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樹凱,張岳松
(天津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天津300204)
水閘垂直防滲墻體受力特性分析
季樹凱,張岳松
(天津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天津300204)
對水閘防滲體系布置進行簡要介紹,分析水閘在無樁基礎、端承型樁基礎和摩擦型樁基礎條件下垂直防滲墻體的受力特性,提出改善墻體結構受力的設計優(yōu)化措施。
水閘;防滲體系;基礎
水閘是一種利用閘門擋水和泄水的低水頭水工建筑物。水閘建成后,在上下游水頭差的作用下,將在水閘基礎下產(chǎn)生滲流,對水閘產(chǎn)生不利影響;嚴重時,降低閘室的抗滑穩(wěn)定性,引起地基的滲透變形,造成安全隱患,甚至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做好水閘地基防滲設計,對于保證水閘安全至關重要。
水閘防滲體系布置中,上游鋪蓋、垂直防滲體及底板都是相對不透水的,下游消力池設排水孔,不阻水。在水頭H作用下,閘基內(nèi)的滲流將從排水孔逸出。不透水的鋪蓋、垂直防滲墻體及底板與地基的接觸線,即閘基滲流的第一根流線,稱為地下輪廓線,其長度為水閘的防滲長度。水閘的防滲布置,如圖1所示。
圖1 水閘防滲布置
水閘防滲設計首先要確定防滲長度,包括水平防滲和垂直防滲。水平防滲一般由上游鋪蓋和閘室底板組成,在水平防滲不能滿足滲流穩(wěn)定要求時,需要布置垂直防滲措施。垂直防滲滲徑是水平防滲的兩倍,防滲效果好,綜合造價合理,閘室上游常采用鋪蓋和垂直防滲墻體相結合的布置形式。
水閘的防滲排水布置應根據(jù)閘基地質條件和上下游水位差等因素綜合分析確定?!端l設計規(guī)范》(SL265-2001)規(guī)定,為保證水閘安全,初步擬定其所需的防滲長度計算公式為:
式中:L為水閘的防滲長度即閘基輪廓線水平段和垂直段長度總和(m);H為上下游水頭差(m);C為允許滲徑系數(shù),依地基土性質而定。
由于地基土體在上部荷載和自重下的固結變形緩慢,特別是飽和軟土地基,垂直防滲墻體在地基土體因固結產(chǎn)生沉降時,受力特性是一個變化的過程,在不同的基礎形式下,其垂直防滲墻體與土體之間相互作用的機理是不同的。下面將區(qū)分無樁基礎和有樁基礎兩種不同工況,分析水閘在不同地基條件和基礎形式下垂直防滲墻體的受力情況。
水閘在上部荷載的作用下,土基壓縮變形大,將引起較大的沉降。當?shù)鼗鶟M足承載力要求時,在天然地基上修建水閘工程,地基將發(fā)生較大的變形。垂直防滲墻體一般采用混凝土或水泥土材質,其變形模量遠大于地基土體,垂直防滲墻體在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可忽略不計。墻體相對地基產(chǎn)生向下的相對運動,土體對墻體產(chǎn)生向上的摩擦阻力。一般情況下,在摩擦阻力和墻體自重雙重作用下,墻體可簡化為一受壓結構,假設地基土體性質均勻,則每延米墻體受力計算如圖2所示。
圖2 無樁基礎墻體受力計算
由圖2計算在距墻底x處墻身所受壓力公式為:
在墻頂與閘室底板交界處,墻身受力達到最大值,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Nx為每延米寬距墻底x截面處墻體所受壓力(N);Nmax為每延米寬墻頂截面處墻體所受壓力(N); qs為墻側土體平均摩阻力(N);ρ為墻體材料密度(kg/m3);g為重力加速度(m/s2);d為墻體平均寬度(m);x為計算截面距墻底的長度(m);L為墻體高度(m)。
