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東澤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抗日義勇軍第21路軍活動紀略
文/宋東澤
渾河之流, 有先烈的事跡流淌; 沈南之巔, 有英雄的旗幟高揚。
素有沈陽南部橋頭堡之稱的蘇家屯區(qū),地處沈陽與遼陽、沈陽與撫順、沈陽與本溪交會處,是沈陽抗日武裝斗爭的重要根據(jù)地。誕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抗日義勇軍第21路軍,高舉抗戰(zhàn)大旗,譜寫了三打沈陽城、播撒革命星火的壯舉,極大地提振了民族士氣,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激勵了淪陷區(qū)人民抗戰(zhàn)到底的信心和勇氣,在遼沈大地上譜寫了“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的壯麗篇章。
由于天然的地理優(yōu)勢,加之連年軍閥混戰(zhàn),在九一八事變前,沈南地區(qū)已經(jīng)聚集了一些民間武裝力量。如:蘇家屯境內(nèi)駐李英守村,報號“燕子”的沈寶林部;駐蛇山子村,報號“平日”的肇寶昌部;駐后黃花甸村,報號“徐海?!钡男旌诨⒉?;駐武鎮(zhèn)營村,報號“保勝”的曾殿忱部;駐陳相屯村,報號“崔小狗子”的崔洪武部;駐五里街村的穆永山部;駐蛤蟆塘一帶的林子升部。此外,還有李巨川、劉海泉、魏武洲、李德良、杜永新等部。
“一寸山河一寸血,四萬萬同胞千萬兵?!痹诿褡迳来嫱龅木o要關頭,中華兒女不分老幼,不分階層,不分男女,共同發(fā)出了“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的怒吼。九一八事變后,這些綠林好漢憑借樸素的愛國情懷,招兵買馬,舉起抗日大旗,形成了20余支民眾抗日武裝,共計3000余人,活動在沈陽、遼陽和本溪之間,給日本侵略者以極大的威脅。
但是,這些抗日武裝的成員多是出身貧苦的農(nóng)民和破產(chǎn)的工人,也有地方鄉(xiāng)團和舊軍人,其中也不乏一些兵痞、土匪等,可謂是魚龍混雜。他們雖有抗日救國的愿望和行動,卻各霸一方,甚至火并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如何將他們團結起來,在抗日的旗幟下統(tǒng)一行動,形成打擊敵人的聯(lián)合力量,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一項緊迫的任務。
九一八事變后,流亡在北平的東北青年學生及各界人士發(fā)起成立了“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救國會成員中,有蘇家屯籍的張一文、燈塔籍的李兆麟和楊受天。他們向黨組織匯報了遼陽、沈陽地區(qū)抗日武裝斗爭的情況,并積極建議黨派人到那里建立抗日根據(jù)地。從1932 年2月至9月,中共河北省委、中共北平市委、奉天特委,先后派共產(chǎn)黨員馮基平、夏尚志、侯薪、孫已泰、王一青等人到沈遼邊界地區(qū),以抗日救國會的名義深入到各民眾抗日武裝隊伍中,把各自為戰(zhàn)的小股武裝幫伙組織起來,開展抗日救國斗爭。
經(jīng)過深入研究,黨決定派出曾在東北軍任職的愛國軍人趙殿良,以游學身份為掩護,代表救國會聯(lián)絡沈寶林、林子升、吳殿祥、徐黑虎(虎臣)、崔洪武(志義)、魏武洲、黃品山等民眾抗日武裝團隊首領11人。他們經(jīng)過商議,在蘇家屯地區(qū)的今大溝鄉(xiāng)廟兒溝的玉皇廟內(nèi)集會,正式組建了遼寧抗日義勇軍第21路軍,趙殿良任司令,白廣恩任參謀長。下設4個支隊:第一支隊司令吳殿祥;第二支隊司令沈寶林;第三支隊司令林子升;第四支隊司令徐黑虎。
一部抗戰(zhàn)史,就是一部凝心鑄魂的團結史。無論是工人農(nóng)民,還是綠林好漢,共同團結在抗日的旗幟下,發(fā)出了最樸素的盟誓:“為國報仇!賣國求榮者,必死于炸彈之下;賣友喪良心者,天神共誅之?!薄盀閲鴪蟪稹薄@4個字重如千斤,字字透著撼人心魄的力量,無論何時都放射著民族氣節(jié)的光芒!
