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騰輝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無論哪一種文體的寫作,都離不開生活。寫人敘事,描景狀物,皆源自生活;由景入情,緣事而發(fā),也基于生活。只有敏銳地觀察生活,深刻地感悟生活,才能使自己的作文血肉豐滿,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獨特之處,從而使自己的作文有所創(chuàng)新。指導(dǎo)
一、抓住生活中的真實,認真觀察。這里的觀察,并非是泛泛地看看,而是以敏銳的眼光仔細地審視。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眾所周知,大自然的人、事、物、景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著變化,因此我們對生活的觀察要盡可能地全面,立足于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全過程。另一方面,對事物的觀察,不能只注意到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要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這一切,都要求我們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在這首詩中,詩人就通過全面細致的觀察,描寫了同一時令、不同地點的不同景象。
二、抓住生活中的細節(jié)。細膩觀察。事物的細微之處往往最能表現(xiàn)出其獨特的特征,生活的細節(jié)也最能表達真情。抓住事物的細節(jié)往往使形象更加豐滿,事跡感人。如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抓住生活中的細節(jié),通過對父親背影的細膩刻畫,表達了深摯感人的父子情深。所以,我們平時要注意觀察能凸顯人物個性的細節(jié),包括外貌、神態(tài)變化、語言及動作特征,用生動的筆觸描摹出來。還要仔細觀察周圍環(huán)境事物的細微變化,表現(xiàn)其特點。這樣,所寫的人、事、物、景就會生動逼真,真實感人。
三、抓住生活中的真諦。用心體悟。這是寫作的關(guān)鍵。無論是把事物寫細,還是寫真寫活,都必須觀于眼、聞于耳,而感于心。事物的細致入微之處,不只是觀察到的,還需要用心感悟。杜甫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本褪峭ㄟ^內(nèi)心的體察才寫得這般凄楚感人。對生活的感悟,就是對生活的思考,它包含了體驗、咀嚼和頓悟的過程。感悟生活,一是托物言志,即借助某一具體事物,抒發(fā)自己的志向。二是觸景生情,即看到眼前的景象,而生發(fā)出某種情感。由此可見,感悟生活,是觀察的一部分,是觀察的提升階段,對文章的立意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我們要學(xué)會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僅要觀于眼,聞于耳,更要感于心。細膩地觀察生活,細膩地思考、體悟,這樣才能體會到生活的精妙和深邃,寫出的文章才能更感人,更富有深意。題目:身邊的課堂
提示與要求:1.擷取自己生活中親身經(jīng)歷或親眼看到的人、事、物、景,進行敘述描寫,可穿插適當(dāng)?shù)氖闱樽h論。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不少于600字。
點撥
題目“身邊的課堂”是一個偏正短語,其中心詞是“課堂”。但審題時,我們不能僅僅圍繞“課堂”理解,而忽略了修飾語“身邊”。由題目可知,“課堂”并非指學(xué)生實際上課的課堂,而是來自生活、自然等不一樣的“課堂”。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圍繞題目進行選材,力求典型新穎,有代表性。我們可以選取生活或大自然中的人物、景物或事件等,通過生動的描述,揭示出深刻的主題。另外,選擇的材料要典型、新穎,富有時代氣息,不能陳舊老套。2.盡可能地挖掘出所選材料的深刻內(nèi)涵,寫出自己的獨特感悟和認識,立意力求深刻。3.要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