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臧克家:“生活是詩的土壤,詩是我的生命”

      2015-11-30 08:23:38葉介甫
      文史春秋 2015年10期
      關(guān)鍵詞:臧克家

      ● 葉介甫

      臧克家:“生活是詩的土壤,詩是我的生命”

      ●葉介甫

      臧克家(1905-2004),山東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筆名孫荃、何嘉。臧克家1929年發(fā)表處女作,著有詩歌、散文、小說、回憶錄、詩論集等50多部。他的詩,富有時代精神、生活氣息和民族風(fēng)格;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樸素、精練、含蓄。

      童年生活是詩的搖籃

      臧克家曾說:“如果說,童年環(huán)境的氣氛對于一個人的事業(yè)與愛好有著重大的關(guān)系,如果說,遺傳對于一個人的氣質(zhì)、性情、天才有著極大的影響,那么,我將把我學(xué)詩的故事在這上面扎根了?!?/p>

      山東諸城西南的臧家莊,是臧克家的故鄉(xiāng),他出生在一個中小地主家庭。8歲時,他的生母便去世了;父親是個神經(jīng)質(zhì)的人,仁慈、多感、熱烈,感情同他的身軀一樣纖弱,特別喜歡詩。臧克家常常懷著悲傷的心情側(cè)耳傾聽,聽父親用抖顫的幾乎細弱無聲的感傷調(diào)子,吟誦著他同臧克家的一位族叔唱和的詩句。

      臧克家的祖父是一位板著鐵臉,終天不說一句話的人,沒人不怕他、躲他。但他也特別好詩。有時,他突然放開心頭的鐵閘,用湍流的熱情、洪亮的嗓音朗誦起《長恨歌》《琵琶行》。他的聲音使臧克家莫名其妙地感動,他詩的熱情燃燒著臧克家幼小的心靈。臧克家在《自己的寫照》集子中曾這樣回憶:“在當(dāng)時只學(xué)著哼一個調(diào)子,今日回味起來,卻有無限的深情與感慨了?!?/p>

      臧克家的庶祖母是一個多才而巧嘴的人,富于文藝天才。她常講《聊齋》《水滸》《封神榜》《西游記》給臧克家聽,還有那些仙女和凡人戀愛的富于詩意的故事……常引出臧克家的眼淚和幻想,像在心上打下深深的印記。

      那時節(jié),臧克家還不了解詩,但環(huán)境里的詩的氣氛卻鼓蕩了他蒙昧的心。

      臧克家還有一位重要的啟蒙老師——六機匠,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他是臧克家家里的佃戶,也是遠房的親戚,他是一個講故事的圣手,記憶力強,描繪能力也強,能把一個故事的情節(jié)夸張地、形象地、詩意地、活葉鮮枝地送到你的眼前來,好像展開一幅圖畫。他說故事往往用韻語和腔調(diào)唱出來,伴同著表演般的神態(tài)和姿勢。他是用熱情,用靈魂的口來說這故事,以安慰自己和別人。故事,就是他的創(chuàng)作,詩的創(chuàng)作。聽的人,被他領(lǐng)到一個詩的世界里去。在他的屋子里,臧克家認識了許多靈魂;在他的屋子里,臧克家得到了盎然的詩趣;在他的屋子里,臧克家熏陶出一顆詩心。

      童年的一段鄉(xiāng)村生活,使臧克家認識了人間的窮愁、疾苦和貧富的懸殊。同時,純樸、嚴(yán)肅、刻苦、良善……他的脈管里流入了農(nóng)民的血。這些,你可以在他的詩的內(nèi)容上、形式上,在整個的風(fēng)格上找到佐證——那么鮮明耀眼的佐證。在多少枝筆下,臧克家成了“農(nóng)民詩人”。他愛鄉(xiāng)村,因為他生在鄉(xiāng)村,長在鄉(xiāng)村。他愛泥土,因為他就是一個富泥土氣息的人。

