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楓香葉 分離物抗氧化活性及對枇杷的貯藏保鮮效果

      2015-12-13 07:02:34紀雨薇劉亞敏劉玉民劉宏丁
      食品科學(xué) 2015年4期
      關(guān)鍵詞:楓香枇杷木質(zhì)素

      紀雨薇,劉亞敏,劉玉民,*,閻 聰,劉宏丁

      (1.西南大學(xué)資源環(huán)境學(xué)院,三峽庫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慶 400715;2.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漿果研究所,黑龍江 綏化 152204)

      楓香葉 分離物抗氧化活性及對枇杷的貯藏保鮮效果

      紀雨薇1,劉亞敏1,劉玉民1,*,閻 聰2,劉宏丁1

      (1.西南大學(xué)資源環(huán)境學(xué)院,三峽庫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慶 400715;2.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漿果研究所,黑龍江 綏化 152204)

      以楓香葉分離物(楓香葉依次經(jīng)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大孔樹脂層析、50%乙醇洗脫后所得產(chǎn)物)為實驗材料,分別研究其還原力及對1,1-二苯基-2-三硝基苯 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和對枇杷的貯藏保鮮效果。用10、30、50 mg/100 mL的楓香葉分離物溶液對枇杷果實進行浸泡處理,6 ℃貯藏,每5 d測定一次枇杷果實的腐爛指數(shù)、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相對電導(dǎo)率、過氧化物酶(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木質(zhì)素含量等果實的品質(zhì)和生理指標。結(jié)果表明:楓香葉分離物具有較高的還原力和DPPH自由基、·、·OH清除率;且楓香葉分離物處理可以有效控制枇杷果實腐爛指數(shù)、硬度、細胞膜滲透性及PAL活性和POD活性的升高,延緩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和木質(zhì)素的積累,對于長期貯藏的枇杷果實具有較好的保鮮作用,其中以10 mg/100 mL楓香葉分離物的實用性較好。

      楓香葉分離物;抗氧化活性;枇杷;貯藏保鮮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為薔薇科枇杷屬植物,其果實是我國南方特有的珍稀水果,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具有清熱、潤肺、止渴、和胃等作用,深受消費者的喜愛[1-2]。但由于枇杷成熟期集中在初夏高溫、多濕季節(jié),采后生理活動旺盛,營養(yǎng)成分消耗快,容易腐爛變質(zhì)、木質(zhì)化、品質(zhì)劣變及褐變,在一般條件下難以貯藏和長途運輸[3]。目前,枇杷采后貯藏保鮮的方法主要為冷藏結(jié)合化學(xué)試劑處理,然而化學(xué)試劑帶來的污染和殘留問題至今還未得到很好的解決[4-5],因此,研究適合枇杷的無公害高效防腐保鮮劑以取代化學(xué)試劑,對枇杷的貯藏保鮮具有重要意義。從中藥和香辛料中提取天然防腐保鮮劑[6-8],被認為是開發(fā)新型無公害高效果蔬防腐保鮮劑的重要途徑。

      金縷梅科楓香樹屬的楓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全株均有藥用價值,具有溫經(jīng)活絡(luò)、祛風(fēng)濕、行氣、解毒等功能[9-10]。其葉片中含有豐富的次生代謝物質(zhì),如α-莽草酸、蘆丁、β-谷甾醇、驅(qū)蛔腦、異槲皮苷、金絲桃苷、黃芪苷、三葉豆苷、逆沒食子酸、紫云英苷、木麻黃鞣寧[11-12]等,這些物質(zhì)大多具有抗氧化和抑菌作用。有研究[13-15]認為,楓香葉提取物及揮發(fā)性成分不僅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賀氏菌、白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傷寒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黃曲霉和青霉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還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活性[15-16]。果蔬采后的腐爛變質(zhì)主要是由于膜脂過氧化、自由基的產(chǎn)生和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本課題組前期研 究發(fā)現(xiàn)楓香葉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均具有較強的抗氧化和抑菌能力,并對枇杷果實具有較好的保鮮功效,為進一步追蹤楓香葉次生代謝物中具果品保鮮作用的活性物質(zhì),本實驗選擇楓香葉依次通過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大孔樹脂層析、50%乙醇洗脫后所 得產(chǎn)物即楓香葉分離物(extract from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leaves,LE)為材料,通過測定LE的抗氧化能力和貯藏期間枇杷果實品質(zhì)和生理指標的變化,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和對枇杷果實的防腐保鮮作用及機理,為楓香資源在果品保 鮮方面的綜合開發(fā)利用探索新的途徑,為尋找適合枇杷的無公害高效保鮮劑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楓香葉于2011年9月采自重慶市北碚茅庵林場3~4 a生幼樹,經(jīng)西南大學(xué)林學(xué)教研室鑒定為金縷梅科楓香樹屬的楓香葉。鮮葉殺青粉碎后過40 目篩備用。供試枇杷為九分熟的“大五星”枇杷果實,于2013年5月13日采收,3 h內(nèi)運回實驗室進行實驗。

