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田壩心小組壯、傣語文活態(tài)現(xiàn)狀及成因①

      2015-12-15 09:35:46劉麗媛
      玉溪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2期
      關鍵詞:田壩壯語活態(tài)

      張 潔 劉麗媛

      (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云南昆明650500)

      田壩心小組壯、傣語文活態(tài)現(xiàn)狀及成因①

      張 潔 劉麗媛

      (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云南昆明650500)

      壯族;傣族;雜居村寨;語文活態(tài)

      田壩心小組是一個壯、傣雜居村寨,這個小組的壯族穩(wěn)定使用母語,母語文活力非常強,而傣族有接近一半的人將壯語作為第一語言,母語使用處于衰退的狀態(tài),母語文活力比較低。其原因主要是壯族人口占優(yōu)勢,有著強烈的民族自信心,且存在普遍的同族婚姻和境外壯語;而傣族人口少,對壯語的有著高度認同感,且對本民族文化不重視。

      田壩心小組是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都龍鎮(zhèn)辣子寨村委會下轄的一個小組。根據(jù)調查,田壩心小組6歲以上(含6歲)具有語言能力的村民374人。其中,壯族258人,傣族83人,漢族27人,苗族4人,瑤族2人。田壩心小組雖然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村寨,但各民族語言的活力度卻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本文就田壩心小組壯、傣語文活態(tài)現(xiàn)狀及成因作一些調查和分析。

      一、田壩心小組壯族語文活態(tài)現(xiàn)狀

      我們從以下幾方面分析壯族語文活態(tài)現(xiàn)狀:壯族的母語使用情況、壯語是壯族家庭和村寨的主要交際工具、壯族民間文學和壯文字的傳承、壯族母語的使用場合。根據(jù)這幾個因素,將壯語文活力度量化。

      壯族的母語使用屬于全民保留型 根據(jù)調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田壩心6歲以上具有語言能力的壯族共258人,對壯語的掌握在“熟練”級的人數(shù)有258人,占壯族人口總數(shù)的100%。這表明,田壩心壯族在母語使用上沒有出現(xiàn)代際傳承斷裂。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們做了進一步的研究。我們對田壩心小組不同年齡段壯族做了400詞測試。具體情況如表1。

      表1 田壩心小組不同年齡段壯族四百詞測試情況表

      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年齡段的8個壯族人對壯語的掌握程度按年齡從大到小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并不明顯,沒有出現(xiàn)詞匯傳承上的代際斷裂。這說明,雖然不同年齡段的壯族人都能熟練使用壯語,但熟練程度存在差異,年輕人的壯語水平明顯低于老年人的壯語水平,其中,王齊峰的400詞測試等級就呈現(xiàn)為“良”。

      壯語是壯族家庭和村寨的主要交際工具 根據(jù)調查,壯語是田壩心小組壯族家庭和村寨的主要交際工具。具體表現(xiàn)在,258個壯族人的第一語言都是母語,在家庭內部都是用母語交際。在回答“家庭內部語言使用情況”這一項,被調查的12個壯族村民在“長輩對晚輩”、“晚輩對長輩”、“同輩之間”三個選項都選擇了壯語。這說明田壩心壯族家庭內部主要使用壯語進行交際。

      田壩心小組除了壯族村民258人,還有非壯族共116人,其中傣族83人,漢族27人,苗族4人,瑤族2人。在村寨中,不同民族使用漢語和壯語進行交際。83個傣族村民全部熟練掌握壯語,漢族27人中有23人使用壯語,屬于“熟練”級,3人屬于“一般”級,1人屬于“不懂”級。苗族4人對壯語的使用屬于“一般”級。瑤族2人對壯語的使用屬于“熟練”級。田壩心374個村民對壯語的掌握,屬于“熟練”級的,占總人口的97.9%,“一般”級的占總人口的1.8%,“不懂”級的占0.3%。壯族和非壯族使用壯語的情況,有力證明了壯語是田壩心小組的主要交際工具,顯示了壯語的高活態(tài)。

      壯族民間文學和壯文字的傳承 田壩心小組壯族還保留著一些本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風俗習慣,如農歷六月初一的小年,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喝酒吃飯,有的老人還會對歌。這樣的聚會人多的時候有30~40人,少的時候也有15人左右。老人去世時,要請“摩公”和“先生”,“摩公”在老人去世后給老人洗澡,“先生”給老人選擇出殯的日子、墓地以及出殯時的路線等。

