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學軍張愛紅
(1.陜西省楊凌高新小學,712100;2.陜西省楊陵區(qū)第一初級中學,712100)
開展小學校園足球活動的策略
游學軍1張愛紅2
(1.陜西省楊凌高新小學,712100;2.陜西省楊陵區(qū)第一初級中學,712100)
1.體育教師是校園足球開展的“領頭羊”,他們通過參加培訓,掌握了先進的校園足球訓練理念、理論知識和技、戰(zhàn)術訓練方法。學校提供校內(nèi)平臺,讓體育教師對跟班教師進行技術通識培訓,并由體育教師負責學校代表隊的訓練工作。
2.跟班科任教師(或叫副班主任)是大多數(shù)小學學校都設置的崗位,他們是一個班級早操、大課間活動、陽光體育活動的主要組織者之一,協(xié)助班主任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怎樣讓他們懂得去引導學生練足球,就需要對他們進行培訓,例如,學校利用周三下午放學后的教職工體育活動時間,由體育教師對全體教師進行簡單的足球球性、腳弓(腳背外側)運球、腳弓傳接球、射門和五人制足球比賽實踐培訓,要求大家理解動作要點即可。跟班科任教師平時跟班活動時,按照體育組制訂的計劃、要求,組織學生進行足球技術訓練、游戲、比賽并負責班級代表隊的訓練工作。
3.學生是校園足球活動的主要群體,無論高矮胖瘦,還是體質(zhì)好差,人人都能參與足球活動,學生因參與而鍛煉身體,收獲健康與快樂,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
“四塊陣地”是指體育課堂、30分鐘大課間活動、陽光體育活動1小時和平時學校代表隊訓練。將“陽光體育、快樂足球”這八字理念,貫穿在“四塊陣地”里。
1.體育課堂里必須有足球教材內(nèi)容,學校要求體育教師在制訂全年、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時,必須把足球教材科學、合理、系統(tǒng)地安排到周次、課次里。依據(jù)學期教學進度確定的足球單元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必須有梯度,做到全校足球教材安排一盤棋,各個年級技術、技能學習、練習有銜接。體育課堂要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和技能為教學目標。要求體育教師制訂的學期教學工作計劃里足球內(nèi)容占到三分之一以上,每周力爭有1次體育課的內(nèi)容要有足球內(nèi)容,一名教導處主任專門檢查落實情況,并將檢查情況作為教師課堂教學成效的考核依據(jù)之一。例如,水平一的教材內(nèi)容有球技術主要有腳弓、腳尖踢球,腳底、腳弓停球,腳弓左右推撥運球以及結合游戲比賽的射門比準等。
2.30分鐘大課間活動主要是在班主任和跟班科任教師組織下活動,學生們通過玩足球、練技術、做游戲等活動,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足球興趣。學校在大課間活動時按照定期輪換的方式,有效利用場地空間開展足球活動。
3.陽光體育活動1小時主要由班主任和跟班科任教師組織,這塊陣地活動時間充足,活動形式可以結合體育課足球內(nèi)容、年級比賽項目等形式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體育教師巡回對各班練習加以指導,以提高技術、技能為目的。由于學生人數(shù)多,在落實每天學生活動1小時的前提下,輪換在固定的足球練習場地活動,既保障了安全又有效地開展了活動。而這個時間段也是組織班際之間和學校足球聯(lián)賽的主要時間段。
4.學校代表隊訓練主要由體育教師負責,結合學校代表隊比賽任務安排具有針對性的技戰(zhàn)術訓練,以便在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平時主要利用早上7:20至8點上學前的時間和周三社團活動時間開展學校足球代表隊的訓練。
“五類比賽”是指班內(nèi)分組比賽、班際比賽、學校分段(五六年級一組、三四年級一組)聯(lián)賽、校際聯(lián)賽、夏(冬)令營比賽。為了使比賽更好的進行,在開展過程中,水平一的學生以射門、限寬區(qū)域的傳接球、運球比賽為主;水平二、水平三的學生以五人制足球比賽為主。在班內(nèi)分組比賽是為鼓勵學生參與興趣,比賽規(guī)則要簡化、分組實力要相當。班際比賽性別不作過分要求,但為了鼓勵女學生參賽的比例,可規(guī)定隊員組成必須是3男2女或4男1女參賽的方式,讓男女學生都動起來;學校足球聯(lián)賽的組織,為了鼓勵對抗,可規(guī)定三年級比四年級多一名上場隊員、五年級比六年級多一名上場隊員。另外,結合比賽開展與足球有關的作文競賽、啦啦隊展示比賽,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比賽,享受比賽,提高綜合素質(zhì)。學生們從比賽中可獲得常規(guī)教育之外的內(nèi)容,比如學會了相互尊重、信任與理解,學會在自己遇到困難時、沒有機會上場而感到失落的時候,能夠從中調(diào)整自己心態(tài)并從中學會為他人服務,為同伴助威等良好的品質(zhì)。
學校管理層面應建立與足球活動開展相配合的獎懲機制,將各類足球活動、比賽成績與教師學期(或年終)考核掛鉤,與學生評優(yōu)結合。在班主任量化考核方面,將班級定期按時組織學生開展30分鐘大課間活動、陽光體育活動1小時的次數(shù)與得分相結合;班級在足球活動班際聯(lián)賽、分段聯(lián)賽中的名次與得分相結合。例如班級按時組織大課間活動、陽光體育活動每次加1分、班級在班際聯(lián)賽中取得的名次成績按7、5、4、3、2、1的分值對應給班主任加分;根據(jù)學生在足球活動中所寫的作文獲獎等次也給班主任加分;班級所選拔的校隊隊員,在校際聯(lián)賽中獲勝,為學校增了光,同樣也給班主任按縣級、市級輔導的學生獲獎分值加分。對于跟班科任教師的量化考核得分與其所跟班級學生在體育活動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相結合,與其輔導次數(shù)相結合,與其工作量、課時費相掛鉤。與其年終量化考核評先選優(yōu)相結合,改變了教師們的工作態(tài)度,變原來的要你干,成為現(xiàn)在的我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