      無水乙醇、乙酸乙酯、D-101大孔吸附樹脂、鐵氰化鉀、三氯化鐵、鄰二氮菲、VC、重鉻酸鉀、酚酞、L-苯丙氨酸 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亞硝酸鈉、硫酸亞鐵 南京化學(xué)試劑有 限公司;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 北京中生瑞泰科技有限公司;三氯乙酸、硫代巴比妥酸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愈創(chuàng)木酚 中國佘山化工廠。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1.2 儀器與設(shè)備

      SCQ-2211B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機 上海生彥超聲波儀器有限公司;DHG-9075A電熱恒溫鼓風(fēng)干燥箱 北京恒泰豐科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GY-1硬度計 樂清市寶特思儀器有限公司;VBR90A手持折光儀 杭州匯爾儀器設(shè)備有限公司;DDS-307A電導(dǎo)率儀、WFH-204B紫外分析儀 上海精密儀器有限公司;T6新世紀紫外分光光度計 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zé)任公司;TGL-16G恰菲爾高速離心機 上海恰菲爾分析儀器有限公司;FA2004A電子天平 上海精天電子儀器有限公司;DKS-16電熱恒溫水浴鍋 上海飛越實驗儀器有限公司;SHB-3循環(huán)水多用真空泵 鄭州杜甫儀器廠;RE-52旋轉(zhuǎn)蒸發(fā)器 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玻璃層析柱(50 mm×600 mm) 南寧市精密儀器儀表有限公司。1.3 方法

      1.3.1 LE溶液的制備

      稱取楓香葉粉末1 kg,按照料液比1∶10(g/mL)以體積分數(shù)為50%的乙醇在70 ℃條件下超聲波提取50 min,提取3 次后合并濾液,于45 ℃減壓濃縮蒸干溶劑,得到170.5 g楓香葉醇提取物。稱150 g楓香葉醇提取物溶于1 000 mL蒸餾水中,用等體積乙酸乙酯萃取3 次,萃取液減壓濃縮蒸干溶劑所得乙酸乙酯相浸膏,用大孔吸附樹脂層析法進行分離,依次用水和10%、30%、50%乙醇洗脫,取50%的乙醇洗脫液,減壓濃縮蒸干溶劑,得到紅棕色黏稠狀物即為LE,得率1.90%。實驗中,配制不同質(zhì)量濃度LE溶液備用。

      1.3.2 LE抗氧化活性的測定

      總還原力的測定采用鐵氰化鉀法[17],LE溶液質(zhì)量濃度為0.1 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測定采用DPPH法[18];O·清除率測定采用NBT光還原法[19];·OH清除率測定采用鄰二氮菲氧化法[20-21]。以上4 個抗 氧化活性指標均以相同質(zhì)量濃度的VC和BHT作為對照。

      1.3.3 果實預(yù)處理

      將采回的枇杷去除未成熟、病蟲害和有機械損傷的果實,挑選大小和顏色基本一致的進行實驗。用體積分數(shù)1%的果蔬專用洗潔劑溶液浸果5~10 min,用自來水洗凈后,再用去離子水漂洗3 次,瀝干水分后分別浸泡在質(zhì)量濃度為0(對照,CK)、10(處理1,T1)、30(處理2,T2)、50(處理3,T3)mg/100 mL的LE溶液中5 min,自然晾干,再分裝入聚氯乙烯袋(厚度0.06 mm)中,置于6 ℃條件下貯藏30 d,每5 d對貯藏枇杷的各項品質(zhì)和生理指標進行測定,每個處理每次測定取樣40個枇杷果實,重復(fù)3 次。枇杷貯藏期間的腐爛指數(shù)參照以上處理方法,置于相同條件下貯藏30 d,單獨測定。