      我們還對不同年齡段的壯族進行了關于本民族文學傳承的訪談,了解到有一小部分壯族會講民族的民間傳說,還會對歌,這些人主要集中在60歲以上。30~59歲的人大部分記得小時候聽父母講過,但現(xiàn)在已經記不清故事,也不會對歌。而30歲以下的,都沒有聽過壯族民間故事,也不會對歌。并且,這里的所有壯族,沒有人認識壯文或會寫壯文,壯文字在這里已經丟失。我們認為,田壩心小組的壯族在民間文學和壯文字的傳承上,出現(xiàn)了代際傳承的斷裂。但是,問卷中“是否希望掌握本民族文字”這一項,12個被調查的壯族村民有10個選擇了“希望”,有1個選擇了“無所謂”,有1個選擇了“不希望”。

      壯族母語的使用場合調查 田壩心小組壯族母語使用場合主要是:(1)家庭和村寨:村寨里不論什么民族的人都會講壯語。大家平時在一起就會首選壯語作為交際工具。(2)公共場所:如醫(yī)院,集市,村委會等,大家的說法都是:遇到會講壯語的人就講壯語,否則就講漢語方言。(3)大眾傳媒:家家都有電視,可以接收壯語節(jié)目,觀看壯族歌曲光碟,不過老人看的比較多,年輕人看得少。(4)學校:在田壩心的兩所學校里,課堂教學使用普通話,課間時,和會講壯語的同學在一起就講壯語,和不會壯語的同學則講普通話。(5)與境外民族交流:村子里經常有境外壯族(一般是越南人)來務工,使用壯語交流,根據(jù)村民敘述,越南壯族的壯語和他們的壯語是一樣的。

      壯語文活力度 綜合調查所得數(shù)據(jù),以以上4個方面為主,我們對田壩心小組壯語文活力度進行測量分析,具體數(shù)據(jù)如表2。

      表2 田壩心小組壯語文活力度評分表

      田壩心小組壯語文活力總分為88.4分,壯語文活力度屬于一級穩(wěn)定保存型。這表明壯語文保護現(xiàn)狀比較好,后面我們將探討形成這一現(xiàn)狀的原因。

      二、田壩心小組傣族語文活態(tài)現(xiàn)狀調查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壯族語文活態(tài)的現(xiàn)狀:傣族的母語使用情況;傣語在傣族家庭中已退于輔助工具的地位;傣族民間文學和傣文字的傳承。根據(jù)這幾個主要因素,將傣語文活力度量化。

      傣族的母語使用屬于衰退型 根據(jù)調查,83個傣族人對傣語的掌握屬于“熟練”級的只有49人,占總人數(shù)的59%,“一般”級的有12人,占總人數(shù)的14%,“不懂”級的有22人,占總人數(shù)的27%。田壩心小組傣族母語使用處于逐步衰退的現(xiàn)狀。

      對此我們進一步調查了不同年齡段的傣族母語使用情況。具體是:6~19歲的20個傣族人對母語的掌握屬于“熟練”級的為0%,“一般”級的有4人,占20%,“不懂”級的有16人,占80%。20~39歲的28個傣族人對母語的掌握屬于“熟練”級的有15人,占54%,“一般”級的有8人,占28%,“不懂”級的有5人,占18%。40~59歲的26個傣族人對母語的掌握屬于“熟練”級的有26人,占100%。60歲以上的9個傣族人對母語的掌握屬于“熟練”級的有9個人,占100%??梢钥闯?田壩心小組傣族對母語的使用在20~39這個年齡段開始衰退,在6~19歲這個年齡段斷裂。田壩心傣族在母語使用上出現(xiàn)了代際傳承的斷裂,傣語已經在逐步衰退。

      傣語在傣族家庭中已退于輔助工具的地位 根據(jù)調查,83個傣族人已經有34個人第一語言轉為壯語,這34個人,對傣語的掌握屬于“一般”級的有12人,“不懂”級的有22人。我們在入戶訪談中了解到,一般的傣族家庭中多使用壯語和漢語,有的家庭使用壯語、傣語和漢語。如田壩心小組上組組長梅國松,妻子是漢族,兩個孩子的民族成分隨父親為傣族,對母語的掌握程度屬于“一般”級。另外,梅國松和兩個孩子在講話時,一會兒一句漢語,一會兒一句傣語,一會兒一句壯語,有時候一句話中夾雜幾種語言。據(jù)梅國松組長說,在使用壯語、傣語和漢語的家庭中,小孩掌握語言的順序為壯語、傣語、漢語。所以,傣語在傣族家庭中,只是一種次要交際工具。

