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婭萍
麗水學院圖書館,浙江 麗水 323000
高校圖書館發(fā)展現(xiàn)狀調(diào)查
——以麗水學院圖書館為例
藍婭萍
麗水學院圖書館,浙江 麗水 323000
本文以麗水學院圖書館為例,通過調(diào)查問卷分別了解高校教師和學生對圖書館的利用情況,以及高校圖書館的建設(shè)、服務情況。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高校圖書館建設(shè)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資源利用率低、宣傳力度不夠、活動形式較少、讀者閱讀習慣“落后”、閱讀需求難以滿足等方面。建議從豐富館藏資源類型、加強自身宣傳、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深化數(shù)字服務、建立評價體系和完善互動機制5個方面來完善圖書館服務工作,推動高等院校圖書館的建設(shè)發(fā)展。
高校圖書館;發(fā)展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
圖書館作為學校教育的第二課堂,在高校教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近年來,我國圖書館學領(lǐng)域?qū)Ω咝D書館利用及建設(shè)、服務情況的研究成果頗豐,尤其是對本科群體和研究生群體的研究,如李鐵梅的《高校圖書館利用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以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圖書館為例》[1],趙瑾、厲莉、孫玉玲的《研究生用戶群體圖書館利用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以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為例》[2]。相較于以本科讀者群體和研究生讀者群體為研究對象所取得的豐碩的成果,以高校圖書館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成果很少。因此,筆者以麗水學院圖書館為例,對高等院校圖書館閱讀利用、閱讀需求及建設(shè)服務情況進行調(diào)研,為高等院校圖書館建設(shè)提供建議與對策,以求促進高等院校圖書館的發(fā)展。
本次調(diào)查實施時間為2014年9月3—30日。通過發(fā)放問卷的方式,共向麗水學院的師生發(fā)放問卷450份,回收有效問卷379份,有效率為84.22%。其中向教師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67份;向?qū)W生發(fā)放問卷250份,回收有效問卷212份。問卷問題主要涉及讀者利用館藏文獻的頻率、館藏資源的獲取方式、對圖書館館藏資源的了解程度、對電子資源的態(tài)度與看法,以及讀者的閱讀需求等。
2.1 資源利用率低,獲取方式單一
如表 1所示,在接受調(diào)查的教師和學生讀者當中,僅有 16.89%的被調(diào)查者表示“經(jīng)常使用”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學生“經(jīng)常使用”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比例略高于教師。被調(diào)查的37.72%的教師和58.02%的學生“偶爾使用”圖書館文獻資源。11.38%的教師和5.66%的學生“基本不使用”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圖書館文獻資源的低利用率使得圖書館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影響圖書館文獻資源利用率的因素有很多,如“建設(shè)發(fā)展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經(jīng)費投入不多并且不穩(wěn)定”[3]等。文獻資源結(jié)構(gòu)和圖書館服務也是影響圖書館文獻資源利用率的重要因素。在回答“影響你使用圖書館文獻資源的主要因素”的問題時,42.22%的讀者表示“館藏資源總類少”是影響使用圖書館文獻資源的主要因素,38.52%的讀者認為圖書館文獻“資源更新速度慢”,“借閱檢索不便捷”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詳見表2。
如表3所示,“到館借閱”仍然是教師和學生獲取文獻資源的主要方式,46.71%的教師和 73.58%的學生表示,“到館借閱”是他們獲取館藏文獻資源的首選?!霸诰€下載”也是讀者獲取館藏文獻的新方式,20.84%的被調(diào)查者表示“在線下載”是他們獲取館藏文獻的主要方式。
2.2 宣傳力度不夠,了解程度不高