      1.3.4 枇杷品質(zhì)和生理指標的測定

      腐爛指數(shù)測定參照鄭永華等[22]的方法;枇杷果實硬 度測定采用硬度計法:將枇杷果實剝皮后,測定6個果實的果肉硬度,取其平均值,單位為kg/cm2;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測定采用折光儀法[23];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測定采用酸堿滴定法[24];細胞膜滲透性的測定采用電導(dǎo)率儀法[24];木質(zhì)素含量測定參照鞠志國等[25]的方法;過氧化物酶(peroxydase,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測定參照高俊鳳[24]的方法,POD活性以材料鮮質(zhì)量反應(yīng)液每分鐘A470nm變化0.01為1 個酶活性單位,以U/g表示;PAL活性以材料鮮質(zhì)量反應(yīng)液每小時A290nm增加0.01為1個酶活性單位,以U/g表示。

      1.4 數(shù)據(jù)處理

      各指標每次測定均進行3 次重復(fù),結(jié)果取平均值,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和方差分析,多重比較采用最小顯著差法,作圖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LE的抗氧化活性

      2.1.1 LE對O2-·的清除活性

      圖1 EO2-?的清除活性Fig.1 O? radical scavenging rate of LE

      LE對O2—·具有較好的清除活性,當(dāng)質(zhì)量濃度在0.02~0.25 mg/mL時,量效關(guān)系明顯,當(dāng)質(zhì)量濃度大于0.25 mg/mL時,隨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對O2—·的清除率變化不顯著(圖1)。質(zhì)量濃度在0.02~0.5 mg/mL時,LE溶液的清除活性與VC差異不顯著,但極顯著高于BHT,說明LE具有較高的O2—·清除活性。

      2.1.2 LE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DPPH自由基是一種穩(wěn)定的、以氮為中心的質(zhì)子自由基,其乙醇溶液中呈紫色,在517 nm波長處有最大吸光度,抗氧化劑通過提供電子與DPPH自由基的孤對電子配對,使其溶液褪色[26-28]。LE對DPPH自由基具有較好的清除活性,質(zhì)量濃度在0.01~0.3 mg/mL時,量效關(guān)系明顯,此后隨著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趨于穩(wěn)定(圖2)。在實驗質(zhì)量濃度范圍內(nèi),LE的清除活性始終顯著高于BHT;質(zhì)量濃度小于0.3 mg/mL時,顯著小于VC,質(zhì)量濃度大于0.3 mg/mL時,與VC差異不顯著,說明LE具有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圖2 LE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Fig.2 DPPH racial scavenging rate of LE

      2.1.3 LE對·OH的清除活性

      圖3 LE對?OH的清除活性Fig.3 ?OH radical scavenging rate of LE

      ·OH是最活潑、毒性最大的自由基,它可以損傷蛋白質(zhì)、脂質(zhì)、核酸等多種生物大分子,引發(fā)組織細胞病變,導(dǎo)致各種疾病發(fā)生和加速機體衰老[29]。LE溶液質(zhì)量濃度與·OH的清除活性呈現(xiàn)明顯的量效關(guān)系(圖3)。LE的清除活性與VC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BHT,說明LE具有較高的·OH清除活性。

      2.1.4 LE總還原力

      圖4 LE的總還原力Fig.4 Total reducing power of LE

      還原力是表示抗氧化物質(zhì)是否為良好的電子供體的重要指標,還原力越強,可提供的電子越多,其供應(yīng)的電子除了可使Fe3+還原為Fe2+外,也能使自由基變成穩(wěn)定的分子,從而達到清除自由基的目的,因此可以通過測定還原力來說明物質(zhì)的抗氧化能力[30-32]。如圖4所示,質(zhì)量濃度為0.1 mg/mL時,LE溶液的吸光度與VC差異不顯著,但極顯著高于BHT,表明LE具有很強的還原性。