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抗日義勇軍第21路軍同以李兆麟為首的抗日義勇軍第24路軍等聯(lián)合攻打沈陽城,在沈陽抗戰(zhàn)史上書寫了具有重大影響的光輝一頁。1932年8月,剛剛整編集訓完畢的抗日義勇軍第21路軍馬不停蹄,開往抗日的最前線。
經(jīng)多方聯(lián)絡,精心部署,抗日義勇軍第21路軍作了充分準備,并得到“救國會”和“后援會”的支持。“后援會”的軍事委員長王蘭田專程來沈陽與趙殿良、李兆麟等共同研究攻城計劃,并于8月25日在渾河南岸渾河堡村的三義廟內(nèi)召開了有各路義勇軍首領參加的軍事會議,決定由趙殿良和王蘭田任指揮,24路軍李兆麟任攻城預備隊指揮,定于27日夜以鳴槍為號圍攻沈陽城。由于27日天降大雨,渾河水位猛漲,渡河困難,各路隊伍尚未到齊,臨時改為第二天夜里行動。
28日夜11時,義勇軍隊伍從南、東、北三面同時進攻沈陽城。沈寶林、吳殿祥、崔洪武等部先從東南面攻入大東航空處,在守衛(wèi)機場的偽靖安軍軍官王仲一策應下,點燃了飛機庫,頓時,火光沖天,槍聲大作,日偽軍在突然襲擊下,丟盔棄甲,倉皇逃竄。義勇軍乘勝攻打兵工廠,破壞無線電臺,攻擊北大營敵軍營地,并向大東門方向猛攻。
南路由21路軍司令趙殿良親自指揮。林子升、徐黑虎等部,從大南門勒石胡同進攻,很快占領了藥王廟至城門一帶。這時,大批日偽軍警及商團武裝,在坦克和大炮的配合下傾巢而出,義勇軍在城外與之展開激戰(zhàn)。偽警務廳長齊恩銘乘汽車出城督戰(zhàn),遭義勇軍迎頭痛擊,汽車被炸毀,司機斃命,齊恩銘僥幸逃命。激烈的巷戰(zhàn)持續(xù)了3個小時。因部分攻城的義勇軍團隊沒有準時到達預定地點,加之彈藥供給不足,義勇軍于拂曉前撤出戰(zhàn)斗。是役,擊斃日偽軍警數(shù)十人,燒毀敵機7架,飛機零件若干箱,繳步槍70余支、機槍4挺。偽靖安軍軍官王仲一率30多人起義,加入抗日義勇軍。
8月29日晨,王蘭田致函趙殿良,相約再次攻城。趙殿良命令沈寶林、吳殿祥、魏武洲、崔洪武、徐黑虎等部,作好繼續(xù)攻城準備。戰(zhàn)前,義勇軍挑選精兵百名,組成以李景奇為隊長的敢死隊;同時,為偵察渾河兩岸之敵情,選派50人組成搜查隊。深夜,義勇軍仍分別從大南門、飛機場兩地同時發(fā)起攻擊。據(jù)《救國通訊》第22號記載:“二十九日襲擊沈市義軍,皆著綠色衣褲,約千余人,進攻大南門者為天下好部,約500余人,與日坦克車數(shù)次肉搏,義軍破壞日坦克車3輛,雙方傷亡甚重。旋義軍攻入城內(nèi),在商埠大馬路,與日軍警巷戰(zhàn),日軍警節(jié)節(jié)敗退,沈城內(nèi)警察倒戈,加入義軍作戰(zhàn)。日軍首尾被擊?!庇捎谌哲娫缬蟹纻洌?zhàn)2小時后,義勇軍終因兵力不足,難以取勝,只好撤出,到娘娘廟一帶集結待命。在渡河時,由于上游雨大,河水猛漲,第一支隊首領吳殿祥等20余人不幸落水殉難。
連續(xù)兩次攻城不克,司令趙殿良離開駐地,到沈城找王蘭田商討軍情。沈寶林、徐黑虎、崔洪武等部殺敵心切,急躁情緒上升,等不及趙殿良歸來,于9月1日凌晨1時,向沈陽城發(fā)動了第三次進攻。南路仍從勒石胡同攻入,東路仍取大東邊門,但因敵軍早有準備,防守甚嚴,無法攻入,經(jīng)兩個小時激戰(zhàn),義勇軍于清晨3時許退出戰(zhàn)斗。
