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 爽
學(xué)校:永州市一中
亦有明月
作者:何 爽
學(xué)校:永州市一中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钡腋乖凇峨p城記》開篇如是說道。
生于斯,長于斯,行走在時代之中,不同的人所見不同。有人看見光明、看見春天、看見應(yīng)有盡有的富足、看見直登天堂的快樂;有人看見黑暗、看見冬天、看見一無所有的貧乏、看見直下地獄的痛苦。同一時代,為何有如此不同的感受?答曰:對待生活態(tài)度不同,所見之鏡像自然不一樣。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而重要的卻是那一份如意處??v世事難料、艱難常至,我視之如浮云,一揮便散。我視內(nèi)心如明月,以積極的心態(tài)看這塵世變幻。天上、地下、人間,我總找得到一個棲身之地,何必躊躇,何必猶豫,何必悲觀?我堅信,浮云難遮明月光。
當“企業(yè)孵化器”的名字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周達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他曾是出生于普通工薪家庭的溫州人,也在多人拋他而去的情況下孤獨創(chuàng)業(yè)。但他仍說:“當贊助商說退錢時我想過從20樓跳下去,但我沒有,畢竟太陽每一天都會升起?!睕]有放棄,沒有抱怨,周達只是繼續(xù)用他的方法來創(chuàng)造中國最大的“企業(yè)孵化器”。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因心態(tài)產(chǎn)生的必然。積極入世,他豁達開朗;放棄執(zhí)念,他所見便是希望之春。
踏入無邊雪場,進入紅塵人間。在這個時代,我們興許會如狄更斯“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的嘆息。興許我們會懷疑前方道路迷茫,前程不可見的憂傷,卻可以像周國平那般“世事如云,何妨當它是云”的豁達;興許我會偶爾失去內(nèi)心的信仰,看見一無所有的絕境,卻又總會再次堅強,像蘇軾那般“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積極灑脫。浮云難遮明月光,若我以積極對待迷茫,便肯定其會以歌報我?
海子說:“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边@個年僅三十多歲的年輕的詩人卻沒能看見他內(nèi)心的太陽。心里的憂郁將他壓倒,感情的受挫令他絕望,他沒能用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這個時代,而是以自殺的方式在鐵路上結(jié)束了他的生活?!懊娉蠛?,春暖花開”,如此美景不該只是詩,不該只是愿景,而應(yīng)當是踐行。而這一切,只因他不夠積極的態(tài)度,終究沒能看見。
浮云難遮明月光,我心亦有明月,從不懼浮云遮望眼。
點評:一人一事一述,多角度闡述自己的見解,從失意人生到堅守夢想的剖析,最終以海子的故事收尾,更進一步的說明了心有光明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