      2.2 LE對枇杷果實低溫貯藏效果

      圖5 不同處理對枇杷果實腐爛指數(shù)的影響Fig.5 Effects of treatment with LE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decay index of loquat fruits

      2.2.1 LE對枇杷果實貯藏期間腐爛指數(shù)的影響貯藏期間枇杷果實腐爛指數(shù)呈上升趨勢(圖5)。對照組枇杷果實貯藏5 d時已腐爛1.88%,且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果實的腐爛指數(shù)迅速升高,至貯藏30 d時,對照組果實的腐爛指數(shù)達到31.88%,而3個處理組的腐爛指數(shù)僅為對照組的43.13%(T1)、39.21%(T2)、54.89%(T3)。經(jīng)方差分析,貯藏期間3個處理組與對照組差異極顯著(P<0.01),由此可見,LE處理能夠顯著減少枇杷果實的腐爛。

      2.2.2 LE對枇杷果實貯藏期間硬度的影響

      圖6 不同處理對枇杷果實硬度的影響Fig.6 Effects of treatment with LE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hardness of loquat fruits

      枇杷果實在貯藏期間硬度呈遞增的變化趨勢(圖6),在整個貯藏期間,3 個處理組枇杷果實硬度均小于對照組。貯藏至30 d時,3 個處理組枇杷果實硬度分別為2.16(T1)、2.22(T2)、2.02(T3)kg/cm2,對照組硬度為2.72 kg/cm2。經(jīng)方差分析,整個貯藏期間,3 個處理組均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其中T3與對照組差異極顯著(P<0.01),由此可見,LE處理能顯著減緩枇杷果實硬度的上升,3 個處理組中T3效果最好。

      圖7 不同處理對枇杷果實TSS含量的影響Fig.7 Effects of treatment with LE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TSS content in loquat fruits

      2.2.3 LE對枇杷果實貯藏期間TSS含量的影響TSS是構(gòu)成枇杷果實風(fēng)味的重要物質(zhì),它主要包括可溶性糖類、可溶性蛋白質(zhì)等[33],其含量越高,枇杷果實的品質(zhì)越好。如圖7所示,貯藏前5 d對照組和3 個處理組的TSS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此后則出現(xiàn)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貯藏至30 d時,3 個處理組的TSS含量分別比對照組高7.39%(T1)、21.10%(T2)、13.65%(T3)。

      2.2.4 LE對枇杷果實貯藏期間TA含量的影響

      圖8 不同處理對枇杷果實TA含量的影響Fig.8 Effects of treatment with LE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TA content in loquat fruits

      枇杷在貯藏期間,部分TA轉(zhuǎn)化成糖,用于呼吸消耗,被氧化成CO2和H2O;部分被Ca2+、K+所中和,因而使果實的酸味消減,風(fēng)味降低[33]。如圖8所示,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枇杷果實中的含酸量逐漸下降,與貯藏時間呈線性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貯藏至30 d,3 個處理組枇杷果實含酸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經(jīng)方差分析,貯藏期間對照組與3 個處理組差異極顯著(P<0.01),3 個處理組間差異極顯著(P<0.01)。由此可見,LE處理可顯著減少枇杷果實TA的消耗,3 個處理組中T3效果最好。

      2.2.5 LE對枇杷果實貯藏期間PAL活性的影響

      PAL是木質(zhì)素合成代謝的關(guān)鍵酶。枇杷果實貯藏過程中PAL活性呈上升的趨勢,對照組PAL活性始終高于3 個處理組(圖9)。整個貯藏期間,對照組枇杷果實中PAL活性增長較快,而3 個處理組PAL活性的增長則較為緩慢。經(jīng)方差分析,在整個貯藏期間3 個處理組與對照組差異極顯著(P<0.01),3 個處理間差異極顯著(P<0.01)。由此可見,LE處理能顯著抑制枇杷果實的PAL活性的上升,在3 個處理組中T3效果最好。

      圖9 不同處理對枇杷果實PAL活性的影響Fig.9 Effects of treatment with LE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PAL activity in loquat fruits

      2.2.6 LE對枇杷果實貯藏期間POD活性的影響

      圖 10 不同處理對枇杷果實POD活性的影響Fig.10 Effects of treatment with LE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POD activit y in loquat fruits

