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安遠廟古建筑保護及歷史文化傳承研究

      2015-11-25 14:38:54趙巖牛菁匡翠春林翠華
      環(huán)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基址達瓦安遠

      趙巖 牛菁 匡翠春 林翠華

      安遠廟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占地面積3.72萬平方米,是乾隆皇帝為安撫舉部東遷的達什達瓦部蒙古族人民,尊崇他們的宗教信仰而修建的皇家寺廟,因建筑風格仿照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爾扎廟,又稱“伊犁廟”。安遠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隨著自然、人為因素的影響,安遠廟文物古建筑遭受了嚴重破壞,2010年8月,承德市啟動實施了安遠廟古建筑保護工程,對文物古建筑進行了全面保護修繕。但由于安遠廟古建筑體量龐大,以木質建筑為主,保護修繕難度較高,目前在遺址保護、壁畫修復、園林意境整復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亟待保護的問題,景區(qū)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有待進一步挖掘和展示,本文僅圍繞此方面內容,就推進安遠廟文物遺產保護、加強歷史文化傳承研究,談些粗淺的建議。

      一、安遠廟的歷史背景和現(xiàn)實作用

      安遠廟是清朝乾隆皇帝在平定準噶爾過程中,繼普寧寺、普佑寺后在承德修建的第三座寺廟。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取得了平定準噶爾的勝利,使西北邊疆出現(xiàn)了暫時的穩(wěn)固局面,而阿睦爾撤納的叛亂,使這種穩(wěn)定局面遭到嚴重破壞。在伊犁河畔世代居住的達什達瓦部人民,無法忍受這種迫害,于1755年9月開始,在達什達瓦寡妻的率領下,舉部東遷,于當年10月到達清朝西北重鎮(zhèn)巴里坤。后于1759年5月,先后兩批到達承德。達什達瓦部為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乾隆皇帝高度重視,將遷入承德的達什達瓦部眾歸入駐防八旗,隸屬于上三旗①,并仿照新疆“固爾扎廟”的造形,在避暑山莊東北側修建了安遠廟。安遠廟碑文中詳細記錄了當時寺廟的建造緣由,是清代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鞏固和發(fā)展的重要見證。從現(xiàn)實作用看,清朝統(tǒng)治者興建避暑山莊外八廟,其深遠意義在于用“綏靖荒服,柔懷遠人”的政策團結少數(shù)民族,實現(xiàn)“合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yè)”的政治目的。乾隆皇帝在《安遠廟瞻禮書事(有序)碑文》中寫道:“然予之所以為此者,非惟闡揚黃教之謂,蓋以綏靖荒服,柔懷遠人,俾之長享樂利,永永無極云” ②這種以懷柔政策處理民族問題的政治手段,對于當今處理民族問題、融洽各少數(shù)民族關系、促進多民族國家團結統(tǒng)一具體重要的借鑒意義。同時,安遠廟的建筑形式,既有漢式寺廟“伽藍七堂”的布局,又保留了固爾扎廟“都綱法式”的風格,融匯了漢、藏建筑藝術的精華,為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民族、宗教、清史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料。

      二、安遠廟古建筑保護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清朝時期,安遠廟曾得到很好的保護和維修。但至清朝末年,隨著清王朝政治腐敗和經濟狀況不斷惡化,安遠廟長年缺乏維修,寺內建筑損毀嚴重。建國后,國家對安遠廟保護工作非常重視,從1976年到2005年,先后對安遠廟普度殿、碑亭等古建筑進行了保護維修。特別是2010年8月,實施了安遠廟古建筑保護工程,對普度殿、山門、碑亭、東西配殿、四門閣、路面等進行了全面修繕,排除了普度殿木構架糟朽、整體傾斜的隱患,恢復了排水系統(tǒng)等,使文物古建筑基本排除了險情。但由于安遠廟古建筑體量龐大,以木質建筑為主,保護修繕難度較大,目前在遺址保護、壁畫修復、園林意境整復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一是安遠廟圍房基址經風歷雨,殘損嚴重,目前還沒有更加完備的保護措施;二是普度殿內壁畫受風雨侵蝕、墻體變形、開裂等影響,已出現(xiàn)畫面褪色、開裂、剝離、顏料層脫落等病害,特別是二、三層壁畫損壞非常嚴重,大部分壁畫已無留存,如不盡快采取措施加以保護,可能有永久消失的危險;三是寺廟園林植被破壞嚴重,園林環(huán)境亟待進一步改善;四是寺廟殿堂展覽陳舊,部分殿堂閑置甚至關閉,景區(qū)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得不到充分展示;五是景區(qū)宗教文化活動缺失,未建立起與歷史文化相配套的宣傳展示平臺,景區(qū)內可供游客參觀的內容非常少,宗教歷史文化有待進一步挖掘。

