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興勇+姜明廣
“玫瑰花開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時。”地處深山的河南省魯山縣趙村鄉(xiāng)國貝石村,一到盛夏便成了玫瑰的海洋——深紅淡紫,滿園春色藏不??;淺粉鵝黃,隨風搖曳十里香。玫瑰可以美化人生,玫瑰也可以富足人生,玫瑰茶、玫瑰酒以及各種玫瑰食品不僅讓人流連忘返,也給國貝石村村民帶來了富足的生活。曾幾何時,到處是沙荒地、山旱地的國貝石村,只能依靠一座生產槍械子彈的兵工廠討生活。后來兵工廠搬走了,國貝石人的心頓時變得像沙荒地一樣干枯。當時誰又能想到,如今這里會變成“玫瑰之?!??說起來,國貝石村能走到今天,遠程教育功不可沒,它為國貝石送來了“三樣寶”……
第一“寶”:教人一個道理
2010年,在鄭州做生意的劉小萍要在家鄉(xiāng)國貝石村興建玫瑰谷的時候,其實村民對此是遲疑不定的。畢竟,土地是他們最寶貴的財產,誰也不想輕易流轉出去。玫瑰谷項目的前景因此顯得晦暗難明。關鍵時刻,遠程教育挺身而出,宣傳土地流轉政策,引導村民轉變觀念。
村民薛國富家里生活十分困難,但是越困難就越舍不得把地流轉出去,對土地流轉有抵觸情緒。國貝石服務站的遠教管理員多次上門動員,給薛國富送光盤、送課件,幫助薛國富了解土地流轉政策。當時的管理員勸他:“一塊山旱地,在你手里一年打不了幾斤糧食,流轉出去后你不但能拿到租金,還可以優(yōu)先到種植園里打工掙錢,何樂而不為?”薛國富心里的疙瘩解開了,流轉了自己的土地。在遠程教育不遺余力的宣傳動員下,不少像薛國富這樣手中有地、家里沒錢的村民心活了,先期便有59戶村民流轉了土地,并抱團成立了玫瑰種植合作社。
第二“寶”:送來一群專家
玫瑰谷項目上馬了,但想讓生長在南方的玫瑰盛放在中原深山里并不容易。玫瑰合作社一開始面臨的是經驗技術全無、對口專家匱乏的困難局面。雖然投資商多方奔走聯(lián)系技術人員,供種公司也派人上門服務,但卻“杯水車薪”。畢竟,種玫瑰在國貝石可算是開天辟地頭一遭。緊要關頭,又是遠程教育伸出了援手。
魯山縣電教中心將國貝石玫瑰產業(yè)確立為重點扶持發(fā)展對象,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向農業(yè)部門協(xié)調,盡可能抽調對玫瑰種植有研究、有經驗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來國貝石義務指導,有時還從外地請專家來講課,并通過玫瑰產地電教同行搜集相關技術光盤,支援國貝石。電教中心每次到國貝石,不僅帶著專家,還帶著攝像機錄制全程,回來后將國貝石玫瑰產業(yè)的新聞發(fā)布出來,為玫瑰產業(yè)提供全面服務。
第三“寶”:打造一個模式
玫瑰谷項目成功了,玫瑰產品開發(fā)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深山玫瑰好,路遠香不傳。怎么打開銷路,讓產業(yè)效益實現(xiàn)最大化?遠程教育再一次毛遂自薦。
魯山縣電教中心與玫瑰谷負責人多次交流,為玫瑰產業(yè)發(fā)展支招。電教中心給出的指導意見是充分利用本村勞動力,發(fā)展產業(yè)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在電教中心的支持下,玫瑰谷開始設計更新的玫瑰產品,并與國貝石村的傳統(tǒng)草編、蒲編、布藝工藝合流,開發(fā)出新式玫瑰制品。同時,圍繞玫瑰種植基地開發(fā)觀光休閑業(yè),興建度假酒店,承辦婚慶典禮。玫瑰谷這片花之海,終于散發(fā)出越來越遠的花香。
如今,國貝石村玫瑰谷種植基地已是魯山縣的遠教示范基地之一,有89戶村民都流轉土地加入了種植行列,有160余位村民在玫瑰基地做采摘、產品導購和觀光服務等工作。昔日的“兵工廠”,已變成了“花世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