      POD活性是果實衰老的一種重要指標。一般認為果實衰老時POD活性上升,參與同衰老有關(guān)的氧化反應(yīng),抑制POD活性可延緩果實衰老[34]。如圖10所示,貯藏前25 d,對照組和3 個處理組POD活性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在25 d時POD活性達到最大值,此后POD活性呈下降趨勢。3 個處理組枇杷果實POD活性的最大值分別為284.27(T1)、270.64(T2)、241.43(T3) U/g,顯著低于對照組POD活性的最大值(358.26 U/g)。經(jīng)方差分析,整個貯藏期間對照組與3 個處理組差異極顯著(P<0.01)。由此可見,LE處理能顯著抑制枇杷果實POD活性的升高。

      2.2.7 LE對枇杷果實貯藏期間細胞膜滲透性的影響

      細胞膜滲透性在枇杷果實貯藏期間總體呈上升趨勢(圖11)。貯藏前15 d,對照組和3 個處理組相對電導(dǎo)率呈上升的趨勢,上升幅度較小且有小幅度的上下波動;15~20 d時,相對電導(dǎo)率則快速上升;20~30 d時,相對電導(dǎo)率出現(xiàn)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經(jīng)方差分析,對照組與T1、T2差異極顯著(P<0.01)。由此可見,LE處理能顯著減緩枇杷果實的細胞膜滲透性的升高。

      圖 11 不同處理對枇杷果實細胞膜透性的影響Fig.11 Effects of treatment with LE at different conc entrations on membrane permeability in loquat fruits

      2.2.8 LE對枇杷果實貯藏期間木質(zhì)素含量的影響

      枇杷果實貯藏過程中木質(zhì)素含量有升有降,但總體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圖12),這可能與PAL活性的變化有關(guān)。貯藏前20 d,對照組和3 個處理組的木質(zhì)素含量均呈緩慢上升趨勢,但20 d后,對照組的木質(zhì)素繼續(xù)積累并在25 d達最大值(1.02%),而3 個處理的木質(zhì)素含量的最大值則出現(xiàn)在20 d,此后呈下降趨勢。經(jīng)方差分析,對照組與3 個處理組差異極顯著(P<0.01),3 個處理組間差異極顯著(P<0.01)。由此可見,LE處理可以減緩枇杷果實的木質(zhì)素含量的積累,在3 個處理組中T3效果最好。

      3 討論和結(jié)論

      自由基是游離存在的含有不配對電子的基團,其在機體內(nèi)有很強的氧化反應(yīng)能力,易對蛋白質(zhì)、脂質(zhì)和核酸等產(chǎn)生傷害,從而引起機體損傷[35]。LE對DPPH自由基、O·和·OH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清除效果,其清除率分別達到94.76%、93.35%、80.75%,與相同質(zhì)量濃度VC清除效果相當(dāng),顯著高于BHT。此外,0.1 mg/mL LE溶液的還原力與相同質(zhì)量濃度VC的還原力差異不顯著,顯著高于BHT。

      枇杷采后果實內(nèi)部的新陳代謝仍在進行,加之枇杷成熟期多處于高溫、潮濕的季節(jié),易滋生侵染性病原體,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枇杷果實中的水溶性營養(yǎng)物質(zhì)會逐漸流失,品質(zhì)也會逐漸下降。閻聰?shù)萚36]的研究表明,8 mg/100 mL的LE處理可以顯著減緩李果實TA、TSS含量的下降,抑制腐爛指數(shù)的升高,有效地保持李果實的品質(zhì)。用LE處理均能夠顯著減少枇杷的腐爛、減緩果實硬度的上升、減緩TA的消耗,并在一定程度上減緩TSS的消耗,從而較好地保留了枇杷的營養(yǎng)和口感,與閻聰?shù)萚36]的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

