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崖
父親是哲學家
李丹崖
父親盡管只有高中文化,但我一直覺得他是一個智慧的人。
父親是一位中醫(yī),每天陶醉在各色草木香氣的藥海里,潛心研究每一味中藥材的藥性,還研究易經(jīng)與漢字,常常拿一些漢字來拆解。
和大多數(shù)青少年一樣,高中時期的我是一個愛做夢的懶人,經(jīng)常躺在床上暢想今后的日子。我有一個舒適的工作,在距離老家10余公里的城市安家,有穩(wěn)定的收入,閑暇時,寫一些自己喜歡的文字,可以周游世界,像徐霞客一樣,做一位旅行家,旅行歸來,記錄沿途的詩意和見聞。
我曾多次把自己的夢想告訴身邊的人,父親當然也知道,然而他評價我的所謂夢想?yún)s只用了一個詞——“癡人說夢”。
父親語重心長地說,態(tài)度是心靈的日出,因為“態(tài)=太+心”,心上鋪滿太陽的陽光,可不就是心靈的日出嘛!你有這種想法,遠遠要比那些混沌度日的小子要好得多。但你要知道,僅僅有態(tài)度,就好比造好了船,卻不去旅行,買來了錦緞卻不去裁衣,讓船舶和錦緞付之于蟲蛀風吹,漸漸也就喪失了一切美好的可能。所以,一個有夢想的人,還要學會行動起來。這么多年來,我一直記得父親的話,當年的夢想盡管沒有全部實現(xiàn),也已漸漸靠近目標。每當想起父親的話,我總覺得,好心態(tài)好比一張拉滿的勁弓,迅速投入行動,就好比放開的箭矢,能夠迅捷地幫自己實現(xiàn)人生靶場上精彩的“十環(huán)”。
可不是嘛,心態(tài)決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動決定生存狀態(tài)。對一個孩子來說,每位父親都是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