圖書館對自身館藏文獻的宣傳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圖書館的使用情況。如表4所示,僅有5.39%的教師和3.77%的學生對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非常了解”,19.76%的教師和14.62%的學生對圖書館文獻資源“比較了解”,教師的比例略高于學生。48.50%的老師和50.94%的學生對圖書館文獻資源“了解一些”。仍有26.35%的教師和30.67%的學生對圖書館文獻資源“不了解”。圖書館宣傳渠道的單一是導致讀者對館藏資源了解程度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新書信息獲取是讀者獲取館藏資源信息、揭示圖書館自身宣傳活動效果的有效途徑。表5顯示,在接受調(diào)查的讀者當中,僅有 19.79%的教師和學生是通過圖書館自身的宣傳活動,如“好書推薦”活動來獲取圖書館新書信息。高達 52.51%的教師和學生表示是通過“自己查閱”來獲取圖書館的新書信息。這一方面說明讀者對于獲取文獻的主動性較強,另一方面說明圖書館對自身文獻資源的宣傳還不夠,主要表現(xiàn)為宣傳渠道單一,交互性不強,造成讀者對館藏資源的了解程度不高,并最終影響讀者對圖書館文獻資源的使用情況。
2.3 活動形式較少,作用效果不佳
圖書館活動是圖書館擴大自身影響力,提高服務質(zhì)量的重要途徑。如表6所示,“專家講座”和“圖書館使用培訓”活動在讀者群體中熟知程度較高,較受讀者的喜愛?!案鞣N競賽活動”在讀者群體中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征文”活動由于其活動對象的受限性,在讀者群體中影響力較小。
表1 麗水學院教師及學生利用圖書館資源情況[人(%)]
表2 影響資源利用因素在麗水學院教師及學生中的分布[人(%)]
表3 館藏資源獲取方式在麗水學院教師及學生中的分布[人(%)]
表4 麗水學院教師及學生對館藏資源了解情況[人(%)]
表5 新書信息獲取方式在麗水學院教師及學生中的分布[人(%)]
表6 圖書館活動熟知度在麗水學院教師及學生中的分布[人(%)]
為了進一步了解圖書館舉辦活動的效果,筆者以圖書館新生入館培訓活動為例進行調(diào)研。379份回收的問卷結(jié)果顯示,有348人(占91.82%)認為圖書館新生入館培訓“有意義”,但只有188人(占49.60%)認為有一定效果,160人(占42.22%)認為“效果不明顯”。還有31人(占8.18%)認為圖書館新生入館培訓活動“沒有意義”。由此可見,為數(shù)不多的圖書館活動成效甚微,也進一步影響了圖書館的使用和服務情況。
2.4 閱讀習慣“落后”,偏愛紙質(zhì)文獻
如表7所示,接受調(diào)查的讀者當中,42.48%的教師和學生表示,在資源選擇時會優(yōu)先選擇“紙質(zhì)資源”。將“電子資源”作為首選只有24.27%的教師和學生??傮w來說,讀者群體更偏愛紙質(zhì)文獻資源。
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教師和學生讀者更偏愛紙質(zhì)文獻資源有如下4條原因。169人(占44.57%)認為紙質(zhì)文獻閱讀起來更方便;93人(占24.61%)是因為查找習慣而選擇紙質(zhì)文獻;57人(占15.08%)認為紙質(zhì)資源種類更豐富;60人(占15.74%)對電子資源不熟悉也是更偏愛紙質(zhì)資源的重要原因。
數(shù)字資源是未來圖書館館藏資源的主要形式,也是未來館藏資源建設(shè)的主要方向。關(guān)于“是否能接受館藏資源全部為電子資源”,40.37%的教師和學生表示“不能接受”。僅有17.41%的讀者表示“完全能接受”,其中,教師群體的接受程度高于學生群體。見表8。
2.5 資源建設(shè)問題多,讀者需求難滿足
如表9所示,44.85%的教師和學生表示紙質(zhì)資源能夠基本滿足需求。29.94%的教師和 35.38%的學生表示,目前的紙質(zhì)資源只能部分滿足閱讀需求。但仍有28.14%的教師和6.13%的學生表示,自己的閱讀需求不能得到滿足。
相較于紙質(zhì)資源建設(shè),高等院校的電子資源相對薄弱。如表10所示,38.79%的教師和學生表示,目前的電子資源只能部分滿足自身需求,18.99%的教師和學生認為自己的需求電子資源不能夠滿足。與紙質(zhì)資源需求相比,電子資源的讀者需求更大,是未來高等院校圖書館資源建設(shè)的主要方向。
379名被調(diào)查者(教師和學生)回答了“您認為目前圖書館文獻資源最需要加強建設(shè)”的問題。其中143人(占37.85%)認為應該主要加強專業(yè)文獻資源的建設(shè),78人(占20.66%)認為考試用書的文獻資源也需要加強;科普讀物、暢銷小說和報刊雜志也有一定的閱讀需求,分別占被調(diào)查者總數(shù)的 17.35%、 13.25%、10.89%。高等院校讀者群體文獻需求類型多、需求大,也從側(cè)面揭示了高等院校圖書館文獻資源類型少、資源結(jié)構(gòu)不合理等資源建設(shè)問題。
表7 資源使用習慣在麗水學院教師及學生中的分布[人(%)]
表8 館藏資源全部為電子資源的接受程度在麗水學院教師及學生中的分布[人(%)]
表9 紙質(zhì)資源滿足麗水學院教師及學生的需求程度[人(%)]
表10 電子資源滿足麗水學院教師及學生的需求程度[人(%)]
回答“目前高等院校圖書館資源建設(shè)服務的主要問題”時,93人(占24.53%)認為“文獻類型不豐富”,76人(占20.10%)認為“電子資源總類少”,66人(占 17.47%)認為“資源更新不及時”,46人(占 12.26%)認為“借閱檢索不便捷”,40人(占10.62%)認為“溝通反饋不順暢”。“借閱周期較短”和“資源結(jié)構(gòu)不合理”也是目前高等院校圖書館資源建設(shè)服務存在的問題,分別占被調(diào)查者的 9.48%、5.06%。另有 0.48%的讀者提出了其他的一些原因,如資源推薦服務欠缺、網(wǎng)絡免費資源建設(shè)不足等。