      枇杷屬非躍變型果實[37],采摘前已完成生理后熟,貯藏的過程亦是其衰老的過程,有研究[38]認為衰老過程是活性氧代謝失調(diào)與累積的過程,當(dāng)機體衰老時,體內(nèi)活性氧自由基大量積累,自由基就會首先攻擊細胞的膜系統(tǒng),造成細胞膜系統(tǒng)的傷害,膜透性增大,細胞內(nèi)含物外滲增加,造成果實組織衰老或 死亡。POD是一種與衰老有關(guān)的酶,其在衰老后期被啟動,參與與衰老有關(guān)的氧化反應(yīng),表現(xiàn)為傷害效應(yīng),常被作為植物衰老的指標[38-40]。用LE處理均可以顯著延緩枇杷果實細胞膜滲透性的升高;并能顯著抑制POD活性的上升,從而減緩枇杷果實的衰老進程,這可能與LE對O2-·、·OH等自由基具有較強的清除活性有關(guān)(圖1、3)。木質(zhì)素是構(gòu)成植物細胞壁的重要成分,木質(zhì)素在細胞壁中的大量積累是引起果實硬度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4]。吳錦程等[1]研究表明,在4℃條件下枇杷木質(zhì)素含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果肉硬度 與木質(zhì)素含量密切相關(guān)。PAL是苯丙烷代謝途徑中的一個重要的酶,它能夠催化L-Phe解氨生成反式肉桂酸,進入苯丙烷代謝途徑,形成CoA酯,進一步轉(zhuǎn)化為類黃酮、木質(zhì)素等次生代謝產(chǎn)物,因此PAL也被認為是木質(zhì)素合成代謝的關(guān)鍵酶[38-39]。鄭永華等[41]的研究表明1℃條件下枇杷果實PAL活性上升,木質(zhì)素大量合成,使果實變得僵硬,口感粗糙。本實驗中,用LE處理均能夠顯著抑制枇杷果實PAL活性的上升,從而顯著減緩枇杷果實木質(zhì)素的積累和硬度的上升。

      綜上可知,LE具有較好的還原力和清除·OH、DPPH自由基、O2-·的能力,在枇杷果實低溫貯藏期間能夠顯著抑制細胞膜滲透性的上升,抑制POD和PAL活性的升高,減緩TA的消耗和木質(zhì)素的積累,延緩硬度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減緩TSS的消耗,從而顯著減少枇杷果實的腐爛,使枇杷果實在貯藏一定時間后還保留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較好的口感。從實驗所測貯藏保鮮指標的結(jié)果可以看出,3個處理均能顯著延緩枇杷果實的衰老,其中以50 mg/100 mL(T3)LE處理的枇杷果實貯藏保鮮效果最好,但綜合比較成本與保鮮效果,用10 mg/100 mL(T1)的LE來對枇杷進行保鮮處理最為合適。

      [1] 吳錦程, 梁杰, 陳建琴, 等. 采收成熟度與冷藏枇杷果實木質(zhì)化關(guān)系研究[J]. 食品科學(xué), 2010, 31(2): 255-259.

      [2] 林素英, 陳宇, 吳錦程, 等. 羧甲基殼聚糖對枇杷果實保鮮效果的影響[J]. 食品科學(xué), 2013, 34(18): 312-316.

      [3] 陳發(fā)河, 張美姿, 吳光斌. NO處理延緩采后枇杷果實木質(zhì)化劣變及其與能量代謝的關(guān)系[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4, 47(12): 2425-2434.

      [4] 秦文, 張正周, 付婷婷, 等. 臭氧對“大五星”枇杷貯藏保鮮效果的影響[J]. 食品科學(xué), 2011, 32(20): 282-285.

      [5] 關(guān)文強, 李淑芬. 天然植物提取物在果蔬保鮮中應(yīng)用研究進展[J].農(nóng)業(yè)工程學(xué)報, 2006, 22(7): 200-204.

      [6] 劉光發(fā). 八角茴香等植物提取物對果蔬保鮮效果的研究[D]. 天津:天津科技大學(xué), 2010.

      [7] 袁仲玉, 周會玲, 田蓉, 等. 蘆薈粗提物對蘋果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與機理[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xué)報, 2014, 30(4): 255-263.

      [8] 廖玨. 39 種植物提取物對番茄、蘋果的保鮮活性篩選[D]. 楊凌: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 2013.

      [9] 鄭德勇, 安鑫南. 植物抗氧化劑研究展望[J]. 福建林學(xué)院學(xué)報, 2004, 24(1): 88-91.

