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遠廬
酒可以飲到純粹
◎心遠廬
某君年輕時為人耿直、豪爽,頗有幾分俠氣,表現(xiàn)在飲酒的風格上就是喝酒必盡興,氣氛一旦高漲,必醉無疑,有時也會鬧一些不大不小的笑話。
十多年過去了,這位酒鬼除了為江湖上不斷增添飲酒的笑料之外,就是五臟六腑都不同程度地拉響了警報,肝臟、膽囊、腸胃乃至血脂、血壓,都出了問題。幾番折騰下來,某君頓悟:福也飲酒,禍也飲酒;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于是,他在飲酒上來了一次大的飛躍,由豪飲改變?yōu)槁?,之后幾乎再也見不到他爛醉如泥的境況了。一段時間后,他居然由“酒鬼”過度到了“酒仙”:不僅能夠很迅速地品出真酒假酒、醬香濃香清香、高度低度,更重要的是能品出酒的產(chǎn)地、陳釀的年份、甲醇是否超標、蒸餾的程序等,之后,還能善意地提醒同桌的飲酒者悠著點兒,真是讓人為之驚嘆。
原來,酒是可以飲到純粹的!
由此,不禁聯(lián)想起蔡瀾先生的品酒,在飲酒上他自成風格,并且擲地有聲地談到了“飲酒五貴”:一貴在能好,酒量大小都不要緊;二貴在喜談,飲伴多寡不拘;三貴在可繼,好酒劣酒,都不成問題;四貴在可行,喝酒后答應的事要做;五貴在可止,長喝短喝,喝得多喝得少,一旦叫停就能夠再也一滴不喝。有了這“五貴”,才有資格稱為能欣賞酒的人,方可叫做懂得喝酒之樂,也就是把酒飲到了純粹。
酒一旦飲到純粹,人也進入到一定的境界,因酒讓人生精彩紛呈。陶淵明深居田園,把飲酒作為怡然養(yǎng)性之樂,在《飲酒》系列詩歌的序言中,他這樣寫道:“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然復醉。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碧諟Y明留給我們的《飲酒》詩系列20首,盡管大都為酒后偶然題詠,但卻蘊含深厚的人生哲理,尤其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人生境界把自己對魏晉玄學“得意忘象”的頓悟展示得自然而又超脫。
杜甫曾經(jīng)寫過一首《飲中八仙歌》,談到了唐代的八大酒仙,其中,李白最為耀眼,“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從現(xiàn)有的史料我們可以看出,李白時刻有酒相伴。月下、花間、舟中、亭閣,無論是顯達得意之時,還是在困厄郁悶之際,李白無處不在飲酒,無時不在深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只要有美酒,只要能暢快痛飲,李白甚至可以“認他鄉(xiāng)為故鄉(xiāng)”。詩與酒在李白看來是渾然一體的。李白既是詩仙,又是酒仙。酒可以醉人,也可以釋放真情。李白的《將進酒》應該是人生與酒的最好闡釋:人高興時要喝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激憤時要喝酒,“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人排遣寂寞時要喝酒,“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人郁悶時要喝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因為飲酒給我們留下大量的詩詞佳作,一直到現(xiàn)在,我們還能看到許多“太白遺風”“太白酒樓”飄逸在祖國的大小城鎮(zhèn)。
蘇東坡酒量不大,但愛酒,他在《題子明詩后》說:“吾少年望見酒盞而醉,今亦能三蕉葉矣!”蕉葉,是一種淺底酒杯,容量不大,可以達到現(xiàn)在的八兩以上,但宋代的酒,酒精度是很不高的。至于飲酒的頻率,他也有交代:“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弊阋娞K東坡這三小杯酒,量是很有限的了。但他愛酒,而且越老越酷嗜此物,飲酒對他是一種撫慰甚至寄托,有時達到不可一日無酒的地步,他是有輕微的酒癮了,幸好他每次所飲量不大?!帮嬛姓嫖独细鼭狻?,這就是他的愛酒銘。蘇東坡流放到惠州期間,甚至自己釀酒自飲!蘇東坡之所以愛酒,他自己還有個解釋:喜歡看別人喝酒,持一種欣賞的態(tài)度。他說:“見客舉杯徐飲,則予胸中為之浩浩焉,蕩蕩焉,酣適之味,乃過于客。閑居未嘗一日無客,客至,未嘗不置酒。”更難能可貴的是蘇東坡飲酒,能注意掌握分寸,即使醉了,也往往處于一種似醉實醒的狀態(tài),或者叫作酒醉心明。在一首《飲酒詩》中,他說:“吾飲酒至少,嘗以把盞為樂,往往頹然坐睡,人見其醉,而吾中了然,蓋莫能名其為醉其為醒也?!笨梢钥闯觯K東坡在飲酒上是既平和又淡定。國人耳熟能詳?shù)摹端{(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蘇東坡大醉之后留下的名篇巨作。此外,還有《飲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樓醉書》等優(yōu)秀作品無不與飲酒有關(guān)。
由此說來,酒與文學藝術(shù)真有不解之緣,古往今來多少真性情中人能夠把酒飲到純粹,我等現(xiàn)代文明之人,何嘗不能借鑒、仿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