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星 王繼青 張清 姜瑞德 馮明祥
梨小食心蟲(Grapholitha molesta Busch)屬鱗翅目小卷葉蛾科,是桃樹上的重要害蟲。幼蟲可蛀食新梢和果實,桃梢被害后萎蔫枯干,影響桃樹生長,果實被害后常流胸部或腐爛。據調查,全年不采取任何防治手段的桃園,蟲果率7月上旬可達12%~32%,8月上旬可達39%~67%,晚熟桃可達75%~100%,大大地降低了桃園的經濟效益。迅速、準確地鑒別梨小食心蟲雌雄對于了解其在桃園的性比、生物學特性、種群動態(tài)等十分重要。因此,我們對梨小食心蟲蛹及成蟲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做了詳細觀察?,F將結果報道如下。
1 雌雄蛹的區(qū)分
梨小食心蟲從外部形態(tài)看,雌蛹有7節(jié)腹節(jié),背面能看見3節(jié)腹節(jié),(圖1,a;圖2,a),雄蛹有8節(jié)腹節(jié),從北面能看見4節(jié)腹節(jié)(圖1,b;圖2,b)。
2 雌雄成蟲的區(qū)分
雌性成蟲腹部較粗壯,從腹面可以看到在腹部末端有一圈毛環(huán),在毛環(huán)內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對產孵瓣(圖3,a),雄性成蟲腹部較小,從腹面可看到整個腹部末端的抱握器(圖3,b)。
該識別方法簡單易行,準確率可達100%,掌握該方法,既可了解梨小食心蟲在田間的性別比,又可為利用性引誘劑進行防治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