      [10] 中國醫(yī)學(xué)科學(xué)院陜西分院中醫(yī)研究所. 陜西中藥志: 第一卷[M]. 西安: 陜西人民出版社, 1962: 513-514.

      [11] HATANO T, KIRA R, YOSHIZAKI M, et al. Seasonal changes in the tannins of Liquidambar formosana reflecting their biogenesis[J]. Phytochemistry, 1986, 25(12): 2787-2789.

      [12] OKUDA T, HATANO T, KANEDA T, et al. Liquidambin, an ellagitannin from Liquidambar formosana[J]. Phytochemistry, 1987, 26(7): 2053-2055.

      [13] 鐘有添, 王小麗, 馬廉蘭. 楓香樹葉抗菌活性研究[J].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07, 18(7): 1693-1694.

      [14] 鐘有添, 黃真, 張瑞其, 等. 楓香樹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抑菌作用的觀察[J]. 贛南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 2007, 27(2): 169-170.

      [15] 劉玉民, 劉亞敏, 李鵬霞. 楓香葉精油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學(xué), 2009, 30(11): 134-137.

      [16] 李美霞. 植物提取物對水果采后致腐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D]. 北京: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4.

      [17] 劉金串, 孟江飛, 房玉林, 等. 膨大處理對紅地球葡萄酚類物質(zhì)及抗氧化活性的影響[J]. 食品科學(xué), 2012, 33(5): 7-12.

      [18] 江巖, 鄭力, 克熱木江·吐爾遜江. 藥桑椹花青素的體外抗氧化作用[J]. 食品科學(xué), 2011, 32(13): 45-48.

      [19] LIU F, OOI V E C, CHANG S T.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mushroom polysaccharide extracts[J]. Life Sciences, 1997, 60(10): 763-771.

      [20] 周冉, 李淑芬, 張大成. 鹿茸提取物體外抗氧化活性分析[J]. 食品科學(xué), 2009, 30(9): 33-36.

      [21] 趙艷紅, 李建科, 趙維, 等. 常見藥食植物提取物體外抗氧化活性的評價[J]. 食品科學(xué), 2009, 30(3): 104-108.

      [22] 鄭永華, 蘇新國, 易云波, 等. SO2對枇杷冷藏效果的影響[J].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00, 23(2): 89-92.

      [23] 丁波, 畢陽, 陳松江, 等. 兩種間歇升溫方式對李果實冷害抑制的效果比較[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2, 33(1): 352-358.

      [24] 高俊鳳. 植物生理學(xué)實驗指導(dǎo)[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17-220.

      [25] 鞠志國, 劉成連, 原永兵, 等. 萊陽茌梨酚類物質(zhì)合成的調(diào)節(jié)及其對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1993, 26(4): 44-48.

      [26] 謝小煥, 趙櫻, 羅薇, 等. 不同甘薯品種苗期莖尖醇溶提取物清除DPPH·的行為特征差異[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3, 46(2): 270-281.

      [27] MANZOCCO L, ANESE M, NICOLI M C.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tea extracts as affected by processing[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8, 31(7/8): 694-698.

      [28] GULCIN I, SAT I G, BEYDEMIR S, et al. Comparis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love (Eugenia caryophylata Thunb) buds and lavender (Lavandula stoechas L.)[J]. Food Chemistry, 2004, 87(3): 393-400.

      [29] HUANG D J, OU B X, PRIOR R L. The chemistry behind antioxidant capacity assay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5, 53(6): 1841-1856.

      [30] 曹煒, 盧珂, 陳衛(wèi)軍, 等. 不同種類蜂蜜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學(xué), 2005, 26(8): 352-356.

      [31] 萬利秀, 肖更生, 徐玉娟, 等. 柑橘皮黃酮純化前后抗氧化性比較研究[J]. 食品科學(xué), 2011, 32(5): 87-90.

      [32] 展銳, 庫爾班, 茍萍, 等. 火絨草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學(xué), 2010, 31(3): 153-159.

      [33] 陳迪新, 鄧元平, 孫愛東, 等. 茶葉水提取物對草莓保鮮效果的影響[J].食品科學(xué), 2014, 35(2): 310-315.

      [34] 左進華, 陳安均, 李小靜, 等. 番茄果實成熟衰老相關(guān)因子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0, 43(13): 2724-2734.

