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玲梅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楠木中學,四川 南充 637400)
我談詩詞中的青春
羅玲梅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楠木中學,四川 南充 637400)
春去秋來周而復(fù)始,人的青春如此的美好,卻是稍縱即逝,我們應(yīng)該學習古人贊美青春,高歌青春。
青春;美好;贊美;歌唱
一年有四季,春去春又來,周而復(fù)始,是永恒不變的。但是人的青春卻是稍縱即逝的,一去而永不得復(fù)返??墒沁@對于我們整個人生來說,青春卻是我們生命組歌當中最重要的一曲絕唱。自古以來文人們總是習慣用時令中的青春,來比喻一個人美好的青春年華。但是我們?nèi)说纳l(fā)展規(guī)律,卻并不能像時令那樣輪回循環(huán),而是朝著一個方向發(fā)展的。從少年開始,經(jīng)歷青年、壯年,到老年結(jié)束,每一個“季節(jié)”都是那樣的不可以逆轉(zhuǎn)、不可能復(fù)制。更是絕不可能像時令那樣從起點開始,又回到了起點。西方人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天,早晨用四條腿走路,正午就用兩條腿,黃昏則用三條腿走路。而我們東方人卻把人生的過程比作春夏秋冬。整個人類的生命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但是對于某個人來說,只要到了“黃昏”或者是“冬天”他的生命就來到了盡頭,不可能再回去“正午”或者“夏天”了,而是只能用繁衍生息下一代的方式來進入到“早晨”或者是“春天”?!读⒋号汲伞防镉幸痪洌骸按旱饺碎g草木知”。當然,能夠理解自己生命意義的人類,在自身發(fā)展過程中就會逐漸理解要珍惜自己人生中的“正午”或者是“春天”,也就是人生的青春時期。民國時期的王國維在《曉步》中說“四時可愛唯春日,一時能狂便少年?!彼囊馑际钦f只有奔放的少年時代才能夠令人產(chǎn)生狂熱的豪情。杜甫有句“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雖然他所說的青春是春天,而不是青春年少,但是我們可以從已近暮年的詩人在作這首詩時的喜悅豪情中明顯感受到年少青春的豪情。
青春當然是無比美好的,所以古人們總是用歌頌和贊美的語言來吟誦青春。東晉時的陶淵明那首“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币馑际钱斠粋€人年紀正輕的時候,就一定要勉勵自己及時努力,因為歲月一去不待人。詩仙李白在《上李邕》中說“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我們都知道李白在年輕的時候是那樣的豪情萬丈,意氣風發(fā),自然對那些老夫子們看不起年輕人的行為很是不滿,故而寫下了這首詩,以此來發(fā)表內(nèi)心的不滿。他說:孔子都說后生們可畏,你們這些老夫子真的是不應(yīng)該看不起那些年輕人啊!年輕人是要多鼓勵的。他們更需要鮮花和掌聲。我不由想到了那句“及時當勉勵”, 當然不僅僅是自我勉勵,也是作為前輩應(yīng)該多多鼓勵那些青年人,讓他們多多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努力的去學習和勤奮的工作。
人們常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古詩詞中,當然有很多贊揚少年們英武的詩歌。唐代王維在《少年行四首》中寫“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边@就寫出了青年戰(zhàn)士們的那種英勇和豪壯。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練就出了一身硬功,作戰(zhàn)的時侯雖然受到敵騎的包圍,但是他卻能像進無人之地一樣。還有他的那首《老將行》中也贊揚那些老將們年輕的時候豪氣沖天“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碧拼捻f莊在《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一詩中回憶了自己年輕時候的風流瀟灑形象,說是“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币彩沁@位李賀還在《致酒行》里用“少年心事當拿云”表露出自己對青年凌云壯志的贊揚之情。
所謂:日月如梭,韶華易逝。不知不覺中幾年一過,我們的生命已經(jīng)由青年邁入到了中年時期。古人們對此也是有許多的感嘆。詩圣杜甫在就有“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說的是過去分別那時,你還沒有結(jié)婚,幾年不見,你都已經(jīng)兒女成行了。唐代羅隱在《贈妓云英》里也寫到“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說分別十二年后再相見,題詩一首表示對天下那些失意人的安慰心情吧。在古詩詞中還有很多傷春的,比如有唐時李賀的那首《嘲少年》里就說“少年安得長少年,海波尚變?yōu)樯L铩!币馑际钦f青春非常的短,我們應(yīng)該好好的珍惜這大好的光陰,及時的去努力。宋朝的晏殊也在《玉樓春·綠楊芳草長亭路》里用“年少拋人容易去。”來感嘆年輕的歲月總是容易逝去。他的本意當然是勉勵那些青年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還是這個晏殊又在《浣溪紗·一曲新詞酒一杯》中寫:“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既是在感嘆好花易謝,流水無情,既是惜春,自然也是惜青春。
其實古人們惜春的詩詞也是相當?shù)亩?。宋代的歐陽修在《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中就寫出了“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闭f的是一年的春天能有多長時間?而轉(zhuǎn)眼之間,就過去三分之二了。像是在惜春和 悲春,其實是在表達對人生青春的無比惜戀。還是他,又在《玉樓春·殘春一夜狂風》中寫“借問春歸何處?!闭f人們總是想要留住美好的春天,而春天卻總是無情的離我們而去,只能問:“春天到哪里去了?”充分顯示了詩人對人生的青春逝去充滿無限惆悵而無奈的情緒。提出這個問題的當然不是只有歐陽修一個人,宋代的黃庭堅也在《清平樂·春歸何處》中提出“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彼麑κサ脑娨粯拥哪耆A無盡追憶。唐時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有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道出了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那種客觀性。春去秋來和人的青春逝去都是自然規(guī)律,也是時間的運動方式。
從古詩詞中我們可以看到,人的青春其實是可以傳遞給下一代的。比如辛棄疾在《南鄉(xiāng)子·何處望神州》中就有一句“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意思是看天下的這些英雄,有是孫權(quán)的對手呢?只有曹、劉而已,如果說人們想要生孩子,就應(yīng)該生個像孫權(quán)那樣的人物。其實這不僅僅是對孫權(quán)的敬慕,也是在說生兒養(yǎng)兒都要讓他們有出息。是的,許多人都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最大的成功其實就是子女有出息,而子女如果沒有出息就成了自己心里最大的壓力,也是對祖輩、對社會最大的愧疚。但是這種愿望想要變成現(xiàn)實,卻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清朝的趙翼那句“才可必傳能有幾,老猶得見為嫌遲。”就說出了一個人所擁有的才華和成就,又能有幾個人能傳給后世?這其實是在嘆息前人們的卓越才華是很難流傳的。
青春到底是什么?青春又到底屬于誰?我覺得它不應(yīng)該僅僅是花朵一樣的笑靨,也應(yīng)該是蓬勃的活力,它警示著我們必須耕耘、以及探索、還有拼搏。我認為青春其實不僅僅是那些意氣風發(fā)的青年人的,更是屬于那些所有永不知疲倦、永遠追求進步的人。那就讓我們一起為青春歌唱,擁抱青春吧!
星辰.四時可愛唯春日[OL].2012
I207.2
A
1671-864X(2015)12-0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