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娟 周 丹 于顯強(北京建筑大學,北京 100044)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發(fā)展,每年約產(chǎn)生15 億t 建筑垃圾,而在建筑垃圾再生處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chǎn)生大量細粉[1]。若不對其加以研究利用,不僅浪費資源,還會給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建筑垃圾再生細粉具有孔隙率高、含水率低,表面粗糙,比表面積大,與水泥的粘結較好,含有少量的活性成分等特點[2]。膠粉聚苯顆粒復合保溫材料保溫隔熱性能好、導熱系數(shù)低、粘接力強、抗壓強度高、不易開裂空鼓、耐凍融、干燥收縮率及浸水線性變形率?。?],且聚苯顆粒保溫砂漿與其他保溫材料相比總體造價較低,能滿足國家相關節(jié)能規(guī)范要求,特別適用于建筑造型復雜節(jié)點處理難度大的各種外墻保溫工程。從建筑垃圾再生細粉和保溫材料的特點及發(fā)展前景看,可以將建筑垃圾再生細粉應用于聚苯顆粒保溫砂漿中。
本文以不同粒徑、摻量再生細粉來替代保溫砂漿中的灰鈣粉或水泥,研究其對膠粉聚苯顆粒保溫砂漿的表觀密度、立方體抗壓強度、軟化系數(shù)、導熱系數(shù)等性能的影響。
(1)水泥:北京金隅P.O42.5 水泥,水泥性能見表1。
表1 水泥技術性能
(2)建筑垃圾再生細粉:三種粒級,其最大粒徑分別是:0.3mm、0.15mm、0.075mm。其主要化學成分見表2。
表2 建筑垃圾再生細粉的主要化學成分(%)
(3)硅灰:Ⅱ級硅灰,平均粒徑為0.16μm,比表面積為24m2/g。
(4)聚苯顆粒:聚苯乙烯顆粒簡稱EPS;粒徑2.2~5mm,平均粒徑3.8mm,表觀密度12.45kg/m3,其導熱系數(shù)≤0.032W/(m·K)。
(5)纖維素醚:三星化學公司MECELLOSE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醚。
(6)可分散乳膠粉:瓦克公司 VINNAPAS RE5010N。
(7)其它。
干表觀密度測量參照《無機硬質(zhì)絕熱制品試驗方法》GB/T5486.2008;砂漿抗壓強度測量參照《水泥膠砂檢驗方法(ISO 法)》(GB/T 17671.1999);軟化系數(shù)試驗根據(jù)《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材料》(JG T158.2013)的規(guī)定執(zhí)行;導熱系數(shù)測量根據(jù)《絕熱材料穩(wěn)態(tài)熱阻及有關特性的測定—防護熱板法》GB/T10294.2008 進行。
砂漿基礎材料用量見表3。3 種建筑垃圾再生細粉取代水泥的比例分別為10%、20%、30%;取代灰鈣粉的比例分別為20%、40%、60%。
表3 砂漿基礎材料配合比
(1)試驗結果。再生細粉替代灰鈣粉的聚苯顆粒保溫砂漿配合比及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再生細粉替代灰鈣粉試驗結果
再生細粉替代灰鈣粉對砂漿干表觀密度、28d抗壓強度、軟化系數(shù)性能的影響分析見圖1~3。
圖1 再生細粉對砂漿干表觀密度的影響
由圖1 可知,整體來看,當再生細粉顆粒替代灰鈣粉時,砂漿的干表觀密度比不加細粉的砂漿的干表觀密度低;當再生細粉的粒徑為0.075mm 時,砂漿的干表觀密度最小,其最小值為208.6kg/m3。綜合不同粒徑、摻量而言,表觀密度值變化明顯,其中最大值為270.6kg/m3,最小值為208.6kg/m3相差較大。
圖2 再生細粉對砂漿28d 抗壓強度的影響
由表4、圖2 可知,摻入再生細粉砂漿的28d 抗壓強度基本上都小于未摻入再生細粉的砂漿28d 抗壓強度。由此可見,再生細粉在砂漿中的密實填充作用的效應要小于其吸水作用的效應。當再生細粉摻量為20%時,隨著細粉最大粒徑的降低,砂漿的28d 抗壓強度呈現(xiàn)出升高的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再生細粉顆粒越細,其表面吸附的漿體層越厚,導致其強度越高。當再生細粉摻量大于20%時,砂漿的28d 抗壓強度變化幅度不大,均在0.240MPa 左右,這主要由于,再生細粉摻量較大時,其吸水率明顯升高,導致水泥水化用水量降低、砂漿強度降低,所以即使改變再生細粉的最大粒徑,對砂漿的28d 強度仍無明顯作用。
