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朱藝 圖由受訪者提供
隨著紋身從形式到內涵的諸多變化,人們對紋身的認知也相應發(fā)生了轉變。紋身甚至成為一些人追求時尚、向往美好、寄托情絲的特殊標志,“莫先生”更是讓紋身成為一種個體表達的載體,其設計的圖案似乎無時無刻不在鮮活地吶喊:“直視并勇于表達?!?/p>
玩家檔案
任婷,莫先生觀念紋身工作室當家人,人們習慣稱之為“莫先生”。藝術學碩士、美術學講師,詩集《于無》作者,其設計的紋身圖案總是充滿詩意與別樣的美感。
說起紋身,很多人并不陌生。無論是過去作為某種身份的標識或出于習俗,還是曾在衛(wèi)道士眼中被視為離經(jīng)叛道,如今賦予它的則更多是個性張揚和表達自我。盡管如此,它仍然保持著一種神秘感,而紋身師這一身份,就更充滿想象了。
走進江北龍湖春森彼岸的莫先生觀念紋身工作室,初見莫先生,本刊記者微微詫異。站在面前的不是粗獷、前衛(wèi)的漢子,而是一名溫婉、清麗的女士。實難想象這柔美的背后舉起針頭一針一針刺向肌膚的情形。眼前這位莫先生,正是工作室的當家人。大概因為沒有請雜工的緣故,工作室顯得格外開闊。入門即是寬敞的會客廳,琳瑯滿目的設計圖案滿墻鋪開,懸掛于架上的各種已成型或待成型的圖案也讓本刊記者目不暇接。在眾多圖案側部還能看見精美的小詩,記者正好瞄到一句:“美好的事物生長于泥土,也歸于泥土。塵土就是我們的歲月。然而,在這塵土后面,或是底下,卻有著種子的脈動……”這就是莫先生的紋身與眾不同的地方,除了繁簡不一、風格多變的圖案,她在其間融入了更多詩意的設計,這倒是給紋身提供了更為寬闊的無限可能性。
左右頁圖:莫先生設計的觀念紋身總是充滿新意,配上精美的小詩,別有一番韻味,仿佛連圖案都會呼吸了似的。
廳正中的工作臺是莫先生平日坐陣思考之處,左側一條過道通向三間小室,其中有兩間是書室與畫室,最里間才是給客人紋身的地方。“整個紋身流程都是我一個人在操作,我喜靜。請幫手吧,我怕被打擾?!蹦壬従彽纴?,“一個人做工作室,困難肯定有過,但一想到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就覺得什么都不算難?!?/p>
左右頁圖:在莫先生工作室可以看到各種文藝的元素,除了她自己的設計與作品,還有豐富的版畫、書籍、小擺件等。
前些年莫先生還是某高校的一名普通老師,過著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熱愛藝術和文學的她當然不安于此?!拔掖蟾啪褪且蚱七@種時代的無聊,想要站在一個山頭,站在界限的另一側?!碑敃r內心有股強大的力量不停敲擊她,于是她果斷辭職,創(chuàng)立起觀念紋身工作室。
既然已不再是教書先生,就莫再先生先生的了,這一喚就成為工作室招牌——莫先生?!芭笥褌兌贾С治易非笞杂勺栽诘纳?,用現(xiàn)在流行的說法,就是任性吧。”莫先生打趣道。但在本刊記者看來,這可不是任性,而是敢于聽從內心的一份莫大勇氣。所以工作室的口號也被定為:直視并勇于表達?!坝行┤苏f,人一旦紋了身就會變得不一樣。我希望我的觀念紋身是一種自我表達的載體,把心靈和精神中突現(xiàn)的內容,通過圖形設計傳達出來。這本來就是人對自我的一種私密認知,并不一定要展現(xiàn)給所有人看?!蹦壬噲D讓紋身不再夾帶世俗的偏見,而是作為一種精神追求。
她打開一幅昔日的紋身讓本刊記者欣賞,只見一名女子頸部紋有一條與眾不同的魚,魚的后半身完整而飽滿,前半身卻魚骨凸顯。半魚骨半魚身,竟也有遨游大海之韻味,毫無違和感。莫先生清楚記得,當天刺完后客人嚎啕大哭,問及是否刺痛,她搖搖頭,略帶哽咽地說:“我就是要做一條獨一無二的魚,游走于世界各個角落。”魚所表達的情緒跟精神狀態(tài)達到某種契合,客人便在那一刻爆發(fā)并得到釋放,每當這種時候莫先生總感到很滿足,她覺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畢竟紋身還是有一定儀式感的,曾經(jīng)的江湖味兒已被時尚和文藝感取代,所以現(xiàn)在借此滿足情感訴求的顧客偏多,更多時候紋身就像一種暗示與激勵的符號?!蹦壬f。
她指向一幅手臂有平行線的紋身,簡潔明快的線條勾勒出一片無限延伸的空間,乍眼看去不知所謂,“不要以為它簡單哦,那天花費了我近兩個小時?!蹦壬嬖V本刊記者,紋身時間的長短除了跟圖案的難易程度有關,還受紋身的部位以及客人的皮膚狀況等因素影響。比如眼前這幅后現(xiàn)代圖案,當時來的客人是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他在那個時期特別慌亂不安,幾經(jīng)溝通后,莫先生為他定義了純直線,寄望其內心平靜,堅定不移。同時莫先生附上自己的小詩句,希望這位客人一看到紋身,就不忘提醒自己前行之路仍然充滿希望??腿税櫭级鴣恚嬲苟?。雖然不知道這位客人將來是否真的如莫先生愿,但起碼,她會尊重顧客的意愿,某種程度上說,她也是在皮膚上進行著一場心理理療。
除了定制設計,慕名來改圖的顧客也不少。前段時間有位客人找到莫先生,想修改之前紋的一對翅膀,莫先生思來想去,從文學書中瞬間靈感迸發(fā),于是客人腰部有了“愿我的翅膀之末,是我的腳步之初”的意境紋身。原先分開的雙翅被莫先生巧妙銜接到一起,看似一只鳳凰炫舞又似兩只鳳凰纏繞,十分幻化。無論是從圖案的新構思,還是紋理和質感等方面的處理,客人都十分滿意。
本刊記者還在紋身圖集中看到“小王子,請給我畫只羊”、“埃塞爾矛盾空間”等主題圖案,風格應有盡有,不禁大為贊嘆。說到每一次紋身需要的時間,莫先生卻只笑笑,“紋身是個精細活兒,前期跟客人溝通再設計,加之我力求完美,有時需修改十幾二十次。而刺身的過程中更需全神貫注,一場紋身花掉四五個小時很正常?!彼悦看渭y完后,莫先生都是大汗淋漓,疲憊在所難免。不過她覺得這個過程于她、于客人而言,都是在找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
Q&A 對話玩家
本刊記者:目前紋身價位如何?
莫先生:一千起價,我一直奉行“低產量、高質量”,現(xiàn)在平均一周大概紋一人,力求把每一個紋身做到極致。
本刊記者:紋身之外,你還有哪些愛好?
莫先生:那要數(shù)看書了,讀書讓我得到滋養(yǎng),每當在書中找到貼近自己靈魂的東西,就特別喜悅。我最近練毛筆字《道德經(jīng)》,也很受益。
本刊記者:平時工作室有哪些活動?
莫先生:比如“莫聊書”讀書會,本是一期一會,現(xiàn)在又增加每周三“一椅一書”,大家一起交流,《百年孤獨》《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么》等都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