3.1 豐富館藏資源,線上線下共建
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是影響圖書館資源利用率的首要因素,也是提高館藏文獻利用率的基本條件之一。高等院校圖書館受限于資金投入、人才隊伍等因素的影響,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建立滿足用戶的多層次需求的館藏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高等院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shè)應該“以需求為導向,以問題為導向”,充分整合自身優(yōu)勢資源,建立“購買+自建”的館藏建設(shè)模式。如“青番茄”可供借閱書籍的來源基本有三條途徑:最主要的途徑是圖書采購部購買;其次,“青番茄”的漂書碼頭也能提供部分免費借閱書源;另外,“青番茄”與上游出版企業(yè)建立長期戰(zhàn)略聯(lián)盟,可以免費獲得出版方的圖書資源[4]。積極構(gòu)建和加入各種圖書館聯(lián)盟機構(gòu),也可以為圖書館獲得強有力的資源支持。
加快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shè)的多樣化與特色化,不僅要包括印刷型文獻,更要將其深化,包括視聽文獻、光盤數(shù)據(jù)庫、電子出版物等出版資源在內(nèi)的信息資源建設(shè),電子化、數(shù)字化虛擬館藏以及數(shù)據(jù)庫的鏡像站點建設(shè),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子閱讀者的需求[5]。電子資源的建設(shè)很多時候通過搜索引擎來實現(xiàn),通過搜索工具獲取特定的書目信息,以O(shè)CLC為例,它開始通過WorldCat知識庫來支持用戶需求驅(qū)動的采購模式。這項服務能夠?qū)痰淖詣踊瘮?shù)據(jù)收集到聯(lián)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 OCLC)的知識庫中進行更新,圖書館則能夠通過WorldShare接口發(fā)現(xiàn)這些記錄,讓讀者訪問和發(fā)現(xiàn)更多的書目記錄[6]。電子資源的建設(shè)要處理好數(shù)字資源與紙版文獻資源間的互補性問題,電子資源的購置,應對館藏紙版文獻資源起到有效的補充。也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免費資源和文獻資源共建共享組織機構(gòu),以推動館藏文獻資源特色化建設(shè)。
3.2 加強自身宣傳,樹立“品牌”影響
圖書館的宣傳工作是影響圖書館效能發(fā)揮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圖書館作為學校教育的第二課堂,如何讓讀者充分了解圖書館,了解圖書館中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是當今圖書館又一重要任務[7]。目前,高等院校圖書館受傳統(tǒng)思維定式的影響,常見的宣傳形式主要有宣傳欄、宣傳手冊、展架等,這些傳統(tǒng)宣傳方式宣傳范圍有限并且收效甚微。高等院校圖書館的宣傳應該進行立體宣傳,利用營銷傳播手段,樹立品牌,擴大影響力?!罢蠣I銷傳播能充分利用各種傳播和營銷手段,始終傳達企業(yè)一種品牌形象,通過合力的力量將品牌推出,實現(xiàn)品牌的異軍突起效果。”[8]一方面圖書館應該制定科學的閱讀活動宣傳方案,充分利用校內(nèi)宣傳渠道,如校園網(wǎng)、校報、校廣播電視臺等,對圖書館進行宣傳。另一方面,社交網(wǎng)站、QQ群、微博、微信、豆瓣社區(qū)等新型宣傳渠道也應該逐漸的被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采用。如何讓更有效、更吸引眼球的宣傳方式來宣傳自己,樹立圖書館自身品牌,一些圖書館已經(jīng)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如臺灣大學圖書館編排的短劇《早安,圖書館》在YouTuBe上廣為流傳,被專家稱“成功的口碑行銷”[4]。
3.3 深化數(shù)字服務,引導閱讀習慣
電子資源由于其信息量大、內(nèi)容豐富、方便快捷等優(yōu)勢,越來越受到讀者的青睞。而盡管高等院校圖書館大多建立了專門的電子閱覽室,但讀者受到電子閱讀器、閱讀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實體形態(tài)圖書發(fā)揮的作用在讀者心中根深蒂固并享有較高的地位。深化圖書館數(shù)字服務,引導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對提高圖書館利用率,促進高等院校圖書館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等院校圖書館可以通過以下 3個方面來深化其數(shù)字服務,引導讀者新的閱讀習慣。①提供電子書閱讀器外借服務。為了提供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利用率,激發(fā)讀者群體嘗試新服務的興趣,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州圖書館前后推出了電子閱讀器外借服務。