      三、安遠廟古建筑保護的建議

      鑒于安遠廟古建筑現(xiàn)狀和保護修繕中的問題,筆者建議:

      一是實施安遠廟圍房基址保護工程。圍房是安遠廟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安遠廟后半部分由64間單層群房與普度殿共同構成了回字形封閉院落,這種建設形式,稱作“嘛呢噶拉廊”。這樣做是為了滿足僧眾講經習文、信徒祈福拜佛的需要,有強烈的向心趨向③。由于受自然、人為因素影響,圍房現(xiàn)在僅存正面五間碑閣,其余全為基址,安遠廟“都綱法式”建筑風格名不副實,且基址雜草叢生,部分方磚酥裂、毛石臺幫覆蓋淤土,局部空鼓、缺失。建議盡快實施安遠廟圍房基址保護工程,歸安圍房基址,清除基址上的雜草、壓面石上的淤土和臺幫外側的雜土,拆砌空鼓、缺失的毛石臺幫,并重新勾縫,然后重做圍房墁地磚一步三七灰土墊層。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對因風雨侵蝕發(fā)生提升或下沉的柱頂石應恢復到原有高度,對位置改變的柱頂石,應確定原有位置后再進行歸安;對后檐殘存的墻體,如墻體高度低于墁地方磚,應增加一至三層方磚,高低錯落砌筑,并相應設置排水通道?;窔w安后,可以借鑒西安羅經石遺址保護的做法,采用棚罩式保護方法,對圍房基址實施長久保護。具體做法是:在圍房基址頂部搭建保護棚,采取輕鋼結構,鋼化玻璃屋面和玻璃幕墻,以灰色調為主,力求與寺廟歷史原貌相符。這種棚罩式做法,既可保護基址防止風雨侵蝕,又可以在展棚外面清楚的看到遺址現(xiàn)狀,同時配以基址復原效果圖和文字說明牌,可使游客真實地了解安遠廟圍房昔日的風采。

      二是實施安遠廟普度殿壁畫保護工程。普度殿壁畫原繪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置于殿內四壁,分上、中、下三層,總面積330.49平方米,以工筆重彩手法繪制,描繪了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④,有慈悲善良的菩薩、勇猛無畏的力士、手擎摩尼珠的人首蛇身的怪物,壯麗的天宮、吉祥的寺觀、潔凈的蓮池和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花鳥魚獸,線條流暢,色彩絢麗,極好地烘托了寺廟的宗教氛圍,呈現(xiàn)出一種清新、柔和、亮麗的格調。但因受風雨侵蝕、墻體變形、開裂等影響,壁畫出現(xiàn)畫面褪色、開裂、顏料層脫落等病害,目前一層北墻壁畫下半部分已被損壞,二層南墻西面僅存10余平米壁畫,且損壞嚴重,其余均無存留,三層壁畫毀壞貽盡。建議盡快啟動普度殿壁畫保護工程。遵循《文物保護法》原則,對一層壁畫進行保護性修復,修復時采用與原壁畫相似的顏色進行修補,在色調的處理上將復制部分降到次要位置,以突出原畫特點,同時采用與原壁畫相同的傳統(tǒng)繪制手法,仍以礦石為顏料,保持其固有風格,達到最佳復原效果。壁畫修復后,應建立科學、系統(tǒng)的壁畫保護體系,完善壁畫價值評估、病害機理研究、環(huán)境監(jiān)測、壁畫日常保護監(jiān)測等機制,注重培養(yǎng)高水平、高素質的壁畫保護專業(yè)人員,實現(xiàn)承德古代壁畫保護專業(yè)化、規(guī)模化。

