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
“我說我要去印尼,他們說印尼以前排華;我說我要去以色列和伊朗,他們說你瘋了嗎,戰(zhàn)亂國家那么危險;我說我要去百慕大,他們說飛機失事怎么辦……所以,當我平安地走遍五大洲逾20國時,他們還在國內(nèi)坐井觀天、杞人憂天?!?/p>
朋友圈的這段文字,來自我采訪過的一位90后旅行定制師,他不僅自己頻繁出國遠行,還曾經(jīng)帶著年逾古稀的奶奶出游泰國和歐洲,替老人實現(xiàn)了出國遠行的愿望。當初聽說這個故事時,我首先也是擔憂:老人身患多種疾病,吃得消這樣的奔波嗎?采訪過后,我的擔憂徹底消失了。他給奶奶制定的旅行輕松、悠閑,老人不但不累,精神反而愈加矍鑠。
我認識的另一位攝影師朋友,他的野外探險攝影作品在攝影圈小有名氣,他的每次遠行,都是一次探險。他經(jīng)歷過山洪、地震、沙塵暴、暴風雪、山體滑坡,有一次,他在菲律賓的馬拉帕斯卡島潛水時還遇上了臺風。近期,他在南非德班深潛,近距離拍攝鯊魚后,又獨自駕車,前往好望角。德班的犯罪率極高,持槍搶劫事件時有發(fā)生,連當?shù)厝硕疾桓乙归g駕車。在沿途的路牌上,他看到了密集的彈孔痕跡。這一路,雖充滿了驚險,但他再次平安地結(jié)束了遠行。他說,他不怕遠行中遇到危險,只怕將來老了,沒有故事說給子孫聽。
我也經(jīng)歷過一次“危險”的旅行。2013年,我去泰國前夕,有新聞報道說泰國南部發(fā)生武裝暴亂,導致112人死亡。家人極力勸阻我前往。后來經(jīng)多方打聽,確定那條新聞報道言過其實之后,我不顧反對,毅然前往泰國。旅行期間,我沒有遇到一次暴亂,當?shù)厝丝偸敲鎺⑿Γo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而另一次因為道聽途說,給我留下了遺憾。在我的印象里,尼泊爾美麗而又神圣,但是,聽了剛從尼泊爾旅行歸來的堂姐講述后,我有些打退堂鼓了。她說,走在加德滿都的大街上,泥土路面凹凸不平,有車駛過便塵土飛揚,弄得她每天都灰頭土臉。而且,那里每天傍晚都會停電三、四個小時,甚至還有導游趁游客休息時偷東西。因此,尼泊爾的印象在我心里大打折扣。正當我猶豫不決時,尼泊爾卻發(fā)生了里氏8.1級地震,大量古跡淪為廢墟,讓我后悔莫及。
地球上有太多風景正在或即將消失。由于溫室效應(yīng),南北兩極的冰帽開始融化,那里的生物面臨著滅絕的危機。威尼斯的地基常年遭受水患的侵擾,造成地層每年下沉0.5厘米,預計將在2050年就會完全被海水淹沒。在2004年印尼大海嘯之后,馬爾代夫三分之二的國土慘遭淹沒,加上全球化變暖現(xiàn)象,愈加岌岌可危。人類的過度開發(fā)、圍捕魚類及嚴重的海洋污染,使得生態(tài)環(huán)境劇變,澳大利亞大堡礁絢爛的珊瑚也將因此逐漸白化而死亡,預計最遲在2020年就可能會消亡。法國南部的拉斯哥洞窟壁畫,由于全球變暖以及游客經(jīng)常進出,逐漸改變洞窟內(nèi)的氣候環(huán)境,使得苔蘚蔓延,壁畫逐漸脫落,或許只有幾年的光景了……
世界上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美景終有消失的一天。如果能在消逝之前再看上一眼,至少會打消一些遺憾。我并非鼓勵大家去冒險,而是希望我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把握時機,讓美景留在自己的心間。
美景不等人,遠行趁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