圖3 再生細粉對砂漿軟化系數(shù)的影響
由圖3 可知,當建筑垃圾再生細粉摻量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再生細粉最大粒徑的減小,砂漿的軟化系數(shù)呈現(xiàn)降低的趨勢。這主要是由于隨著再生細粉最大粒徑的降低,細粉空隙中外表面孔隙增多,而內(nèi)部孔隙減小。而再生細粉主要是通過外部孔隙進行吸水,所以再生細粉最大粒徑越小,其吸水作用越明顯,導致其吸水后砂漿軟化系數(shù)值逐漸降低。
(1)試驗結果。再生細粉替代水泥的聚苯顆粒保溫砂漿配合比及試驗結果見表5。
表5 再生細粉替代水泥對砂漿性能的影響
(2)結果分析。再生細粉替代水泥對砂漿干表觀密度、28d 抗壓強度、軟化系數(shù)性能的影響分析見圖4~6。
圖4 再生細粉對砂漿干表觀密度的影響
由圖4 可知,當建筑垃圾再生細粉摻量為10%時,隨著建筑垃圾再生細粉最大粒徑的降低,砂漿的干表觀密度呈現(xiàn)出升高的趨勢;當建筑垃圾再生細粉摻量為20%、30%時,隨著建筑垃圾再生細粉最大粒徑的降低,砂漿的干表觀密度呈現(xiàn)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傮w來看,干表觀密度值相差不大。這主要由于當再生細粉摻量較低時,隨著細粉最大粒徑的降低,再生細粉的可填充區(qū)域增多,導致砂漿的密實度升高;當再生細粉摻量較高時,砂漿內(nèi)部填充區(qū)域已被一部分再生細粉填滿,另一部分再生細粉分布于孔隙之外,反而會破壞砂漿粉料顆粒級配,降低砂漿的表觀密度。
圖5 再生細粉對砂漿28d 抗壓強度的影響
由上圖可知,對于相同摻量建筑垃圾再生細粉,其最大粒徑為0.075mm 砂漿的抗壓強度最大;而隨著再生細粉摻量的增加,砂漿的28d 抗壓強度明顯降低。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顆粒越細,其表面吸收的漿體層越厚,導致砂漿強度增大;另一方面,隨著再生細粉取代率的提高,水泥用量減少,直接降低了砂漿的強度;最后,隨著再生細粉摻量的增加,砂漿吸水率增加,而用水量不變,導致水泥水化用水量降低,從而使砂漿強度降低。
圖6 再生細粉對砂漿軟化系數(shù)的影響
由圖6 可知,當建筑垃圾再生細粉最大粒徑不變時,隨著再生細粉摻量的增加,砂漿的軟化系數(shù)逐漸增大。這主要是由于再生細粉的吸水率有限,導致其強度的降低存在下限值,當再生細粉摻量較大時,由于膠凝材料用量較少,產(chǎn)生的水化產(chǎn)物很少,在其吸水前抗壓強度已很低,與之相比吸水后抗壓強度降低空間較小,所以反而導致其軟化系數(shù)變大。
聚苯顆粒保溫砂漿導熱系數(shù)試驗結果見表6。
表6 聚苯顆粒保溫砂漿導熱系數(shù)
由表6 可知,砂漿的導熱系數(shù)隨著砂漿容重的增大而逐漸增加,且都滿足保溫砂漿導熱系數(shù)標準(保溫砂漿導熱系數(shù)≤0.060W/(m·K))的要求。
(1)再生細粉替代灰鈣粉時,當細粉最大粒徑為0.075mm 時砂漿干表觀密度最小;細粉的摻入降低了砂漿的抗壓強度,但改變細粉的粒徑和摻量對砂漿抗壓強度無明顯影響;而對于砂漿的軟化系數(shù)來說,再生細粉粒徑越小,其軟化系數(shù)越小。所以建筑垃圾摻入可以優(yōu)化聚苯顆粒保溫砂漿的內(nèi)部孔隙,在不提高砂漿干表觀密度情況下,改善砂漿的保溫性能。
(2)再生細粉替代水泥時,當摻量為20%時,砂漿干表觀密度較大;隨著再生細粉摻量的增加,砂漿28d 抗壓強度逐漸下降,而軟化系數(shù)呈現(xiàn)增大的趨勢,0.15mm 再生細粉摻入時,砂漿的整體效果比其他組要好,有利于砂漿保溫性能的發(fā)揮。
(3)總體來看,將建筑垃圾再生細粉應用于聚苯顆粒保溫砂漿中,可以滿足保溫砂漿標準(抗壓強度≥0.2MPa,軟化系數(shù)>0.5,導熱系數(shù)≤0.060W/(m·K))的要求。
[1]鄢朝勇,葉建軍.綠色建筑垃圾的研究與探討[J].混凝土,2010,(3):123 -125.
[2]朱銀春,潘剛華,李敏等.固體廢棄物在預拌砂漿中應用的若干技術問題探討[J].江蘇建材,2009,(3):33 -35.
[3]肖建莊.再生混凝土[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