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冰
摘 ?要:“大學生”這個社會群體在中國的人口比例中只是很小的一個群體,但是其凸顯出來的消費行為特征,以及對其消費趨勢的研究分析,對于消費者市場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將是重要的參考,同時也可能成為引領未來市場的潮流的先驅者。作為企業(yè)應該如何引領大學生市場的消費行為呢?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行為;企業(yè);思路
一、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特征
(一)追求新穎時尚的消費趨向?!皶r尚”、“新穎”是大學生群體的消費行為的代名詞,也可以說是大學生群體消費行為的典型特征。這個群體跟隨社會時尚感,并在此過程中不斷的探究社會的時尚潮流,是社會時尚潮流的前沿者。而且,這個群體在追求新穎時尚的同時,具有極強的排他性,并很容易也很愿意和能夠引領時尚的人員接觸。
(二)購買行為中具有較強的感情色彩。大學生屬于青年群體,而這個群體由于其年齡較小,社會閱歷不足,所以在其發(fā)生購買行為時,很容易出于感情動機的購買行為特征。不固定、不持久,可能是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也可能是一時興起,所以也造成了個人消費支出每月的額度不同,甚至落差較大。
(三)具有較強的購買能力和較廣泛的購買范圍。雖然大學生這個群體中有七成人群的收入來源于父母的供給,他們可以說還沒有一定的社會收入,但是其購買能力卻不容小覷。這一點但從各個城市大學周邊的商業(yè)繁榮情況就可以得到驗證。
(四)追求個性,表現自我。大學生這個社會群體,雖然在同樣的參照群體中有其共性,但是,每個群體的成員又在此極度渴望能夠在群體里標新立異,與眾不同。所以,容易被新鮮的、刺激的、具有冒險性的事物所吸引,也在這個過程中想向群體充分證明個體的的自我價值。由此可見,大學生這個消費群體市場,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消費行為特征,并且在社會的環(huán)境的影響下,雖然大學生的時代性越來越明顯,其價值觀也在不段的發(fā)生變化,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這個群體能夠帶來的巨大效益是不容質疑的。
二、企業(yè)應對大學生市場消費行為的新思路
(一)結合年代,重視產品自身的研發(fā)。這里所謂的“年代”是指與時俱進。企業(yè)在充分考慮了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特征后,必定致力于產品的個性發(fā)展,而其個性的顯現,除了體現產品的品牌、包裝因素外,不應局限在產品的外在,企業(yè)更應該重視自身產品的研發(fā)。而對于產品的研發(fā),包括產品功能的新開發(fā)、對產品象征價值的體現、產品與不同年代大學生的相吻合度等等,這些可能更加能夠吸引大學生這個市場的消費群體,也更加容易被他們所接受。
(二)做潮流元素的創(chuàng)造者和掌控者。首先,先說潮流元素的創(chuàng)造者。通過對大學生市場的消費群體分析可見,大學生這個社會群體,由于其年齡特性和明顯的心理特征,這個群體追逐潮流元素,而且容易被接觸到的環(huán)境所影響。如果企業(yè)僅僅在觀察時尚的潮流元素,進而采取行動追隨,必然跟不上市場前進的步伐。所以,企業(yè)要掌握先機,就必須要先做潮流元素的創(chuàng)造者。怎樣做這個創(chuàng)造者呢?大學生這個社會群體,社會經驗不足,接觸的社會環(huán)境內容較為簡單,容易被個人的崇拜所影響,并在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向個人崇拜的偶像發(fā)展改變。例如當今社會在鼓勵大學生自我創(chuàng)業(yè)的同時,也有相當一批大學生在走向社會,準備獨立創(chuàng)業(yè)時期,對于馬云的曾經奮斗史崇拜不已,立志成為中國的第二個“馬云”。這是時代的特征,也是時代對現階段中國大學生價值觀樹立的深遠影響。那么,一家企業(yè),想指引大學生消費行為的企業(yè),能否從中國大學生的偶像崇拜方面入手呢?制造中國更多的“馬云”,為中國大學生樹立標桿,也指引了中國大學生的行為方向。其次,如果一家企業(yè)完成潮流元素創(chuàng)造者的角色任務,那么還要對潮流元素的掌控做足一番功夫。利用大學生的模仿崇拜情懷是在潛移默化的指引大學生群體的消費方向,而還要能夠引導消費方向不發(fā)生改變,并為企業(yè)所用。這就需要企業(yè)在潮流元素的創(chuàng)造上時刻具有動態(tài)性和適應性,這比單純的設計新產品要更加的費時費力,但企業(yè)最終倡導的或者說企業(yè)銷售的是一種理念,僅此而已就足以讓企業(yè)對市場進行有效的掌控。
(三)突破傳統的購物方式。如果說現在的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的話,那么網絡購物已經退出時尚的舞臺了。盡管網絡商家,不僅為挽回造成負面影響的網絡購物形象,而且為了保有固有的顧客群體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先試后買、分期付款、七天無理由退換貨等等,都是為了能夠進一步對網絡購物提供可靠的保障。但是從大學生的角度來看,能夠先試后買或分期付款固然是好,可緩解暫時的經濟壓力,但立意較好心意不足。而和現在在大學周邊剛剛興起的“愛分期”新型購買模式相比較就略遜一籌。據了解發(fā)現,和金融系統建立聯系的這種“愛分期”的購物模式,能夠迅速滿足學生追求時尚、潮流的心理期望,至于大學生需要為此付出高額的利息等一系列問題,似乎并不是大學生集中關注的問題。
企業(yè)在應對大學生消費群體的市場策略和營銷思路上,可能還需要更加具體的思考,而這個群體的消費趨勢又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這給企業(yè)的應對方式和內容上增加了難度,但是相信企業(yè)在掌控好這個群體市場的行為特征及變化后,必然能夠為企業(yè)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榮曉華 《消費者行為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