      表3 田壩心小組傣語文活力度評分表

      傣族民間文學和傣文字的傳承 83個傣族人中,20個年齡較大的老人會講傣族故事,30多歲的人就不會講,小孩子更不會講,傣族文字已經沒有人會寫。在對田壩心上組組長梅國松訪談時了解到:傣族也有小年,是在農歷六月初六,但因為壯族的小年是六月初一,他們也改成了六月初一。并且,這里的傣族全部不過潑水節(jié)。田壩心小組傣族在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以及傣文字的傳承上已經出現(xiàn)了代際傳承的斷裂。

      傣語文活力度 綜合調查所得數(shù)據(jù),我們對田壩心小組傣語文活力度進行了測量,具體數(shù)據(jù)如表3。田壩心小組傣語文活力總分為53.3分,傣語文活力度屬于嚴重衰退型。

      三、田壩心小組壯傣語文活力度的成因

      田壩心雖然是壯傣雜居寨,但壯語文活力度如此高而傣語文活力度卻比較低,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值得探究的。根據(jù)調查分析,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壯語文高活力度的成因

      第一,壯族人口占優(yōu)勢。田壩心是雜居寨,根據(jù)調查統(tǒng)計,壯族人口(6歲及以上)占總人口的69.0%,傣族占22.7%,漢族占7.2%,苗族占1.1%,瑤族占0.5%。如表4。

      表4 田壩心各民族人口比例

      可以看出壯族人口的絕對優(yōu)勢使得壯語在使用人數(shù)上占很大的優(yōu)勢。壯語在田壩心小組屬于強勢語言,壯族之間全部用壯語交流。其他民族需要和壯族交際,就會主動學習壯語。并且,傣語和壯語相近,傣族學壯語比較容易。我們在對田壩心組長梅國寧訪談時,他提到“傣語和壯語非常像,所以他們傣族人學習起來特別容易,覺得和自己的傣語一樣”。

      第二,壯族強烈的民族自信心。通過調查分析,我們認為田壩心壯族具有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在問卷“你是否會擔心未來母語會消失”和“在其他民族面前講自己的母語是否會害羞”這兩項中,12個被調查者中,前一項有12個人選擇了“有信心,不會消失”,后一項有11個人選擇“很自豪,不害羞”,有1個人選擇了“害羞”。這個人是周胡琴,30歲。在交談過程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周胡琴在用漢語和我們交流時有點兒緊張,在村子里和其他民族也講壯語,平時和村外交流很少。我們認為,周胡琴并不是因為講母語而害羞,而是其性格特點造成她與人交流時害羞。

      第三,境外壯語的存在有助于壯語的保存。田壩心很多農戶種植香蕉和甘蔗,每到收獲季節(jié),有很多越南壯族人會到田壩心來務工,彼此用壯語交流。在被問到“你們覺得越南壯族和你們一樣嗎?越南壯語和你們的一樣么?”時,被調查者基本上都覺得越南壯族和他們一樣,話也一樣。這體現(xiàn)了田壩心壯族對境外同族的認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壯語的使用。

      第四,其他民族兼用壯語有助于增加壯語的活力。前面我們談到,田壩心小組非壯族全民兼用壯語,我們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了探究發(fā)現(xiàn),田壩心非壯族不僅兼用壯語,他們對彼此的民族非常尊重,并且非常團結。在訪談中,時常有人提到,現(xiàn)在國家對他們好,國家提倡民族大團結,各民族之間和諧相處,大家都是平等的,學習其他民族的語言并不覺得不好。壯語在不同民族之間的普及大大增加其活力度。

      第五,族內婚占主導有助于壯語的生存。根據(jù)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田壩心壯族農戶共81戶,其中,僅有19戶屬于族際婚姻,其他都屬于族內婚姻,這種同族婚姻的普遍存在,穩(wěn)定和提升了壯語文的活力度,有助于壯語的生存。而且那些族際婚姻家庭里的壯族也沒有因為民族不同而放棄使用壯語,反而這些家庭成員之間經常使用壯語,很多小孩出生后第一語言都是壯語。這與很多族際婚姻家庭的語言使用情況不同。

