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斯特恩著+駱昌芹譯
生命是普遍的現(xiàn)象
不管在什么地方,生命只可能存在于具備“可居住”條件的行星上。因此,宇宙間另外還有智慧生命的疑問可歸結為是否存在其他“可居住”行星的問題。
我們知道,在廣漠無垠的宇宙里,離恒星太近的行星,由于溫度太高,復雜的有機分子無法形成和產(chǎn)生,不可能有生命;離得太遠的行星都比較寒冷,產(chǎn)生生命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在一定距離范圍內的行星,才是產(chǎn)生生命的理想場所。此外,這樣的行星應有一定的質量,也就是表面重力要有一定的大小,如此才能“挽”留住一定的大氣層。
具備了“可居住”條件的行星并不意味著上面一定有生命。直到現(xiàn)在,生物科學還不能確切地告訴我們,生命究竟是怎樣產(chǎn)生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不會是孤獨的,地球不可能是宇宙間具有生命的唯一的行星。生命是一個很普遍的現(xiàn)象,而我們恰恰生活在一個最普通的行星上,繞著一顆普通的恒星——太陽旋轉,而這顆普通的恒星又是在一個最普通的星系——銀河系里。正因為如此,科學家相信,生命在宇宙間是普遍現(xiàn)象。有人認為,質量相當于太陽質量0.9~1.1倍的那些恒星,大多數(shù)周圍都有可居住行星,這些以十億計的行星相當一部分都發(fā)展了生命,而存在智慧生命的則可能少些,也許只有6%左右。
生命產(chǎn)生的條件
45億年前,地球大氣含有大量的氨和甲烷。1955年,有人將上述氣體按比例混合后做模擬實驗,結果形成了氨基酸。我們知道,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礎,而蛋白質則是生命誕生所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在地球生命的發(fā)展史上,有兩件事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一、生命起源于我們這顆行星比較早的歷史時期;二、一旦生命現(xiàn)象開始,就會逐步向智慧生命階段發(fā)展,而發(fā)展為人類的過程,相比之前階段的生命產(chǎn)生和發(fā)展來說是比較短的。
正是基于這種觀點,我們相信,就在我們的這個銀河系里,居住著好些高度發(fā)達的智慧生命。
“奧茲瑪計劃”
1960年,以美國科學家法蘭克·德雷克為首的一批科學家開始執(zhí)行奧茲瑪計劃。他們利用美國國立射電天文臺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在連續(xù)四個星期中,接收從兩顆較近恒星來的無線電信號。他們希望從中分析出有意義的也許是那里的智慧生命有意識發(fā)來的“打招呼”信號。遺憾的是,結果是無功而返。一位蘇聯(lián)科學家于1968年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實驗,他收聽從12顆恒星來的信號,另一位美國科學家于1972年又多收聽了10顆恒星的“密碼”,結果都是一無所獲。1977年,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利用靈敏的無線電接收天線來“竊聽”可能來自外星人的信號,計劃取名為SET1,即“地外智慧生命的探索”,同樣也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接二連三的失敗并不值得大驚小怪。如果說在銀河系的千億顆恒星當中,有百萬顆的附近有智慧生命居住的行星,那也只是十萬分之一,也就是說,我們觀測、收聽10萬顆恒星的信號,平均才有一次機會碰上智慧生命,而現(xiàn)在我們可以說是剛邁出了第一步。試圖接收外星人的信號才有50多年的歷史,被“竊聽”過的恒星充其量也不過200顆!
宇宙探索
接收外來信號是一回事,對外發(fā)出信號是另一回事。地球上的無線電信號或電視信號不可避免地會外泄一部分,滿打滿算,從20世紀30年代算起,這些逸出地球的信號才只走了80多光年的距離。在這段距離內,也許只有幾百顆恒星。至于人類正式對外宣告自己的存在,有目的地發(fā)表“宣言”,那只有40多年的歷史。1974年,天文學家利用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長達三四百米的射電望遠鏡,有選擇地向武仙星座方向發(fā)出了一束信息,“電報”的收件人是那個星座中的M13球狀星團。
我們并不知道M13球狀星團那里是否有智慧生命。之所以挑選這個對象,是因為它距離我們不算太遠,只有24000光年;更為主要的,是因為這里集中了3萬顆恒星,從概率來考慮,我們的信號被接收到的可能性會更大些。只要3萬顆恒星中的任何一顆周圍有智慧生命,而且也裝備著與我們一樣的大射電望遠鏡的話,他們就有可能接收到我們發(fā)生的聯(lián)絡信號。
事情也可以反過來做,如果我們制造靈敏度高的專用設備進行“竊聽”,也許發(fā)現(xiàn)地外智慧生命的可能性會更大些。我們現(xiàn)有的射電望遠鏡對于接收來自銀河系任何角落的無線電波是夠用的,但是如果想從其中排除噪音,檢測出有用的信號,我們則需要建造更大更靈敏的設備。這就產(chǎn)生了所謂的“西克勞普斯”計劃,該計劃要求投資100億美元,建造1500架射電望遠鏡,每架的直徑為100米。把這些望遠鏡組合起來,就能組成一個無比巨大、非常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地外智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應該說是比較肯定,在我們的銀河系里,目前存在多少,恐怕誰也無法說清楚。但是我們可以從自然界得到啟示:精液中的億萬個精子只有一個發(fā)育成長,其余的都死亡了;億萬顆種子都腐爛了,而只有少數(shù)幾顆開花結果,長成了片成了林。在智慧生命的問題上,是否也有這種可能呢:宇宙間成千上萬顆行星上都產(chǎn)生了生命,但絕大多數(shù)都先后凋謝,剩下來的只是極少數(shù)。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他們一定是高度發(fā)展、非常先進且強有力的智慧生命吧!
(編輯 孫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