      青年臧克家

      青春熱血孕育出詩的萌芽

      1923年,臧克家進了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范讀書。

      那時,統(tǒng)治山東的軍閥張宗昌對人民實行文化統(tǒng)治和武力鎮(zhèn)壓。他殘酷屠殺革命者,懷抱“張”字大令的憲兵隊日夜在街上梭巡。張宗昌的文攻武壓并沒有嚇倒革命的人們。臧克家所在的學(xué)校校長王祝晨是一個開明進步的知識分子,他學(xué)習(xí)蔡元培新舊共蓄、兼容并包的辦學(xué)方針,使學(xué)校成了新生力量的滋生地。臧克家所在班的同學(xué)們,幾乎都投入到革命的行列中。下課以后,有的人到工廠去了,有的人到大門口給民眾講演去了,有的人開會去了……

      在反抗反動黑暗勢力的同時,同學(xué)們還組織了“書報介紹社”,那里面的書籍雜志那么多,那么全,令人愛不釋手。臧克家這時期新詩讀得很多,穆木天、馮至、汪靜之、韋叢蕪……然而,撼動了他整個靈魂的卻是郭沫若。有很長一段時間,臧克家生命的脈搏跳動在郭沫若的字里行間。他崇拜郭沫若,他從一本雜志上剪下郭沫若的一張照片貼在自己的案頭,上題:“沫若先生,我祝你永遠不死!”

      臧克家時常同二三好友登上千佛山頂,讓風(fēng)吹撒開他們的頭發(fā),高歌狂吟,像立在理想的王國里,向不醒的人間吹送他們詩的“預(yù)言”。他們也時常在大明湖上飄蕩,身子互相偎依著,聽小船沖開殘荷,唰唰有聲。暗空無月,寒星閃閃,靜夜冷清,孤舟湖心。大家一面飲酒,一面狂吼,發(fā)出高歌,聲裂如磐之夜。

      對反動軍閥的滿腔憤慨,促使臧克家給當(dāng)時《語絲》的主編周作人寫了一封信,揭露張宗昌反動統(tǒng)治的黑暗殘酷。過了不久,這封署名“少全”的信,連同豈明(周作人)的復(fù)信一起被登在《語絲》上,還被加上了一個題目《別十與天罡》。這是臧克家有生以來第一次在大刊物上發(fā)表作品。

      這時候,臧克家寫下了不少的詩篇。他寫得多,全憑自己的大膽!他寫得快,因為自己事前既不作綢繆的苦思,事后又不下功夫刪改?!办`感”是他的唯一法寶,它一動聲色,就在紙上“走筆”。

      這一時期,可以說是“模仿時期”。他讀了別人的詩篇,仿佛那里邊涵蘊著的感情原來在自己心上就存在著一樣,立刻就興奮起來,也想以同樣的內(nèi)容自制一首。

      臧克家走上新詩創(chuàng)作道路的時候,他的族叔、詩友——臧亦蘧(筆名“一石”),給了他極大的影響。臧亦蘧有個脾氣,見了不足與談的人,沉默木訥,但和知心朋友在一起,則高談闊論,插科打諢。在封建氣味濃厚的農(nóng)村,他卓爾不群,狂傲不羈,用奇特的怪論和行動抵抗封建習(xí)俗,因此,這位族叔得到了一個綽號“四癲”。他的詩,直抒胸臆,毫無顧忌。臧克家說:“不遇見他(臧亦蘧),也許一輩子也‘遇’不見新詩。沒有當(dāng)年的他,就沒有今天的我。”不管族叔臧亦蘧怎樣怪,怎樣“癲”,“他是形體,我就是影子?!标翱思胰缡钦f。

      每次學(xué)校放假時,臧克家常常和族叔跑到僻靜無人的林邊、崖下,去對坐半天。有時話多得使雙頰發(fā)燒,有時默默地半天無語,聽風(fēng)號,聽蟲叫,聽大自然神秘的語言。在春天,也遠足到陌生的小村落,在夕陽的返照下,看桃花樹下手把籬笆張望的少女的身影,像望著一尊詩的女神,一直望到人影被黃昏抹去,才踏著小道摸著黑回頭。心的小船在詩湖中搖曳著。

      位于湖北武昌兩湖書院的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xué)?!迸f址

      一個春光明媚的清明節(jié),燕子新客似的剛剛從遠方飛來,秋千架旁飄飛著少女的衣影和笑聲,花朵開在每個青春的枝頭。靈感借了臧克家的手,在這個佳節(jié)的詩境里寫下了他的第一首新詩:

