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力沛(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南京江蘇210023)
從第53屆世乒賽看運動員跨國組合的意義
尚力沛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南京江蘇210023)
分析了國際乒乓球跨國組合的歷史,簡要概述了第53屆世乒賽跨國組合的情況,并從運動員、觀眾、國家、媒體、國際等視角來解讀此屆世乒賽運動員跨國組合的現實意義。從運動員視角看,有利于其在合作中交流,在比賽中提高;從觀眾的視角看,有利于激發(fā)其參與體育的熱情;從國家視角看,中國承擔起了乒乓球大國的責任;從媒體視角看,有利于促進乒乓球運動的傳播;從國際視角看,有利于促進國與國之間的交流。
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跨國組合;乒乓球運動員
第53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以下稱世乒賽)于2015年4月26日至5月3日在蘇州舉辦,此次蘇州世乒賽上的最大亮點莫過于運動員的跨國組合,在男雙、女雙、混雙方面都出現了中國選手與外協(xié)會選手配對的情況,特別是馬龍與歐洲名將波爾攜手出戰(zhàn)男雙更是引人矚目,而中國許昕和韓國梁夏銀的男女混雙搭配也引起韓國民眾的關注,同時這也是世乒賽20年后再現跨國組合。第53屆蘇州世乒賽已經落幕,此次世乒賽再次引入跨國組合引起了運動員、觀眾、媒體、國家的高度關注,因而從各個角度探討運動員跨國組合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歷史上曾經有七對男女跨國選手在世乒賽上獲得過男雙、女雙和混雙的冠軍。最早的一對跨國冠軍就出自于混合雙打,來自匈牙利的貝拉克和英國的伍德海德于1938年在英國溫布利第12屆世乒賽上奪冠。1939年第13屆埃及開羅世乒賽,匈牙利的G-V巴納和英國伯格曼在男雙比賽中折桂。隨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世乒賽停辦了7年,直到1947年的2月才在法國巴黎再次召開,這次匈牙利法卡斯和奧地利的普里希成為了女雙的捧杯者。1949年斯德哥爾摩世乒賽英格蘭埃利奧特和匈牙利法卡斯獲得了女雙的冠軍,法卡斯曾經3次奪取女子單打的吉—蓋斯特杯。1953年世乒賽在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舉辦,這次匈牙利法卡斯和東道主的羅馬尼亞女將羅齊亞努搭檔,拿到了女雙冠軍??鐕M合沉寂了4年后,直到1957年斯德哥爾摩世乒賽,匈牙利的利莫莎奇和捷克斯洛伐克的A—西蒙拿到了女雙的王冠。隨后跨國組合逐漸沉寂,一直過了近20年,才重新有人出現在國際舞臺上贏得金牌。1973年薩拉熱窩世乒賽,羅馬尼亞的亞歷山魯德和日本的濱田美德配對摘取女雙桂冠,2年后的1975年加爾各答世乒賽,羅馬尼亞的亞歷山魯德和日本的高橋省子配合,再次奪取女雙金牌。1977年伯明翰世乒賽,中國的楊瑩和朝鮮選手樸英玉組合奪取了女雙冠軍。她是中國乒乓球獲得的208.5個世界冠軍中的奇特的0.5個,如今由于中國的許昕和韓國的梁夏銀在蘇州世乒賽上奪取了混雙冠軍,中國補全了1977年奇特的0.5個冠軍,成為第8對問鼎冠軍的跨國組合。
中國乒乓球早在2013年的國際乒聯韓國公開賽上就已經首次嘗試跨協(xié)會合作,以“跨國組合”的形式參加男子雙打,幫助世界的運動員提高水平,這也可以視作中國隊一直以來“養(yǎng)狼計劃”的升級版,從而有利于乒乓球運動的推廣。2014年5月,國際乒聯理事會在日本東京通過決議:決定從2015年蘇州乒乓球世錦賽開始,允許不同協(xié)會選手組隊參加雙打比賽,這意味著自1995年天津世乒賽國際乒聯禁止不同協(xié)會球員搭檔參加世界大賽后,跨國組合又重新站上了歷史的舞臺。
第53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是中國第五次舉辦的世乒賽。比賽設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5個項目,共有來自13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357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參加,包括546名運動員。此次世乒賽不但有陳夢與萊貝松的中法組合、馬龍和波爾的中德組合,還有許昕與韓國姑娘梁夏銀并肩而戰(zhàn),李曉丹與泰國選手高王的這對跨國組合也備受關注。此外,塞爾維亞選手卡拉卡塞維奇與立陶宛的帕斯卡斯基寧聯袂出擊也是本屆比賽的主要看點。在中外跨國的4隊組合中,中國許昕與韓國梁夏銀奪取混雙冠軍,再次體現出跨國組合的獨特魅力。