從他們的實踐來看,圖書館提供電子書閱讀器,大大改善了數(shù)字文獻的閱讀環(huán)境,不僅滿足了讀者的需求,還提高了文獻資源的使用率[9]。②完善電子資源采選機制。近年來,美國大學圖書館興起了讀者決策采購模式(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 PDA),即根據(jù)讀者的實際需求確定采訪模式。根據(jù)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基于PDA的電子圖書采購的實踐經(jīng)驗,電子書提供商會根據(jù)讀者的實際閱讀結(jié)果決定電子書的購買方式,還可以按讀者需求印刷并裝訂所購買的電子書,真正做到了讀者的需要就是圖書館的目的[10]。③建立健全電子資源評價機制。電子資源的評價機制應該包括預評估和后評估,預評估是指在電子資源購買之前,對電子資源內(nèi)容的數(shù)量、質(zhì)量、檢索系統(tǒng)的功能、價格等方面的評價。后評估主要是從用戶使用的角度,對電子書的內(nèi)容、使用效果進行評估,審視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shè)投入的經(jīng)費以及電子資源服務效益[11]。
3.4 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注重活動成效
“中國人的閱讀量低但不代表大家就沒有了閱讀的需求與欲望。這有可能是我們的閱讀渠道出現(xiàn)了問題[12]。傳統(tǒng)高等院校圖書館的活動形式單一,往往局限于“圖書推薦”、“圖書館講座”、“讀書節(jié)活動”、“閱讀月活動”等形式,效果不明顯。高等院校圖書館應根據(jù)自身條件,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如圖書漂流、知識競賽、漫畫攝影比賽、DV大賽、藝術(shù)展、各種征集活動、新年詩會等,豐富多樣的形式讓閱讀不再枯燥,也讓每個讀者的視界從書本開始向外延伸、擴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需要各種職業(yè)人才,除了擁有文字能力較強的薦讀人才、策劃人才,還需要視覺設(shè)計專業(yè)人才、營銷人才、網(wǎng)絡管理人才,他們都應該有著對時尚、創(chuàng)意、新聞的敏感度及對閱讀推廣的熱情,因此,建立一支強大的閱讀推廣志愿者隊伍就顯得十分的重要。
活動成效是閱讀推廣活動成功與否的衡量標準之一,因此,活動評價是閱讀推廣活動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是提升活動效果的有效手段。首先,在閱讀活動期間,圖書館要加強和廣大學生的互動,及時獲取學生對閱讀活動的反饋信息,及時對閱讀活動的不足進行改進。其次,在閱讀活動結(jié)束后,一方面要對活動效果進行抽樣調(diào)查,看活動是否達到了預定目標,找出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閱讀推廣活動的改進提供重要依據(jù);另一方面也要及時對閱讀活動的經(jīng)驗與做法進行宣傳總結(jié),對閱讀活動表現(xiàn)突出的部室和先進個人予以表彰[13]。
3.5 建立評價體系,完善互動機制
圖書館評價就是人們依據(jù)一定的評價標準,按照科學的方法和程序,從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對圖書館活動過程及其產(chǎn)生的效果,即對圖書館實現(xiàn)其目標和滿足用戶需求的程度所進行的評估和測度[14]。高等院校圖書館應該建立起包含文獻資源建設(shè)評價、圖書館服務評價、圖書館效益評價、圖書館活動效果評價、數(shù)字圖書館評價、網(wǎng)站評價等一系列貫穿于圖書館日常工作和建設(shè)活動當中的評價體系,使得對圖書館的日常工作和服務有著直觀的了解,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優(yōu)化服務質(zhì)量,提高服務工作效能,并為圖書館的管理和決策提供有效的依據(jù)。
評價體系的建立就需要評價主體的評價,作為圖書館的主要使用者——讀者,對圖書館各項工作的評價十分重要。因此,一個及時有效的互動機制對評價體系功效的實現(xiàn)有著重要的影響。高等院校圖書館應該利用當前新型的溝通工具,如QQ、微信、微博等,建立起與讀者及時有效的互動渠道。把與讀者溝通作為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環(huán),了解讀者對圖書館工作服務的第一手評價資料,改善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優(yōu)化圖書館工作服務質(zhì)量,提供讀者滿意度,吸引讀者使用館藏資源,進一步提供館藏資源利用率,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1]李鐵梅.高校圖書館利用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以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0,30(2):49-52.
