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
我作為信用社大家庭里普通的一員,在這個家里我見到了許多微小而又感人的一幕幕。
張大爺和李奶奶每次趕集時都會過來取錢,取個五十、八十。到集會散時錢可能花不完,又害怕把錢丟了,又把剩下的錢給存起來。他們說:“每次逢集時像我們這樣的老人還很多,先取錢,完了又是存錢,就是這么瑣碎的業(yè)務信用社的員工們每次都是笑臉相迎,從來沒有抱怨過。這種感覺很溫暖,像自己的家人一樣,這難道不是我們老百姓的家嗎?”
賣水果的商販張某說:“每次逢集我們這些商販們出來擺攤時就看見信合的員工們在打掃衛(wèi)生,干的是熱火朝天。玻璃都檫好幾遍,比自己家里打掃的還干凈,讓人看著就很舒服。尤其是夏天熱,中午還能過來歇個腳,喝杯水。這種感覺很溫暖,這難道不是我們老百姓的家嗎?”
一天有幾個村民搬了兩箱黃瓜進來了,我們都很好奇,這是來辦什么業(yè)務呢?其中李某介紹說:“我們是王村黃瓜大棚種植戶,早在幾年前看到別人建大棚都掙了錢,自己也想建,可就是沒有資金,很是發(fā)愁。幸虧有農(nóng)信社給我們借錢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我們無以為報,就送點自己大棚里的黃瓜讓你們嘗嘗?!闭f著就把黃瓜搬進后院廚房了。張某說:“你們不僅給我們借錢,還給我們提供理財信息,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這種感覺很溫暖,這難道不是是我們老百姓的家嗎?”
自己見證了這一幕幕微小而又感人的事之后,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因為自己現(xiàn)在是一名信合的員工。心里暗暗發(fā)誓自己一定要像老員工們那樣,把百姓放在心里。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需,也使自己成為老百姓口中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