3.1 運動員視角:在合作中交流,在比賽中提高
國際乒聯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尋求乒乓球運動在全世界的普及和乒乓球水平的持續(xù)提高。對于此次世乒賽跨國組合的運動員來說,就是通過比賽進行技戰(zhàn)術的切磋、對抗、交流、學習與提高,不僅有利于乒乓球水平的持續(xù)提高,也有利于乒乓球運動的推廣,提高國外運動員學習乒乓球的熱情與信心。本屆世乒賽最具矚目的是中國馬龍與德國波爾、中國許昕與韓國梁夏銀這兩隊搭檔。在男雙比賽進行到第二輪時,馬龍、波爾最終不敵張繼科、許昕以2∶4輸掉比賽,從這場比賽可以看出馬龍與波爾穩(wěn)健的進攻、積極的防守,尤其波爾以精湛的反手技術贏得了球迷的掌聲,波爾“老將伏櫪,志在千里”的精神更是讓人敬佩。本次世乒賽唯一贏得冠軍跨國組合的就是許昕和梁夏銀,這也是中韓乒乓球跨國組合歷史上的一次成功實踐。對于梁夏銀來說,不僅是個人乒乓球事業(yè)上的一次成功,同時通過比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學習搭檔的優(yōu)點,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對于國家層面來說,這不僅有利于中、韓以后乒乓球的發(fā)展交流,更有利于兩國關系的友好往來。
3.2 觀眾視角:愛乒乓,更愛運動
為了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水平,在積極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的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人在課余、工余、休息日參加乒乓球運動,此次世乒賽不僅給觀眾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也進一步激發(fā)了人們參與乒乓球運動的熱情。在世乒賽還未開賽之前,觀眾對跨國組合這一比賽形式就充滿了興趣,把馬龍與波爾組合戲稱為“馬可波羅”組合,雖說是球迷的一種調侃,但足見人們對他們的關注??鐕M合作為世乒賽上的一大亮點,除了吸引球迷的關注以外,就是要通過乒乓球激發(fā)觀眾的體育參與意識,能夠主動參與體育。蘇州進入4月份之后,以乒乓球為主題的群眾性體育活動明顯增多。一方面紛紛組織大大小小的乒乓球比賽,迎接世乒賽開幕;另一方面蘇州各地數以萬計的乒乓球運動愛好者以世乒賽為契機,自發(fā)開展活動交流切磋技藝,世乒賽這樣頂級的賽事極大地激發(fā)了市民的健身熱情。
3.3 國家視角:承擔起乒乓球大國的責任
在目前的新環(huán)境中,中國乒乓球運動員不單要提高競技水平,具備超一流運動員的技術,還肩負著國球向世界推廣的責任。在取得輝煌的時刻,我們不禁要反思。如何讓世界乒乓球運動持續(xù)地發(fā)展下去,如何把中國的乒乓文化像歐洲的足球文化一樣傳遍世界,這是身為一個乒乓球大國所要思考的事情。其實,為了避免一國獨大的局面,實現乒乓球運動在世界的均衡發(fā)展,早在2009年2月中國乒協(xié)就推出“養(yǎng)狼計劃”,此計劃的目的與跨國組合的目的同出一轍,都是為了推動乒乓球運動在世界的平衡發(fā)展,提高歐美等國的乒乓球水平。
此屆世乒賽以劉國梁為代表的中國乒乓球人展現了大國姿態(tài),中國乒協(xié)主動提出世乒賽跨國組合的改革并出讓部分國乒利益,這也是以后乒乓球發(fā)展的一個趨勢。國際乒聯主席沙拉拉也認為“跨國組合將實現多贏局面,它可以讓所有的運動員都受益,這個決定將大大提高乒乓球項目的關注度以及推廣”。
3.4 媒體視角:促進乒乓球運動的傳播
體育宣傳是促進體育融入社會生活的獨特載體,媒體作為體育宣傳的重要手段,在促進體育運動的傳播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本屆世乒賽開賽之前,“跨國組合”將出現在本屆世乒賽的消息就讓觀眾與球迷充滿了期待,與此同時媒體也做了大量的報道,《人民日報》、《中國體育報》、《南方日報》等都刊登了關于跨國組合的專題文章,如《人民日報》一篇為“跨協(xié)會雙打組合亮相蘇州世乒賽”對跨國組合作了相關報道,《中國體育報》以“頭號種子奪冠有戲?跨協(xié)會組合尚可一戰(zhàn)?”為題,大篇幅分析了跨協(xié)會組合的魅力與威力,并分析為什么要安排跨國組合,這些相關報道在開賽之前就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蘇州世乒賽正式拉開戰(zhàn)幕后,中央電視臺CCTV-5進行了有關跨國組合比賽的全程直播,此外中央電視臺CCTV-1頻道與CCTV-新聞頻道更是進行了專題報道,新浪、騰訊、搜狐等知名網絡則設置專題對世乒賽進行了詳細報道。
