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永能
(澄江縣右所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云南 澄江 652500)
山羊瘤胃臌氣的防治
車永能
(澄江縣右所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云南 澄江 652500)
山羊瘤胃臌氣又稱山羊氣脹。本病是飼草、飼料停滯,瘤胃內容物發(fā)酵產氣,使山羊瘤胃內迅速積聚大量氣體而致臌脹的一種前胃疾病。筆者對引發(fā)山羊瘤胃臌氣的主要原因、防治措施進行了分析研究,總結經驗,為有效防控山羊瘤胃臌氣提供參考,從而有效防控山羊瘤胃臌氣。
1.1 原發(fā)性瘤胃臌氣
1.1.1 非泡沫性臌氣
主要原因:一是因采食大量水分含量較高、易發(fā)酵的飼草、飼料,如幼嫩多汁的青草或者被雨、露、霜、雪浸濕過的飼料、飼草而引起瘤胃臌氣。二是在山羊養(yǎng)殖過程中采食了霉變的飼草、飼料,如品質不良的青貯飼料、發(fā)霉變質的飼料而發(fā)病。另外如改變飼養(yǎng)方式,特別是放牧轉為圈舍飼養(yǎng)或轉換放牧場地時也可發(fā)病。
1.1.2 泡沫性臌氣
由于采食了大量含蛋白質、皂甙、果膠等物質的豆科牧草,如新鮮的豌豆蔓葉、苜蓿、紅三葉、紫云英等,或者飼喂多量的谷物性飼料,如玉米粉、小麥粉等引起的泡沫性臌氣。
1.2 繼發(fā)性瘤胃臌氣
常繼發(fā)于食道阻塞、前胃遲緩、創(chuàng)傷性網胃炎、瓣胃與真胃阻塞、高熱性疾病等。
山羊左腹部迅速膨大是本病的特征性癥狀,左肷窩明顯凸起,反芻和噯氣停止。發(fā)病初期一般體溫正常,呼吸淺快,心跳加速,脈搏快而弱,靜脈怒張,目光驚恐不安。起臥不安,發(fā)出吭聲,跪臥伸舌作喘,不時回望腹部,腹部緊張而有彈性,叩診如鼓音,瘤胃蠕動音聽診初強后弱,甚至完全消失。嚴重時山羊食欲廢絕,站立四肢開張,行走搖擺不定,拱背呻吟,眼結膜發(fā)紺,口色赤紫,最后倒地不起,呼吸困難,窒息而死。
3.1 發(fā)病早、癥狀輕的羊
(1)拉出山羊的舌頭,用食鹽使勁涂擦。
(2)鎮(zhèn)痛寧(乙酰氨基酚注射液)每千克體重1mL或氨膽1mL,肌肉注射,2次/d。
(3)豆油50~60mL、草木灰5~10g加水灌服?;蛩晒?jié)油50~150mL加水500mL灌服,對泡沫性和非泡沫性急性瘤胃臌氣均有效。
(4)消氣靈(甲醛溶液)10~20mL,加水500mL灌服,30min內見效,治愈率達90%以上。
3.2 發(fā)病中期、癥狀較重的羊
(1)采用羊胃導管放氣。方法:打開羊的口腔,用涂過潤滑劑的胃導管緩緩順口腔插入,插到瘤胃時會有酸臭味氣體自胃導管排出。如患畜張口伸舌,呼吸困難,不宜用此方法。
(2)制止發(fā)酵:用魚石脂15~30g溶于50~100mL酒精中,加水灌服。
(3)緩瀉排毒:硫酸鈉30~50g、魚石脂10~20g、干姜末3~4g,溫水混合,一次灌服。
3.3 發(fā)病重、有窒息危險的羊
(1)在臌氣嚴重而有窒息危險的情況下,應迅速進行瘤胃穿刺放氣術。
方法:在左側肷窩正中稍上處剪毛消毒,在手術部位作一長約2cm的切口,切透皮膚,然后用套管針于皮膚切口內向對側肘頭方向刺入瘤胃內,抽出針芯后,氣體即可排出。放氣時要緊壓腹壁使腹壁緊貼山羊瘤胃壁。邊放氣邊下壓,以防胃液漏入腹腔引起腹膜炎,同時應用強心類藥物。
(2)手術后為較好地恢復瘤胃功能,肌注維生素B125~50mg,即1~2mL,靜脈注射10% NaCl溶液,連用3d。
(1)平時應加強飼養(yǎng)管理,禁止飼喂霉變飼料,盡量少喂堆積發(fā)酵或被雨、露浸濕過的飼草、飼料。
(2)在飼喂易發(fā)酵的青綠飼料時,應先喂干草,然后再喂青綠飼料。
(3)每年的五六月份,幼嫩多汁的牧草較多,放牧的山羊易采食到,進入瘤胃內產生大量氣體而不易排出引發(fā)瘤胃臌氣,此時應控制對幼嫩牧草的采食量。
(4)嚴禁山羊進入到蘿卜地、馬鈴薯地、苜蓿地暴食幼嫩多汁食物。
(5) 圈舍飼養(yǎng)育肥山羊,粗料在全價日糧中應占到10%~15%。
(6)改變飼養(yǎng)方式時,如圈舍飼養(yǎng)改為放牧時,最初幾天應喂一些干草后再外出放牧,并限制放牧時間和采食量。
S858.276.4
B
1005-1341(2015)06-0024-02
201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