      三是實施安遠廟園林環(huán)境整復工程。園林景觀植物與古建筑共同構成了安遠廟的空間整體。清朝時期,安遠廟內多栽植油松、側柏、國槐等樹種,配以體量精巧的建筑,共同襯托出莊嚴、寧靜、淡雅的寺廟氣氛。從清末歷史照片看,安遠廟的植物以油松為主,且多數(shù)油松已經封頂,整個寺廟被古松掩蓋其中,很有深山藏古寺的氣蘊。隨著自然、人為因素的影響,安遠廟古松日漸稀少,至今僅存古松1株。另外,在補栽過程中,新栽的樹種未考慮原有功能性分區(qū),雜亂栽植,打破了寺廟園林景觀規(guī)整對稱的格局。建議以恢復園林景觀意境為主線,重新配置寺廟三進院落的園林植物,恢復古典園林意境。一是在普度殿四周(原有栽植點)采取規(guī)整對稱的做法,栽植油松、新疆楊、花灌木,圍房基址歸安后暫植草地。二是第一進院落圍墻四周除原始位置補植油松外,突出栽植新疆楊,山門前兩側補植新疆楊,突出此廟風格。三是廟墻以外,向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面山坡作為綠化用地,栽植油松、側柏、國槐,形成山林寺廟風格,突出古樸、淡雅的寺廟園林氣蘊。

      四、安遠廟歷史文化傳承的建議

      安遠廟作為清代第二個政治中心,這里發(fā)生過厄魯特蒙古族首領覲見乾隆皇帝的歷史事件,記述了達什達瓦部萬里東歸、遷居熱河始末。此廟建成后,不僅經常舉辦“跳步踏”、“吉祥法會”等宗教活動,更是梵僧喇嘛贍禮唱經和蒙古貴族朝覲聚會的重要場所。但隨著時代變遷,安遠廟遭受了人為、自然因素的嚴重破壞,時至今日,早已見不到梵僧喇嘛贍禮誦經的身影,景區(qū)的宗教文化氛圍十分淡薄。就加強景區(qū)歷史文化傳承、推進宗教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筆者建議:

      一、在寺廟駐設喇嘛,定期舉辦宗教活動,恢復安遠廟的宗教文化功能。清朝時期,安遠廟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正月初八日至十五日舉行“跳步踏”。另據(jù)《欽定熱河志》記載,在乾隆時期,安遠廟“設副達喇嘛二名,蘇拉達喇嘛一名,格思貴一名,其他為平僧?!雹蓦S著時間推移,安遠廟早已聽不到喇嘛的贊唄之聲。建議恢復安遠廟為宗教活動場所,迎請喇嘛入駐寺廟,恢復其佛事活動,定期舉辦跳步踏、送巴靈、六月六涼塵儀式⑥等宗教活動。一是舉辦“跳步踏”宗教活動。于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正月初八日至十五日,在山門前廣場舉行“跳步踏”。二是舉辦“吉祥祈福法會”。安遠廟主體建筑普渡殿,殿內正中供奉的主尊佛像綠渡母,是藏傳佛教中最常見的女神,傳說為觀音菩薩的化身,是救苦救難的善良女神。農歷四月初九是綠渡母的生日。清朝每年這一天,外八廟的喇嘛都要來到安遠廟普渡殿做法事。建議每年農歷四月初九,在安遠廟舉辦“吉祥祈福法會”。由普寧寺、安遠廟喇嘛云集至此,在普渡殿綠渡母像前,行三跪九叩禮拜見綠渡母,贍禮唱經,吹奏法器,祈福平安,共祝吉祥,重現(xiàn)昔日寺廟誦經陣陣、香煙繚繞的宗教氛圍。三是舉辦“涼塵”儀式,再現(xiàn)昔日香火鼎盛、信眾云集的宗教場景。

