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萍
除夕之夜,吃過年飯,眾兄弟開始各帶著妻兒回自己的小家時,我則帶著父親回家過年。母親已離世五年,年已八十有五的父親一直獨居。不是眾兄弟不愿和父親一起生活,而是父親清靜慣了,已不適應(yīng)兒孫家的嘈雜和約束。他稱自己身體還很硬朗,尚能自己照顧自己,要兒女們給他自由。平時歸平時,過年總得有個親人陪陪他。于是每年春節(jié)我便把父親接回家過年,眾兄弟爭不過我,因為我是父親唯一的女兒。我說自己是父親唯一的小棉襖,我不暖他,誰暖他。
父親在我這里過年,我也樂得清靜,少了應(yīng)酬。我可以好好地陪父親過一把看“春晚”的癮,父親不僅喜歡看電視,而且邊看邊喜歡評頭論足,常常會冒出一句風(fēng)趣幽默的話,逗得我哈哈大笑。
父親有高血壓、糖尿病。每天早晨起來,我都要忙著幫父親量血壓、查血糖,還要給父親吃藥或打胰島素。父親戲稱自己享受到了中央首長級的待遇。他還夸我這個保健醫(yī)生很稱職,夠八級水平。
父親對自己的病看得很淡。他常說:我活了八十幾歲,經(jīng)歷了多少磨難,如果沒有一兩種病,那就不正常了,生老病死是規(guī)律。父親不忌諱談死,他還檢討著自己說:過去我的思想不夠科學(xué),你們小時候過年,要是說話中帶有“死”和“鬼”字,我們就會敲你們的頭,要你們不要瞎說?,F(xiàn)在想起來,我們實在是太愚昧了!
父親從不主張我們?nèi)シ疟夼?。他說:放鞭炮又污染環(huán)境又容易引起火患,何必要放呢!過年的喜慶其實并不在放鞭炮,而是在心里,人過得安康,心情高興就是喜慶!
每天飯后,父親堅持外出散步一小時,我自然是陪著他去。一邊散步,一邊和父親談著家常。每每父親都要回憶起我的母親,他說我母親是一個最能吃苦耐勞的婦女。她為了養(yǎng)活我們六個子女,對自己節(jié)儉得近乎苛刻,每次在廠里食堂吃飯,就連幾分錢一盤的菜都舍不得買,總是自己從家里帶幾片腌菜。父親還說:過去過春節(jié),你母親是最辛苦的了,每天一下班回到家,就開始提著籃子到處去采買過年的物品,晚上不是縫制兒女的新衣,就是開始做過年用的食品,每天都是忙到半夜一兩點才睡。
在父親的講述中,我看到了父親對母親不僅有一份深深的愛,還有一份崇敬。
大年初一,眾兄弟們來看父親時,都會給他一個紅包,他都要當(dāng)面打開,只象征性地拿一張,其余地都要堅決退回去。他說:我一個月退休工資有一千八,看病又有醫(yī)療保險,我要那么多錢干嘛?我現(xiàn)在覺得生活好得很,知足得很!你們跟我則不同,都是一大家人,都有生活的負擔(dān)!把你們自己的生活搞好就行了!
每年春節(jié),陪父親過年,我都心情特別愉悅。因為我不僅收獲了親情,而且我還從父親身上學(xué)到了許多生活的態(tài)度和做人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