在軟弱地基上建閘,地基往往不能滿足水閘基礎承載力要求,工程中常采用樁基礎來提高地基承載力,最常用的樁基礎是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鉆孔灌注樁。根據(jù)樁的受力特征可把樁分為端承型樁和摩擦型樁兩大類。端承型樁樁端深入到可靠層,承載力高,很容易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而且上部荷載全部作用在樁上,閘室沉降小,然而很容易產(chǎn)生水閘底板脫空現(xiàn)象,影響水閘安全運行。摩擦型樁樁端在軟土層中,主要靠樁與地基土間的摩擦力來承擔荷載,能很好地適應地基沉降,減少水閘底板脫空現(xiàn)象。然而在工程中,設計人員往往只考慮摩擦樁的承載力,樁設計過長、過密使摩擦樁承擔全部荷載,且經(jīng)長期作用地基上部軟土固結沉降值大于底板沉降時,同樣會產(chǎn)生水閘底板脫空問題。天津濱海軟土地區(qū)防潮閘中,設計雖采用摩擦型樁基礎,但底板大部分存在脫空現(xiàn)象。
防滲墻體設計長度相對于樁基礎要短,天津濱海地區(qū)防潮閘基礎設計一般小于樁基礎長度1/2。閘底板脫空造成底板失去防滲功能,使?jié)B徑減小,同時表明底板下一定范圍內(nèi)地基土體沉降大于底板及防滲墻體的沉降,地基相對墻體產(chǎn)生向下的相對運動,土地對墻體產(chǎn)生向下的摩擦阻力,即所謂負摩阻力。為分析方便,假定在墻體深度范圍內(nèi),土體對墻體全部為負摩擦,對于端承型樁是成立的,對于摩擦型樁計算結果偏于保守。
一般情況下,在負摩阻力和墻體自重雙重作用下,墻體可簡化為一受拉結構,假設地基土體性質均勻,則每延米墻體受力計算如圖3所示。
圖3 有樁基礎墻體受力計算
由圖3計算在距墻底x處墻身所受拉力公式為:
在墻頂與閘室底板交界處,墻身受力達到最大值,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Tx為每延米寬距墻底x截面處墻體所受拉力(N);Tmax為每延米寬墻頂截面處墻體所受拉力(N); qsn為墻側土體平均負摩阻力(N);其他符號意義同上。
無樁情況下,墻體相對地基產(chǎn)生向下的相對運動,土地對墻體產(chǎn)生向上的摩擦力,墻體處于受壓狀態(tài),墻體材料受壓能力一般能夠滿足受力要求。
端承型樁由于閘室沉降小,容易產(chǎn)生水閘底板脫空現(xiàn)象;摩擦型樁由于設計保守,同樣會產(chǎn)生水閘底板脫空問題。閘底板脫空表明地基相對墻體產(chǎn)生向下的相對運動,土地對墻體產(chǎn)生負摩阻力,墻體處于受拉狀態(tài),墻體材料受拉能力一般遠小于受壓能力。特別是對于高壓旋噴樁成墻工藝來說,材料抗拉能力較差,容易造成墻體斷裂,致使其防滲功能失效,引起安全事故。
為避免墻體受拉或使拉應力盡可能減小,則需要避免產(chǎn)生負摩擦,即產(chǎn)生底板脫空現(xiàn)象。這樣一來,既能保證底板發(fā)揮正常的防滲效果,同時可以改善墻體受力性能。因此,合理進行樁基礎設計,使樁土共同承擔上部荷載,同時采用變剛度調平設計,根據(jù)上部結構和荷載分布情況,合理調整樁距、樁長和樁徑,使建筑物沉降趨于一致的同時避免出現(xiàn)底板脫空現(xiàn)象,使上部結構、底板和垂直防滲墻體受力性能都得到改善,避免出現(xiàn)拉應力狀態(tài)。
水閘地基處理和基礎形式對水閘垂直防滲墻體受力產(chǎn)生重要影響。無樁基礎下,垂直防滲墻體處于受壓狀態(tài);端承型樁,由于底板出現(xiàn)脫空現(xiàn)象,垂直防滲墻體處于受拉狀態(tài);摩擦型樁由于設計保守,使樁承擔全部荷載,同樣容易引起底板脫空問題,垂直防滲墻體處于受拉狀態(tài)。由于墻體材料一般受拉性能較差,當拉應力大于材料的抗拉能力時會使墻體開裂、防滲性能失效甚至嚴重影響水閘的運行安全。因此,在水閘樁基礎設計時,要聯(lián)系工程實際,總結以往的工程經(jīng)驗,合理選擇摩擦樁的長度和間距,考慮地基土承擔合適的荷載,這樣才能有效地解決樁和地基土沉降不一致的問題,避免底板脫空,保證水閘的安全運行。
TV66;TV135.3
A
1004-7328(2015)01-0061-03
10.3969/j.issn.1004-7328.2015.01.022
2014-11-20
季樹凱(1975-),男,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