      二、建議高質量舉辦《民族團結的豐碑——達什達瓦部萬里東歸展》。1985年,安遠廟南北配殿曾舉辦過《安遠廟歷史展覽》和《藏傳佛教跳步踏展》,詳細再現(xiàn)了達什達瓦部英勇東遷的始末,可惜由于時間推移,展覽照片多處破損、實物陳舊、配套設施損壞嚴重,展覽已于2005年關閉。為真實再現(xiàn)安遠廟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建議在南殿配舉辦《民族團結的豐碑——達什達瓦部萬里東歸展》。展覽分“達什達瓦部遷居熱河”、“乾隆皇帝優(yōu)恤達什達瓦部人民”、“神秘的宗教活動—跳步踏”三個專題,利用文物照片、供器、圖畫、沙盤、影像等手段,展現(xiàn)達什達瓦部浴血奮戰(zhàn)、英勇東遷的歷史場面。展覽可列出達什達瓦部族屬世系圖、厄魯特蒙古族由來、達什達瓦部東歸熱河路線示意圖,形象直觀的向人們介紹這一歷史場景。在北配殿舉辦《安遠廟古建筑保護展》和《普度殿精品壁畫展》,一部分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安遠廟古建筑保護修繕情況;另一部分通過文字、照片等形式,向人們展現(xiàn)普度殿內精美的壁畫。

      三是完善機制,加快推進安遠廟宗教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當前,休閑、度假、養(yǎng)生、文化娛樂、宗教信仰旅游已經成為趨勢,宗教文化產業(yè)正向多元化、休閑化體制邁進。游客在觀賞風景、品讀歷史、親近自然的同時,更多的會追求輕松、舒適、美觀、健康的精神享受。安遠廟應圍繞宗教文化特點推進產業(yè)發(fā)展,形成自身獨特的文化品牌,將景區(qū)建成為中國北方最具影響力的佛教文化休閑度假區(qū)。一是抓住休閑養(yǎng)生主題,在景區(qū)設立醫(yī)學養(yǎng)生知識講座、靜養(yǎng)與運動、膳齋調養(yǎng)、禪密按摩等項目,制作富有特色、檔次較高的休閑養(yǎng)生產品,將安遠廟建成為中國北方宗教養(yǎng)生基地。二是豐富景區(qū)宗教旅游項目,開發(fā)佛教信仰游、佛教避暑養(yǎng)生游、佛教文化考察游、佛教生態(tài)倫理游等特色旅游產品,滿足不同游客的消費需求。三是建立佛教用品一條街,佛像、佛龕、佛香、蒲團、經書等各類佛教用品種類齊全、檔次各異,吸引信眾、游客參觀,成為外八廟最大的佛教用品集散地。

      注釋:

      ①李林俐、韓利 著:《承德旅游指南》,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

      ②趙玲 著:《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講解概要》,地質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③李建宏 著:《安遠廟探微》,出版在《紀念避暑山莊建園三百周年論文集》(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④姚崇唯 著:《承德古代壁畫及其保護》,出版在《紀念避暑山莊建園三百周年論文集》(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⑤《欽定熱河志》

      ⑥李淑翠 著:《安遠廟瑣議》,出版在《外八廟》(《河北文史資料》編輯部1992年6月)

      猜你喜歡
      基址達瓦安遠
      鐘曉輝繪畫作品選
      西周金文“王在周”所涉及建筑考述——兼說鳳雛三號基址大型石柱為宗廟碑
      東方考古(2020年0期)2020-11-06 05:34:22
      口吃男孩的福爾摩斯
      消失的紅圍巾
      香格里拉(2019年4期)2019-11-20 09:30:58
      河南偃師商城囷倉遺址
      大眾考古(2019年12期)2019-06-17 06:40:24
      達瓦依金提亞那丸提取工藝優(yōu)化及其抗免疫性肝損傷作用
      中成藥(2018年2期)2018-05-09 07:20:05
      達什達瓦部遷徙熱河考(蒙古文)
      江西安遠:主動作為拓富路 內外兼修促脫貧
      中國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33
      商代西北方國的文明遺珍 山西呂梁高紅商代夯土基址
      大眾考古(2014年7期)2014-06-26 08:00:48
      洛陽瞿家屯戰(zhàn)國建筑基址與東周“周赧王居地”
      大眾考古(2014年8期)2014-06-21 07:09:40
      兰州市| 阳城县| 定远县| 桂东县| 泸水县| 三台县| 高要市| 沂南县| 阳谷县| 同江市| 唐山市| 城固县| 郧西县| 德化县| 太保市| 洪江市| 集贤县| 城市| 祥云县| 舞阳县| 山东| 陕西省| 天长市| 清涧县| 咸阳市| 龙门县| 房产| 灵川县| 达尔| 尤溪县| 长寿区| 湾仔区| 南召县| 永仁县| 佛教| 白山市| 玉山县| 汉川市| 武隆县| 曲水县| 绿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