      傣語文低活力度的成因

      第一,人口少。傣族人口只占田壩心人口總數(shù)的22.7%,和壯族相比人口處于劣勢地位。在這種環(huán)境下,處于劣勢地位的民族不論是在語言上還是在生活習慣上都會出現(xiàn)向強勢民族靠攏的趨勢。傣族人也一樣出現(xiàn)了這樣的現(xiàn)象,傣族家庭中多使用壯語和漢語,有的家庭使用壯語、傣語和漢語。傣族家庭長期兼用壯語使得年齡小的孩子就不會說傣語了,使母語的傳承出現(xiàn)了斷代的現(xiàn)象。

      第二,對壯語的高度認同。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傣族人對壯族的認同度非常高。在對上組組長梅國松的訪談中,當問到“這個傣族會講壯語嗎”,他的回答是“當然會”。而在問到“這個傣族為什么不會講傣語呢”,他的回答是“不會么就是不會了嘛,都說壯語嘛”。從梅國松對兩個問題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出,梅國松覺得傣族會壯語是肯定的,但不會傣語并不覺得奇怪??梢钥闯?他對壯語的認同感已經超出了對母語的認同感。梅國松還表示“壯語和傣語非常接近,學習壯語很容易”,這也可以看出他對壯語的認同。

      第三,對本民族文化不重視。田壩心的傣族原來的小年是農歷六月初六,但因為壯族的小年是農歷六月初一,現(xiàn)在傣族把小年定在農歷六月初一。并且,田壩心的傣族全部都不過潑水節(jié),傣族人自己也不清楚為什么不過,人們很多年不過潑水節(jié)也不覺得有什么奇怪或遺憾的。

      總之,當前田壩心小組壯、傣語文活態(tài)狀況的形成,既有其內在因素,也有外在原因,是語言接觸下產生的結果。

      [1]戴慶廈,等.耿馬縣景頗族語言使用現(xiàn)狀及其演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12.

      [2]戴慶廈,等.云南德宏州景頗族語言使用現(xiàn)狀及其演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0.

      [3]戴慶廈.“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研究的理論方法思考[J].民族翻譯,2014(1):12.

      [4]蔣穎.論語言接觸與語言和諧[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56-63.

      The Present Status of Zhuang and Dai languages at Tianbaxin Group and the Main Causes

      ZHANG Jie LIU Liyu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500)

      Dai nationality;Zhuang nationality;mixed village;language living state

      Tianbaxin group is a mixed village of Zhuang and Dai people.The Zhuang language is vigorously alive as the Zhuang people use their native language firmly,while the Dai is rather weak and losing its language vitality as half of the Dai population regards the Zhuang as their first language.The main causes are that the Zhuang is the dominant in population size,they are confident in their ethnicity,and they generally marry within their nationality,even beyond the border;while the Dai are smaller in population size,mostly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the Zhuang language,and do not give enough importance to their own culture.

      張 潔,研究方向為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

      H004

      A

      1009-9506(2015)02-0055-06

      2015年1月22日

      ①文章是國家語委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民族語文活態(tài)保護與雙語和諧鄉(xiāng)村(社區(qū))建設研究”(項目編號:WT125-67)的系列成果之一。感謝導師戴慶廈教授的悉心指導。

      劉麗媛,研究方向為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

      猜你喜歡
      田壩壯語活態(tài)
      活態(tài)中醫(yī)藥傳統(tǒng)知識數(shù)據(jù)庫的構建與應用意義
      壯語電視新聞制作創(chuàng)新探析
      新聞潮(2021年11期)2021-12-21 14:00:11
      鄉(xiāng)村振興視域下傳統(tǒng)手工技藝調查研究
      參觀禮州會議會址
      在“活態(tài)傳承”中延續(xù)歷史文脈
      中華建設(2019年2期)2019-08-01 05:57:36
      茶海之心
      遵義(2018年19期)2018-10-19 09:21:18
      壯語故事會引人入勝
      活態(tài)文化
      云南河口壯語地名的語言文化解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tài)傳承
      崇文区| 富蕴县| 温州市| 毕节市| 天峨县| 宜州市| 芦溪县| 长乐市| 连平县| 林州市| 偏关县| 建湖县| 台安县| 鄂托克旗| 扶余县| 石嘴山市| 东港市| 靖边县| 德兴市| 扎赉特旗| 黎川县| 临猗县| 香格里拉县| 安义县| 鄂伦春自治旗| 阆中市| 广昌县| 乌鲁木齐市| 江华| 贵阳市| 彰武县| 南木林县| 宝应县| 土默特右旗| 德安县| 祁东县| 无锡市| 沁源县| 昌江| 铜山县| 长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