      秋千架下,

      擁積著玲瓏的少女;

      但是,多少已被春風(fēng)吹去了。

      中學(xué)生活還未結(jié)束,政治空氣就變得更為緊張了。風(fēng)傳軍隊要來學(xué)校搜查,同學(xué)們半夜三更撬開地板,把所有帶白話標(biāo)點的書全部塞下去,用腳跺一跺,仿佛跺自己的心一樣痛!信件、日記,倉皇中付之一炬。心,火一樣地燃燒!

      軍閥反動統(tǒng)治的高壓把臧克家和同學(xué)們仇恨的心磨銳了。恰巧,郭沫若的一篇新的文藝?yán)碚摗段膶W(xué)與革命》落到了臧克家的眼底,給了他力量和希望。這樣,投出“此信達時,孫已成萬里外人矣”的充滿豪言壯語的一紙家書,臧克家便同幾個朋友從寒冷中向著自由與溫暖的江南奔去。

      1926年的10月天,北國正是金風(fēng)肅殺,萬卉凋零,一片凄涼景色。而當(dāng)他們踏上武漢的大地,卻見大地一片蔥綠,用青眼迎人,大家心里發(fā)問:“誰的手把宇宙割成了兩片,南方是白晝,北方是黑天?”

      1927年,臧克家考上了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xué)?!?。軍校校址在武昌的兩湖書院。大門兩旁,一副對聯(lián)“黨紀(jì)似鐵,軍令如山”,字大如斗,震心耀眼。院內(nèi)標(biāo)語,引人注目,如革命鮮花,開滿四壁?!敖袢盏匿z頭,明日的自由”,這不就是鼓動人心的樸素的詩句嗎?

      索賠是一個既要求科學(xué)嚴(yán)謹,又要求藝術(shù)靈活的工程管理行為。索賠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標(biāo)準(zhǔn)答案,不同的人進行相同的索賠也會得到不同的結(jié)果。由于索賠工作對施工企業(yè)的經(jīng)濟利益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索賠人員應(yīng)注重知識的綜合運用,不斷學(xué)習(xí)、總結(jié),將索賠工作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為企業(yè)謀求更好的經(jīng)濟效益。

      革命的空氣像高漲的洪潮,嚴(yán)肅的生活刻苦而又緊張。這時節(jié),臧克家的生活就是一篇雄偉悲壯的詩。

      臧克家親眼看見過人民伸出他們的巨掌,顯示出他們的力量,嚇倒了英帝國主義者,收回了漢口英租界。臧克家親眼看見過北伐誓師,十幾萬壯士用有力的步子走過閱兵臺,歌聲,那么整齊嘹亮,威武雄壯!一個鐵的自信心,做了歌子和口號的內(nèi)容。

      多少偉大的場面,開拓了臧克家的眼界和心地。多少“巨人”的呼喊、行動,使得臧克家感到個人的渺小。理想的遠景真燦爛,事業(yè)的擔(dān)子真重!

      臧克家曾經(jīng)一身戎裝立在黃鶴樓頭,望著漢陽兵工廠的煙囪作豪邁的詩思(“像一支時代的喇叭吹向天空”);他曾經(jīng)立在大江的岸上戍衛(wèi)著森嚴(yán)的黑夜,隔江就是敵人,螢火閃耀著神秘恐怖的光,江潮像大時代的呼吸,又像自己的心一樣不平地鳴吼;他曾經(jīng)以天地為廬舍,野草做被褥,鋼槍做枕頭,露宿過多少夜;月光的天燈照著他們急行軍,去包圍敵人;稻田,一方方明鏡似的偷描著山影、樹影和時代的先鋒——戰(zhàn)士的身影。追擊夏斗寅叛軍,40天的“前敵”,飛過山,趟過水,在槍炮聲里,在嘶喊聲里,在呻吟聲里,在風(fēng)里、雨里、血泊里,一個偉大的目標(biāo)在接近,一個鐵的意志在執(zhí)行。時代的大手在臧克家眼前展開了一幅偉大的革命畫卷,臧克家,沒有用詩句,卻用子彈,做了戰(zhàn)斗的一員!