在有關跨國組合的報道過程中,媒體應該怎樣肩負起傳播乒乓球運動文化、傳播體育運動文化,營造怎樣的運動環(huán)境,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這就需要利用媒體的各種優(yōu)勢來提升體育運動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了解乒乓球運動,了解體育運動且激發(fā)其興趣并能參與到其中,營造出良好的體育運動氛圍,這對于當下的全民健身運動具有現實意義。3.5 國際視角:促進國與國之間的交流
中國乒乓球從70年代成就中美“小球轉動大球,銀球舞世界”的建交佳話到80年代“海外兵團”掀起的“文化使命”,國球一直承擔著“文化使者”、“和平使者”的角色。本屆世乒賽出現的中德、中韓、中法、中泰四對中外跨國組合,體現的不僅是乒乓球運動員本身的合作、交流,更體現的是國與國之間的信任與尊重,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乒乓球風格,不同的打法、不同風格的融合才是乒乓運動發(fā)展的強勁動力。運動員跨國組合體現的就是求同存異、相互學習、相互尊重,中國作為乒乓球大國,有責任在乒乓球的推廣中有所作為,帶動大家一起發(fā)展,而不是“一枝獨秀”。同時,“跨國組合”讓運動員有祖國,讓乒乓沒有國界??梢哉f跨國組合拓寬了國與國之間進行交流的渠道,再次展現“小球轉動大球”的魅力。
[1]陳小華,黃莉芹.由中國乒乓球隊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計劃引發(fā)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9):50-53.
[2]張秋芬,楊改生.世界乒乓球運動優(yōu)勢轉移規(guī)律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3):82-86.
Significance of Transnational Combination of Athletes Viewed from 53rd World Table Tennis Competition
SHANG Lipei
(Sports Science Dept.,Nanjing Normal Univ.,Jiangsu 210023,China)
The paper analys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ransnational combination of athletes in the world and introduces the transnational combination of athletes in the 53rd World Table Tennis Competition.The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national combination of athletes of the 53rd World Table Tennis Compet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thlete,audience,nation,media and world and proposes the deep content of transnational combination.The transnational combination is good for communication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from the respect o athlete,good for sports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intriguing from the respect of audience,good for table tennis publicity with media from the respect of media and good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rom the respect of international view.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transnational combination;table tennis athlete
G80-05
A
1672-268X(2015)05-0079-02
201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