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林 鄭紅軍 牛洹濤 胡志強
(安鋼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廠,河南 安陽 455004)
安鋼焦化廠二煉焦車間3、4#焦爐為JN43-80型焦爐,使用KB-5型推焦機進行推焦操作,移門機是推焦車的重要設備之一,其作用是在推焦時打開機側爐門,推焦后再關上爐門。它由液壓站提供動力,通過液壓缸驅動連桿帶動移門架作直線移動,移向炭化室或退回進行推焦操作。
長期以來,由于設計缺陷,推焦車移門機無安裝接焦油裝置,移門機在摘開爐門后退時,會有很多炙熱的黏稠狀的焦油直接滴落至平臺上,造成機側平臺焦油增多,雖然我們曾在移門機擰螺絲機構下方焊接一臺1 100×900mm固定式接焦油槽,來接住爐門后退到位時流下的焦油,但由于固定式接焦油槽與爐門之間存在約2m寬的間距,爐門后退至接焦油槽過程中會有大量焦油滴落到平臺上,難以清理,給爐門工清掃平臺衛(wèi)生帶來很大的勞動負擔,導致平臺衛(wèi)生太差,影響焦爐的清潔生產(chǎn)。鑒于此種情況,經(jīng)過數(shù)次構思、現(xiàn)場設計與改進優(yōu)化,我們自行設計了一套移動式接焦油裝置,從根本上解決了爐門焦油滴落到平臺的問題。
圖1
在移門機擰螺絲下機頭下部位置設計安裝一套伸縮接焦油小簸箕裝置,摘門時隨著移門機的前行小簸箕伸到待摘爐門底部,爐門摘開后再隨著爐門一起自動退回,完全依靠移門機的前后移動來帶動小簸箕完成一次接焦油自動操作過程。
①850mm×150mm小簸箕1個;②斜型伸縮拐臂1副;③半圓弧鋼板2塊。
3.2.1 比照爐門尺寸,制作一個尺寸略寬于爐門的接焦油小簸箕和斜型伸縮拐臂,并把其安裝在靠近移門機下機頭處。
3.2.2 分別在移門機兩側安裝半圓弧型鋼板一塊,做配重使用,并將其掛在移門機固定架上。
3.2.3 小簸箕與移門機兩側配重鋼板之間通過斜型伸縮臂相連接,在配重的重力作用下保持小簸箕平穩(wěn)前伸或后移。
實際操作中,出現(xiàn)了以下問題:
3.3.1 當移門機摘下爐門后退時,由于爐門太重,超出了移門機兩側鋼板配重的承重負荷極限,導致兩側鋼板不穩(wěn)定,出現(xiàn)扭曲和變形現(xiàn)象;
3.3.2 小簸箕清理不及時或者滴落的焦油太多,會阻礙小簸箕前行,出現(xiàn)小簸箕上翹和伸縮臂變形等故障。
針對以上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首先在移門機兩側配重后面各增加一根彈簧,依靠彈簧的彈性拉力增強配重力度,從而消除了配重裝置不穩(wěn)現(xiàn)象;然后將斜型伸縮臂與小簸箕及鋼板配重之間的剛性硬連接改為掛鉤活動式連接,并將小簸箕改為靈活折疊式,解決了上述問題[1]。
圖2
3.4.1 制作安裝好自動接焦油小簸箕裝置,平時處于自由落體狀態(tài);
3.4.2 當移門機在液壓缸驅動下前行去摘爐門時,在兩側鋼板配重的重力作用和彈簧拉力的雙重作用下保持小簸箕平穩(wěn)前移,緩緩停在待摘的爐門正下方;
3.4.3 打開爐門后,位于移門機正下方的小簸箕緊隨移門機移動,將爐門滴落的焦油完全接住,隨著移門機后退完成一次接焦油全過程。
移門機自動接焦油小簸箕裝置成功設計并投入生產(chǎn)使用后,有效解決了爐門焦油滴落到平臺的生產(chǎn)難題,減少了爐門工的勞動負擔,保證了機方操作平臺衛(wèi)生,實踐證明,本次新設計的移門機自動接焦油小簸箕裝置有以下優(yōu)點:
①該裝置巧妙地運用了杠桿和重力學重心原理,實現(xiàn)了完全依靠移門機的移動自動完成操作,達到了預期設計要求;
②該裝置完全為機械式設計,無須安裝液壓驅動即可實現(xiàn)自動操作,設計合理;
③無須采用汽缸、電液換向閥和限位開關等電器設備控制,結構簡單,故障率低,便于維修。
新的移門機自動接焦油裝置的設計和成功運行說明,面對日益嚴格的環(huán)保要求,實現(xiàn)焦爐清潔生產(chǎn),只有通過采取可行的技術措施,對運行設備的固有不足加以優(yōu)化,才能滿足焦爐的生產(chǎn)需要,同時在焦爐降本增效方面也有積極的意義。
[1]向宇,何曉兵,劉立軍.安鋼15萬噸焦油加工裝置工藝優(yōu)化[J].河南冶金,2012(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