[2]趙瑾,厲莉,孫玉玲.研究生用戶群體圖書館利用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以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建設(shè),2007(6):93-96.
[3]卓毓榮.中小學圖書館建設(shè)存在問題分析與發(fā)展策略研究——廣州市調(diào)研實證數(shù)據(jù)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2(6):32-35.
[4]方海燕.“青番茄”閱讀推廣營銷策略探微[J].圖書館雜志,2013,32(12):46-50.
[5]邱俊玲.讀者電子閱讀需求與圖書館服務[J].圖書館學刊,2013,35(1):77-78.
[6]李素美,秦麗.圖書館電子書的DDA模式及其對出版商的影響研究[J].出版科學,2013,21(4):81-84.
[7]游麗華.大學城圖書館共享系統(tǒng)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4):40-44,87.
[8]盛濤.科特勒的營銷智慧[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3:186,291.
[9]鄭文暉,林映紅.高校圖書館電子書服務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6):68-71.
[10]張甲,胡小菁.讀者決策的圖書館藏書采購——藏書建設(shè)2.0版[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37(2):36-39.
[11]馬建霞.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后評估初探[J].情報資料工作,2005(5): 35-38.
[12]鳶飛,王發(fā)財.“青番茄”和她的小清新閱讀時代[J].新青年,2012(1): 24-25.
[13]劉勇,郭愛枝.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實踐與經(jīng)驗——以浙江農(nóng)林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10):110-112.
[14]劉文清.論圖書館評價[D].湖南:湘潭大學,2003.
Status Survey o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 Libraries - Taking the Library of Lishui College for Example
LAN Ya-ping
(Library of Lishui College, Lishui Zhejiang 323000, China)
This article taking the library of Lishui College for example, found out library utiliz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status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 librarie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Through analysis,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 libraries were low utilization rate, weak publicity, few activity forms, “l(fā)agging” readers' reading habits, and failure of meeting reading demands.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such as enriching the types of library holdings, strengthening local publicity, innovating activity forms, deepening the digital service, establish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perfecting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with a purpose to improve library servic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 libraries.
university and college library; development status; survey analysis
10.3969/j.issn.2095-5707.2015.01.010
2014-10-13;編輯:張華敏)
藍婭萍,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為信息資源管理。
E-mail:848125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