞋的時尚靚女,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三兩成群,邊走邊竊竊私語著什么,不時爆發(fā)出咯咯咯的笑聲,環(huán)顧到后面有人,又捂住嘴巴降低了聲調(diào)。
公園里處處是休閑、隨意、灑脫的氣氛。
隔二三百米左右,就有一個可供歇息的亭臺樓閣,亭都有名號和楹聯(lián),皆當(dāng)?shù)貢业氖止P,既有風(fēng)光之美,又有人文之美,雖不是歷史名跡,但能讓人感到傳統(tǒng)文化在這里鮮活成時尚的要素。
暖翠亭匾額“晴嵐暖翠”,楹聯(lián)“竹雨松風(fēng)琴韻,茶煙梧月書聲”,透出自古以來相傳的文人雅致。
“致遠亭”匾額“遙襟甫暢”,典出《滕王閣序》,意為登高望遠的情懷,頓時舒暢。楹聯(lián)為“云起千峰色,月來萬籟聲”。這里可遠眺山下的整個城市風(fēng)光。
“芳菲亭”,匾額“芳菲照眼”,楹聯(lián)“一亭俯花雨,萬竹引清風(fēng)”,正是觀賞百般紅紫斗芳菲的好地方。
“圓通亭”修成土樓形狀,富有龍巖地域特色,古語云:“性忌偏執(zhí),行貴圓通”,故名。閩西一域,人才薈萃,因此匾額為“俊采星馳”,楹聯(lián)是明代著名清官海瑞所書“干國家事,讀圣賢書”。
一路呼吸著新鮮得“從心至百骸,無一不自由”的空氣,游目著奇絕得“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的景色。
走到三千七百八十米的數(shù)字標(biāo)識處,似乎打了一圈太極又還原回到收式,起點即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