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盛科
2015年春,湖南花鼓戲《天門狐仙——新劉??抽浴吩趶埣医缏≈厣涎?,劇中介紹了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樵夫與狐貍精苦戀的動人故事。該節(jié)目如今已成為湖南旅游的一張閃亮名片和金色招牌。這出曾紅極一時、演遍大江南北的湖南花鼓戲《劉??抽浴纷畛醯乃夭某鲎院翁帲偩菑暮翁?、怎樣登上文藝舞臺的經(jīng)過卻鮮為人知。
據(jù)考證,清康熙年間編修的《城步縣志》中就有苗(族)、侗(族)民間將花燈戲《劉海戲狐》演遍各苗鄉(xiāng)侗寨的記載?!墩f文大字典》稱狐為“穴獸,善為妖魅,多疑”。 舊時,苗族民間認(rèn)為自然界的狐貍與家犬是“表兄弟”關(guān)系,獵人們進(jìn)山打獵時,常見獵犬與狐貍相遇時不但不撕咬打斗,反而像久別重逢的“親友”,表現(xiàn)出異常的親熱。
狗與狐雖然同屬犬類,但性格與“待遇”卻大不一樣:“表兄”(家犬) 忠勇,與主人親近,吃食無憂;“表弟”(狐貍) 雖然“多智”(聰明、狡猾),卻流落荒野,靠自己拼命尋食才能填飽肚子。只要狐貍不經(jīng)常偷咬雞鴨,人們對狐貍并不特別痛恨,故對狐貍憑自己的才智修煉成精后勾引男人的淫蕩行為覺得應(yīng)該給予同情。于是,道士根據(jù)人們對狐貍的評價,將白云洞一帶流傳的民間故事“劉海戲狐”編成戲文配以道教音樂在儺壇演出。
這出人獸相戀、具有儺文化色彩的《劉海戲狐》在儺壇演出后,備受觀眾的喜愛。在道士們的推崇下,該劇普及到苗、侗民間,每逢紅白喜事必演之。所以說,狐貍精能登上文藝舞臺,苗區(qū)的道士功不可沒。
最初的《劉海戲狐》劇本素材出自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儒林鎮(zhèn)東郊兩公里處的白云洞。自古以來這里就流傳有狐精戲樵夫的故事:東漢時,白云洞一帶古木參天,洞內(nèi)有兩狐仙在此修煉,已有上千年。千年老狐精耐不住甘寂,時?;兂擅琅c洞外的樵夫們嬉戲,不少樵夫見了狐仙后被迷住,而入洞中與千年老狐精相戀,行云雨之歡。在此處砍柴的樵夫們無不上當(dāng)。白云洞周邊流傳的民間傳說,故事情節(jié)雖然與儺戲中的情節(jié)稍有出入,但故事的主題與主人翁在流傳千年中始終未變。
根據(jù)古籍的記載、苗族儺戲、民間演出和最原始的民間傳說來分析,湖南花鼓戲《劉??抽浴放c城步苗族花燈戲、苗族儺戲《劉海戲狐》有著十分密切的淵源:通過道士的初創(chuàng)和民間草根文藝家們不斷地改良與創(chuàng)新,昔日在儺壇與鄉(xiāng)野舞臺演出的神話傳說小戲,終于沖出大苗山,成為家喻戶曉、人人喜愛的湖南花鼓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