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雷 閆劍鋒 張 哲 黃世勇 廣東省陽江市人民醫(yī)院 放射科 急診科 病理科 59500
?
腮腺腺淋巴瘤MSCT診斷的臨床分析
林雪雷1閆劍鋒1張哲2黃世勇3廣東省陽江市人民醫(yī)院1放射科2急診科3病理科529500
摘要目的:探討腮腺腺淋巴瘤MSCT診斷的臨床意義。方法:回顧性分析16例共30個病灶腮腺腺淋巴瘤的 CT平掃及增強影像學資料。結果:MSCT顯示病變位于淺葉或同時累及淺、深葉腫塊,平均直徑為2.5cm,大部分邊界清晰、輪廓光整,1例邊界模糊,6個病灶可見包膜,1例可見鈣化,4例可見囊變,增強掃描大部分中等度強化。結論:MSCT可為臨床提供較可靠的腮腺腺淋巴瘤影像學診斷。
關鍵詞多層螺旋CT腮腺腺淋巴瘤影像學診斷
多層螺旋CT(Multislice CT,簡稱MSCT)是目前醫(yī)學影像發(fā)展史上的重大突破。MSCT掃描具有更清晰的空間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對微小病灶結節(jié)邊緣以及內部結構的顯示更清楚,可為臨床提供更多的具有參考價值的影像學診斷與鑒別診斷資料。腮腺腺淋巴瘤是廣東省較為常見的腮腺良性腫瘤,基層醫(yī)院的放射科醫(yī)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筆者收集 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經手術病理證實的具有完整MSCT影像資料的腺淋巴瘤患者 16 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提高影像學診斷對手術方式選擇等臨床的指導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分析對象共16 例,其中男15例,女1例,年齡 27~82(51.25) 歲,患者多以腮部無痛性腫塊首診,腫塊增大緩慢。男性患者均有吸煙史,女性患者均有密切接觸二手煙病史。
1.2檢查方法MSCT檢查方法:采用Philips 64層MSCT及美國MEDRAD 公司ECT711型高壓注射器。掃描參數(shù):16例均行平掃與增強掃描。掃描條件:120kV、90mA,層厚3mm,層間距3mm,矩 陣512×512。對比劑采用碘海醇(300mgI/ml),以3ml/s的流率用高壓注射器經肘靜脈注射80ml,雙期增強掃描,動脈期25s,靜脈期60s。
影像學診斷由具備國家認證資格的放射科醫(yī)師2人雙盲對照閱片評價MSCT表現(xiàn),重點觀察病灶的數(shù)目、部位、大小、形態(tài)、邊緣、密度、強化特征、強化方式等,結果由副主任醫(yī)師資格以上診斷組長審定。
2結果
本組資料患者病灶最大直徑為4.6cm,最小者直徑0.7cm,平均直徑2.5cm,其中單發(fā)病灶8例,雙側同時發(fā)病7例,單側多發(fā)1例;30個病灶中,位于腮腺淺葉11例21個,大部分位于腮腺后下極,同時累及深葉及淺葉5例9個病灶;16例患者病灶中,15例邊界清楚呈類圓形、卵圓形或結節(jié)狀,只有1例病灶邊界模糊,術后病理證實合并感染。平掃可見病灶實性部分呈等密度;其中4個病灶囊變;1個病灶內見鈣化灶。增強掃描,因腫瘤囊變區(qū)無強化,以病灶實性部分為準,6例明顯強化,MSCT強化凈值>40HU,8例呈中度強化,MSCT強化凈值為20~40HU,2例呈輕度強化,MSCT強化凈值<20HU;動態(tài)增強顯示病灶動脈期絕大部分明顯強化,靜脈期迅速下降。16例患者區(qū)域淋巴結均無腫大。
3討論
腺淋巴瘤(Warthin tumor)又稱乳頭狀淋巴囊腺瘤、Warthin瘤,是僅次于混合瘤而居第2位的腮腺的良性腫瘤。本組病例中,11例位于腮腺淺葉,5例同時累及淺葉及深葉,由本組所有病灶可見,腺淋巴瘤具有良性腫瘤的特點,文獻報道多位于腮腺淺葉[1],少數(shù)深、淺葉同時受累[2],呈圓形或卵圓形,邊界清晰,輪廓光滑。16例案例中,15例邊界清晰,其中1例病灶外側邊界模糊,術后病理證實為炎性細胞浸潤所致;還有3例囊性變,術后病理表明囊性變?yōu)楹ひ旱哪z凍樣物質,有包膜。鈣化罕見,只見1例。增強后腺淋巴瘤與正常腮腺組織對比邊界顯示更為清晰,而且該腫瘤血供豐富,本組有14例為中度或明顯強化,呈“快進快出”表現(xiàn),明顯強化案例周圍還可見較多的擴張血管,這與國內學者研究一致[3]。
腮腺腺淋巴瘤好發(f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近年來女性發(fā)病亦有上升趨勢。與多形性腺瘤對比,腺淋巴瘤局部切除術術后復發(fā)率低,而多形性腺瘤則需做根治術[4],所以雖然兩者均為良性腫瘤,但術前診斷仍非常重要。腮腺多形性腺瘤為腮腺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fā)于中年患者,女性多見,無明顯吸煙史,常為單側單發(fā)的孤立病灶,密度均勻,鈣化較常見,增強掃描呈“慢進慢出”表現(xiàn)[5]。腮腺腫瘤中,有15%~20%為惡性,中老年患者好發(fā),腫塊突然加速生長,局部壓痛明顯,MSCT掃描可見明顯分葉狀改變,邊緣模糊,易侵犯鄰近血管、神經及咽旁間隙等鄰近結構,多有頸部淋巴結轉移;增強掃描見環(huán)形強化或低密度壞死區(qū)。結合臨床病史、體征、病灶邊緣、形態(tài)、密度及增強掃描等的影像學特點與腺淋巴瘤鑒別。
綜上所述,腺淋巴瘤有其臨床特點及特征性的MSCT影像學表現(xiàn),對于有長期吸煙史的中老年男性患者或配偶吸煙的女性患者,腮腺出現(xiàn)邊界清楚的圓形或卵圓形、有包膜的腫塊,增強后掃描病灶動脈期強化明顯,靜脈期消退,特別是當出現(xiàn)雙側腮腺發(fā)病或一側腮腺多發(fā)占位灶時,應首先考慮到腺淋巴瘤的可能。
參考文獻
[1]夏建國,魏仁華,趙金麗.腮腺良性病變的CT 表現(xiàn)及鑒別診斷〔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21):2591-2592.
[2]Howlett DC,Kesse KW,Hughes DV,etal.The role of imag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parotid disease(Review)〔J〕.Clin Radiol,2002,57(6):692-701.
[3]汪國余,陳再智,吳玉林.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現(xiàn)〔J〕.放射學實踐,2008,23(9):977-979.
[4]Ghosh S,Panarese A,Bull PD,etal.Marginally excised pa-rotid pleomorphic salivary adenomas: risk factors for recur rence and management.A 12.5-year mean follow up study of histologically marginal excisions〔J〕.Clin Otolaryngol Allied Sei,2003,28(3):262-266.
[5]朱娟,李葆青,張寧.64排螺旋CT雙期增強掃描診斷腮腺腫瘤的影像病理分析〔J〕.放射學實踐,2012,27(10):1073-1078.
(編輯雅文)
收稿日期2015-01-18
中圖分類號:R814.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11-15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