      臧克家并不責(zé)難自己這一時期沒有留下詩。在這偉大的幾年間,臧克家蓄積了無數(shù)的生活寶貴經(jīng)驗——詩的最有價值的材料。學(xué)習(xí)寫詩不僅僅是技巧的磨煉,還應(yīng)鉆進人生的深海里去。技巧不過是詩的外衣,生活才是詩的骨肉,單從技巧上去求詩,你將永遠得不到詩。

      臧克家用生命去換詩,去寫詩!

      聞一多

      臧克家的第一本詩集——《烙印》

      詩,在生活的土壤中

      1930年,臧克家考入了國立青島大學(xué)(后改名為山東大學(xué))。在這之前,他經(jīng)歷了革命失敗的悲憤痛苦,逃亡生活的艱辛磨難,更加了解了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因此,在入學(xué)考試的作文《雜感》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作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

      他的恩師,著名詩人聞一多,正是從這一節(jié)《雜感》中認識了臧克家。臧克家向聞一多借來了《死水》,一讀就入了迷,佩服得五體投地,大有對于一位令人心折的人物相見恨晚的心情。

      聞一多的詩,字里行間充滿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對苦難人民的深切同情。讀著它,仿佛能看見一顆熱愛祖國、熱愛土地、熱愛人民、熱愛自然的熾烈的血心。

      聞一多的詩同他的為人一樣嚴(yán)謹。他的詩,在技巧的磨煉上所下的功夫,所付出的心血,足以使一個初學(xué)者消解浮淺的“自是”心,拉回亂放的野馬,覺得新詩不是草率可以成功的。因此,讀了他的詩,臧克家把自己的一本過去的習(xí)作交給了火。

      讀了《死水》,臧克家覺得,過去自己像個小孩子,酸甜苦辣都吃,也都以為可口,今天,自己才有了一個自己的胃口。

      他向聞一多和他的詩學(xué)習(xí)著怎樣想象,怎樣造句,怎樣去安放一個字。在以前,臧克家不知道什么叫想象,知道了,也不會用它。抓住第一個跑到自己心上的它的浮影,便寶貝似的不放松,把它用到自己的比喻、隱喻、形象上去了。而不知道打開心門,讓千千萬萬個想象飛進來。之后,苦心地比較著好壞,像一個吝嗇的女人和一個小氣的小販把一個銅板作為這場買賣成敗的關(guān)鍵那樣認真地計較著。然后,用無情的手把所有的想象都趕出去,只留下最后的一個。因為,沒有插著翅膀的想象,會永遠把你的詩拖累在平庸的地上。

      臧克家曾說:“下字也難。下一個字像下一個棋子一樣,一個字有一個字的用處,決不能粗心地閉著眼睛隨意安置。敲好了它的聲音,配好了它的顏色,審好了它的意義,給它找一個只有它才適宜的位置把它安放下,安放好,安放牢,任誰看了只能贊嘆卻不能給它掉換。佛羅貝爾教莫泊桑的‘一字說’,每一個有志于寫詩的青年都不應(yīng)該看輕它?!边@時候,每得一詩,他便跑到聞一多的家中去。這時他們像師生,又像朋友一樣地交談著。聞一多指點著臧克家這篇詩的優(yōu)點、缺點,哪個想象很聰明,哪些字下得太嫩。有一個暑假,臧克家把《神女》這一篇詩的底稿寄給聞一多看了,其中有一個句子臧克家最喜歡。聞一多的復(fù)信來了,臧克家心上的那個句子“記憶從心頭一齊亮起”,果然單獨地得了那個紅圈。臧克家不禁高興得狂跳起來。

      臧克家拼命地寫詩,追師,他的生命就是詩。推開了人生的庸俗,拒絕了世俗的快樂,他寧愿吃苦。看破了世事人情,臧克家才覺得事業(yè)是唯一“不空”的東西,它是一支精神的火炬,雖在千百年后也可以發(fā)熱發(fā)光。一切皆朽,唯真理與事業(yè)同存。