第21路軍在一星期之內(nèi),連續(xù)3次進攻沈陽城,在東北乃至全國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全國各家報紙都刊登了這一消息?!毒葒ㄓ崱返?2號以《義勇軍大舉襲沈陽》為題,報道8月28日攻城情況說:“東北義勇軍神勇,使日軍心慌膽寒?!?月30日《大公報》發(fā)表要電《義軍前夜突攻沈陽》稱:“撲攻城垣日站燒飛機場等,警察反正巷戰(zhàn)終宵始退出。”
抗日義勇軍攻打沈陽的壯舉,雖未達到光復省會的目的,但極大地提振了民族士氣,對日本侵略者是沉重的打擊,對我國軍民是極大的鼓舞。三打沈陽城的壯舉充分表明,中華民族不可欺,中國人民不可辱!
為了解決槍支彈藥問題,第21路軍崔洪武部接到在偽沈陽縣第三警察分署(駐柳匠屯)任職的吳錫禎的報告,說署內(nèi)為鎮(zhèn)壓抗日武裝調入一批武器,請崔洪武繳取,自己可作內(nèi)應。于是,崔洪武部夜襲警察署,繳獲槍支十余支,彈藥若干。
無獨有偶,此前,在偽沈陽縣第四警察分署(駐官立堡)任職的沈子清也將署內(nèi)武器情況報告給了義勇軍“天地榮”部。1932年2月5日夜,義勇軍攻占分署,擊斃分署長鄭文閣,俘虜偽警察十余人。后又搗毀偽沈陽縣第四區(qū)區(qū)公所。共繳獲各式槍支25支、子彈5000余發(fā)、軍衣300多件。
隨著黨領導的義勇軍在沈南地區(qū)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當?shù)厝罕妼h也有了重新認識,斗爭覺悟隨之提高。1932 年8月,經(jīng)奉天特委王一青同志介紹,發(fā)展了張寒、張靄風(張俊庸)為中共黨員,并成立了蘇家屯區(qū)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沈南大洼支部。黨支部成立后,配合義勇軍做了大量工作,激發(fā)了群眾擁軍參軍的熱情。
由于抗日勢力發(fā)展迅速,日偽對沈南抗日義勇軍采取了軍事“圍剿”和誘降等手段,軟硬兼施,加之義勇軍始終沒有統(tǒng)一的領導核心,沒有明確的政治、思想、組織路線,也缺乏鐵的紀律和統(tǒng)一嚴密的組織領導機構,成員成分復雜,內(nèi)部之間互相猜疑,最終導致抗日義勇軍瓦解。
1932年9月,日偽先后將21路軍崔洪武、肇寶昌、徐黑虎等部誘降。10月初,21路軍司令趙殿良回北平不久,21路軍自行解體。此間,在蘇家屯地區(qū)活動的義勇軍僅有沈寶林、林子升部,兵力不足500人。中共沈南大洼支部也因受“左”傾路線的錯誤統(tǒng)治,黨員過早暴露了身份,被叛徒出賣,黨組織遭到嚴重的破壞,黨在沈南地區(qū)的斗爭暫時轉入了低潮。但是黨組織和義勇軍播撒的革命火種,點燃了革命星火,使掙扎在日本侵略者鐵蹄下的遼沈兒女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本欄編輯/牛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