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莒縣仕陽水庫管理處 慕秀娟 張成敏
小仕陽水庫地處日照市莒縣城東北28公里處的沭河支流袁公河中游,是一座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發(fā)電養(yǎng)殖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庫,總庫容1.364億方,控制流域面積281平方公里,保護下游30萬人、24.5萬畝耕地、206國道、335省道、225省道、日東高速、膠新鐵路、隴海鐵路等重要基礎設施,保護徐州、臨沂、莒縣等沿沭城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社會經濟效益顯著。2006年12月省廳組織專家對水庫進行了安全鑒定,經各級組織批準,2009年1月10日除險加固工程開工,于2011年1月10日省廳組織專家進行了竣工驗收。
仕陽水庫管理處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對檔案資料進行整編歸檔,先后移交縣檔案館80多卷檔案資料,目前管理處綜合檔案室為省一級檔案室,存有各種檔案資料8類1369卷,絕大部分是技術檔案。為了編制好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和施工詳圖設計,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先后查閱了1982-1988年度的水庫保安全加固工程溢洪閘設計圖、溢洪閘竣工資料1~8卷,放水洞改建工程施工詳圖、建庫時的放水洞廊道圖等十幾卷檔案資料。根據(jù)檔案資料中的地勘報告和原始設計文件得知:閘址區(qū)巖性為白堊系王氏組紫色沙礫巖、沙礫巖夾砂巖。走向NW 330、傾向NE、傾角25°~28°,為以單斜構造,礫巖為鈣質膠結,沒有明顯的層間錯動和泥化現(xiàn)象,沒有大的斷層通過,僅在左岸有一南北向的小斷裂層,主要為規(guī)模較大的NNW的剪切節(jié)理將礫巖切割成條塊狀,構成一種燕子磯式的近乎水平的擦痕,瞬時針方向扭動。基巖新鮮完整、可以視為不透水層,滲透通道主要是節(jié)理和夾層層面,滲透性很小。
壩址內有比較大的昌邑——大店斷裂帶構造,是唐山——郯城——廬山大斷裂帶的附屬帶,距主壩腳下游200 m,與壩軸線基本平行。其走向為NNE,傾向SEE,斷裂帶寬約200 m。由于受斷裂帶影響,兩側次級小斷層縱橫分布,構造是壓扭性為主的深層大斷裂,其構造在主應力的作用下裂隙閉合、裂隙發(fā)育,滲透性較弱。
庫區(qū)距沂沭斷裂帶較近,因該斷裂帶為區(qū)域性控震構造,自公元前七十年至今兩千多年,山東省境內共發(fā)生6級以上地震14次,其中有6次發(fā)生在這個構造帶上,近期華北幾次發(fā)生大地震,除邢臺地震外,其他都對此有顯著作用,弱震接連發(fā)生,而且至今仍有活動。
根據(jù)上述檔案資料,因此本次除險加固工程施工詳圖設計擬定:
1.放水洞保持原定位置,縱向前移6米,既保持了樞紐工程布置的相對穩(wěn)定,便于本次施工,又保證放水洞泄流量穩(wěn)定,便于與歷史資料對比。
2.因為巖石基礎良好,溢洪閘鋪蓋泄流陡槽閘室等采用鋼筋砼結構,與巖石結合良好,便于閘室穩(wěn)定、減少滲流。
3.基于閘室放水洞等處于昌邑——大店斷裂帶上,樞紐工程抗震設防為8度,比以前增加一度,提高抗震能力。
通過本次設計施工,提高了水庫管理處對檔案資料的認知度,為此仕陽水庫專門成立了綜合檔案室,把檔案資料集中起來,聘請縣檔案局的專業(yè)人員進駐指導,對前期資料進一步規(guī)范整編,重新編號歸檔;購置配備專業(yè)檔案管理設施,專人管理,及時收集整編上年度資料歸檔移交。目前存有文書、技術文件、科技資料、聲像、實物等8類2級1369卷,2011年被省檔案局評審為省一級檔案室。2014年12月水庫管理處被省水利廳評為一級水利工程規(guī)范化管理單位,今春將進行國家級水利工程規(guī)范化管理單位驗收,所有這一切管理榮譽的得來,都與檔案資料的整編規(guī)范化有著很大的聯(lián)系。同時,通過本次設計得知,檔案資料的利用,有利于項目的實施,大大縮短了項目工期,提高了工程質量。作為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檔案資料管理還應進一步規(guī)范和提高,充分發(fā)揮檔案資料已記錄的工程狀況,結合現(xiàn)狀進行科學論證,避免投資風險,同時也節(jié)約了大量的科研經費和科研時間,并且對以后的水利工程項目的規(guī)劃設計和具體實施都有相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詹娟.工程檔案為鴨河口水庫除險加固建設解決實際問題[J].科技信息,2010(29).
[2]王建國.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資料整理[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5卷)[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