      臧克家的每一篇詩,都是經(jīng)驗的結(jié)晶,都是在不吐不快的情形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磨出來的,壓榨出來的。他覺得仿佛天下的苦難都集中于一身,肚子里裝滿了許許多多的東西,像雍塞的淤泥。被壓迫、被侮辱地生活在最底層的形形色色的人們——特別是貧苦農(nóng)民的形象,鄉(xiāng)村的大自然風(fēng)光,地主官僚的丑態(tài),一齊在臧克家心中鮮亮了起來,用它們的顏色,它們的聲音,它們要求表現(xiàn)的希望打動他,鼓舞他,刺激他,使他把曾經(jīng)看到過的,感受過的,統(tǒng)統(tǒng)化作詩。詩,是心頭火焰的一個噴射口。

      這一時期,臧克家寫了《老哥哥》《洋車夫》《難民》《販魚郎》《神女》《炭鬼》……這黑暗角落里的零零星星。臧克家正眼在瞪著人生,然而沒抓住大處、要害處,只抓住了這一星點。雖是這樣,然而,在象征詩風(fēng)吹得乏力的時候,這也是能照耀現(xiàn)實生活的一盞小燈,給了黑暗中的人們一點光亮,一股生活的力。

      1933年,詩人卞之琳在北平自費印了他的《三秋草》,他鼓勵臧克家印一本詩集,臧克家便把新舊作品挑選了一下寄給了卞之琳,詩集取名《烙印》。聞一多為詩集寫了序言,詩集式樣、印刷等,一切全托給了卞之琳。聞一多、王統(tǒng)照及另一位朋友慷慨解囊,一次印了400本,這樣,臧克家的第一本詩集——《烙印》,在眾人的鼎力相助下終于問世了。

      《烙印》出版不久,茅盾、老舍、韓侍桁諸先生在《文學(xué)》《現(xiàn)代》等雜志上寫了評介文章,這給了臧克家很大的鼓舞力量。于是,他這個為新詩嘔心瀝血多年的文藝學(xué)徒,以“青年詩人”的頭銜,與艾蕪、沙汀等另外5位同志成了“1933年文壇上的新人”。

      抗戰(zhàn)時生活在重慶的年輕詩人臧克家(前排右一)

      這樣,臧克家找到了“自己的詩”——也就是說,臧克家多年的血汗苦心終于鑄造出一個結(jié)果——“風(fēng)格”。

      戰(zhàn)斗的生活,痛苦的磨難,叫臧克家用一雙最嚴(yán)肅的眼睛去看人生,并且以敏感的神經(jīng)去感受生活,以強烈的火一樣的熱情去擁抱生活,以正義的界線去界開黑暗與光明,真理與罪惡。

      臧克家找到了“自己的詩”,走了新詩的道路。他感慨地說:“這得要感謝家庭的熏陶、朋友的幫助、恩師的指點。然而,更重要的,這得要感謝生活。因為,生活,是詩的土壤?!?/p>

      猜你喜歡
      臧克家
      臧克家作品
      中華詩詞(2023年8期)2023-02-06 08:51:58
      臧克家致劉征書信
      中華詩詞(2022年7期)2022-12-31 07:27:08
      臧克家致劉征書信
      中華詩詞(2022年6期)2022-12-31 06:41:22
      默靜在晚林中
      懷臧克家老先生(外七章)
      中華詩詞(2022年10期)2022-07-29 09:16:38
      聞一多破格錄取臧克家
      老馬
      谷牧探病
      聞一多破格錄取臧克家
      臧克家改毛詩
      中外文摘(2015年2期)2015-11-23 08:06:12
      班戈县| 陆川县| 庄浪县| 嘉善县| 衡水市| 彭州市| 二连浩特市| 南投县| 丽水市| 南宁市| 南郑县| 尉犁县| 通化市| 浮梁县| 青川县| 峨眉山市| 东丽区| 永济市| 泗阳县| 来安县| 三门峡市| 隆安县| 四子王旗| 河北省| 玛纳斯县| 比如县| 镇赉县| 基隆市| 白朗县| 清流县| 万荣县| 宝兴县| 昌邑市| 天津市| 渝北区| 虹口区| 黔南| 天全县| 高雄县| 交口县|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