      [35] 董銀萍, 李拖平. 山楂果膠的抗氧化活性[J]. 食品科學(xué), 2014, 35(3): 29-32.

      [36] 閻聰, 劉玉民, 劉亞敏, 等. 楓香葉次生代謝物對李采后品質(zhì)及生理特性的影響[J]. 食品科學(xué), 2013, 34(24): 268-272.

      [37] 尚艷雙, 劉玉民, 劉亞敏, 等. 楓香葉精油對枇杷低溫貯藏的防腐保鮮效果[J]. 食品科學(xué), 2014, 35(2): 266-270.

      [38] 姚昕. “大五星”枇杷采后生理特性及貯藏保鮮技術(shù)的研究[D]. 雅安: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5.

      [39] 蘇新國. 菜用大豆采后生理及其保鮮技術(shù)研究[D]. 南京: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2.

      [40] 張潔. 不同處理對楊梅果實保鮮效果的研究[D]. 杭州: 浙江農(nóng)林大學(xué), 2012.

      [41] 鄭永華, 李三玉, 席玙芳. 枇杷冷藏過程中果肉木質(zhì)化與細胞壁物質(zhì)變化的關(guān)系[J]. 植物生理學(xué)報, 2000, 26(4): 306-310.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Extrac t from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Leaves and Its Effect on Preserving the Quality of Loquat Fruits during Refrigerated Storage

      JI Yuwei1, LIU Yamin1, LIU Yumin1,*, YAN Cong2, LIU Hongding1
      (1. Key Laborator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s Eco-environment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 Berry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uihua 152204,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extract from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leaves (LE) obtained by sequential steps including ethanol extraction, ethyl acetate extraction, macroporous resin chromatography with aqueous ethanol elution was evaluated by reducing power, and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superoxide anion and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assays. Meanwhile, the effect of the extract on preserving the quality of loquat fruits was investigated by storing the fruits at 6 ℃ after steeping in 10, 30 or 50 mg/100 mL LE solution. Decay index, hardness, total soluble solid (TSS) content, titratable acid (TA) content, membrane permeability, peroxydase (POD) activity,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 activity and lignin content were determined every 5 day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quat fruits during stor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E had strong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gainst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superoxide anion, hydroxyl free radicals and significant reducing power, and could inhibit the increases in decay index, hardness, membrane permeability, PAL activities and POD activities, and slow down the decreases in TSS and TA content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lignin. In conclusion, LE has bright prospects in quality preservation of loquat fruits and treatment 1 (10 mg/100 mL) has better practicability.

      extract fr om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leaves; antioxidant activity; loquat; storage

      TS205.7

      A

      1002-6630(2015)04-0226-06

      10.7506/spkx1002-6630-201504045

      2014-08-04

      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面上項目(31170546)

      紀雨薇(1991—),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林產(chǎn)資源開發(fā)利用。E-mail:rain2008game@126.com

      *通信作者:劉玉民(1974—),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林產(chǎn)資源開發(fā)利用。E-mail:yuminliu@163.com

      猜你喜歡
      楓香枇杷木質(zhì)素
      楓香染
      枇杷
      兒童時代(2022年1期)2022-04-19 12:42:16
      枇杷
      楓香園四季
      木質(zhì)素增強生物塑料的研究進展
      上海包裝(2019年8期)2019-11-11 12:16:14
      枇杷
      夏月枇杷黃
      一種改性木質(zhì)素基分散劑及其制備工藝
      天津造紙(2016年1期)2017-01-15 14:03:29
      習(xí)近平總書記在遵義市楓香鎮(zhèn)花茂村考察
      楓香人工幼林生長過程分析
      牡丹江市| 双柏县| 泰兴市| 东阿县| 通州市| 东乡县| 北票市| 灵寿县| 略阳县| 松滋市| 张北县| 徐闻县| 百色市| 繁峙县| 太白县| 颍上县| 安康市| 民县| 岗巴县| 静安区| 阳信县| 通榆县| 宜都市| 遵化市| 广丰县| 普安县| 沧源| 沅陵县| 友谊县| 邵阳县| 民权县| 开阳县| 武功县| 南涧| 建平县| 宿州市| 德江县| 红河县| 绥阳县| 吴忠市| 易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