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利軍
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
? 黃利軍
“媽媽,我的發(fā)卡呢?”從歡樂谷回來,米卡發(fā)現(xiàn)自己最心愛的米奇發(fā)卡找不到了。
爸媽幫著米卡找了半天也沒找到,米卡哭了,黃豆大的眼淚叭叭地流了下來。
“哎呀,別哭了,不就是一個發(fā)卡嘛,丟了就丟了,媽媽再給你買一個?!眿寢屭s緊安慰米卡。
“我不,我就要那個發(fā)卡,那是在迪斯尼買的?!泵卓ㄕf。
“以后媽媽有朋友去迪斯尼玩的話,讓他們幫你捎一個同樣的回來,可以嗎?”媽媽說。
米卡仍然哭,“不行,那是別人買回來的發(fā)卡,不是我原來的。”
“那你要怎樣嘛。這孩子,怎么就一根筋呢。”媽媽也被米卡弄煩了。
“我,我就是不高興。”米卡說,“沒有什么可以代替那個弄丟了的發(fā)卡,因為那是我的生日禮物?!?/p>
確實,當時米卡過4歲生日,爸爸媽媽帶她去迪斯尼玩了一趟,那是一次愉快的旅行,那個發(fā)卡也成為一段愉快時光的紀念品,可是現(xiàn)在丟了。在她看來,那只發(fā)卡是不可替代的,她只要那只發(fā)卡。
媽媽覺得米卡真倔,百般安慰都沒有用,不由得生氣了,說:“好吧,你就接著哭吧,我不管你了?!?/p>
米卡本來是想止住自己的眼淚的,可是看媽媽生氣了,心里更委屈,又哭了起來。
夏天到了,蘭蘭媽決定好好地做一次清潔,把家里沒用的東西都清理出去。在陽臺的一個大塑料箱里,放著蘭蘭從出生到上小學前的玩具,滿滿當當一大箱。蘭蘭媽自己也舍不得全扔,就擇了幾個破損的,以及她認為蘭蘭不喜歡的,都裝到一個黑膠袋里,上班時順便扔到了樓下的垃圾筒里。但是,蘭蘭媽沒想到的是,等她下班回家,發(fā)現(xiàn)蘭蘭又一個不剩地把它們都撿了回來?!澳阍趺窗盐胰拥臇|西又撿回來了?”蘭蘭媽問。
蘭蘭說:“媽媽,我看著你把它們拎下樓,我心里特別難過,我喜歡它們,我覺得應該把它們再撿回來。”
就這樣,那些破損的玩具以及笨重的毛絨玩具,又回到了蘭蘭家。
璐璐是我女兒的同學,我們兩家離得近,有時我去接女兒放學,常常把璐璐也捎著一起接了。我開著車,就聽坐在后排的璐璐在跟誰說話,“小鼠鼠,我們一起回家吧?!?/p>
等她下車后,我問女兒:“璐璐剛才在和誰說話呢,什么小鼠鼠?”
女兒笑著說:“你不知道,璐璐有一只玩具鼠簡直是她的命,那是她5歲生日時媽媽送的,從此成為她的最愛,她經(jīng)常跟那只玩具鼠講話的。”
我對那只玩具鼠有了興趣。第二次同車時,我還特意看了看那只鼠,棕褐色,手掌大小,鐵扣做的眼睛,有一只眼睛上的黑漆都磨光了,變成了灰白色,有著細長的尾巴。那一天,璐璐一路上也是和它絮絮低語。
聽女兒說,有一次放學,璐璐把小鼠鼠忘在教室了,半路發(fā)現(xiàn)后,冒著大雨狂奔回去抱回那只小鼠鼠,跑得滿頭大汗也在所不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愛之物,一旦擁有就希望天長地久。
可是,世事往往是莫測的,不知道什么時候,因為什么原因,這些東西終會離我們而去,引發(fā)心底深深的哀愁,那種哀愁有的時候用生離死別來形容都不過份。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喪失感。
關于喪失感,我看到的最凝煉的文字,來自我國當代文學大師木心先生的一篇文章《童年隨之而去》,里面寫道,有一天,不到10歲的他和母親去山上寺里做佛事,住在一庵中,得一老法師贈的名窯小盂,他很是喜歡,十分珍愛,但是在離寺返家時居然忘了,于是母親差船夫飛奔回寺,居然取到了這只盂。然后,木心在用這小盂舀了河水灑潑時,小盂竟然脫手而去,眼睜睜地看著這小盂浮著氽著沉到河底。母親這時悠悠地說了一句話“……這種事以后多著呢。”母親的最后一句很輕,但是木心記在心里。自己的童年似乎就是在這一刻結束了——“那時,那浮氽的盂,隨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p>
這是一只小盂引發(fā)的情感起伏,一句話道出的人生真相,一件事標記著一個人的童年結束。皆因得到與失去就在轉瞬間,我們都在擁有與失去之間經(jīng)歷著悲喜,感受著人生。
如何處理喪失感,先從孩子的童年時代開始。
有一個心理醫(yī)生說過,在一個孩子心目中丟失的一個小發(fā)卡勝過一個成年人心目中丟掉的一份工作。
我覺得很有道理。孩子的世界很小,他真正擁有的東西可能就是一只心愛的發(fā)卡、幾件心愛的玩具、一雙小鞋子、一只喜歡的碗,這些東西在大人看來都是尋常物,但在孩子心里卻是至愛,他和它之間建立了一種情感紐帶,有著深度的情感依賴,關于它的記憶也許就是他的成長記憶,這是作為大人的我們所難以理解的。因為不理解,我們就會簡單粗暴地對待,用自己的喜好和價值標準來判斷,決定它們的去留,左右它們的命運,孩子們要么無奈地接受,要么就是反抗,通過哭泣,或者與父母對抗。
很多年前,聽過羅大佑的一首歌《親愛的小孩》,里面的歌詞很感人,“小小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是否朋友都已經(jīng)離去,留下了帶不走的孤獨?漂亮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是否弄臟了美麗的衣服,卻找不到別人傾訴。聰明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是否遺失了心愛的禮物,在風中尋找,從清晨到日暮……”
很喜歡這首歌,如果大人能用一顆平等甚至是憐惜的心對待孩子的喪失感,理解他,撫慰他,孩子也能很快地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知道自己雖然失去了舊物,但是關于舊物的記憶永存,而且他會有新的遇見,新的開始。孩子積極開闊、富有彈性的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也許就蘊藏在這樣的小事之中。
編輯 朱璐zhulu83@126.com
猜謎語
1.一線二線三四線,五六七八九十線,千條線,萬條線,掉進河里都不見。(打一自然現(xiàn)象)
2.一物生得巧,地位比人高,戴上御風寒,脫下有禮貌。(打一生活物品)
3.兩姐妹,一般長,同打扮,各梳妝。正月齊齊坐門頭,滿臉紅光報吉祥。(打一節(jié)日用品)
4.頭尖身細白如銀,上秤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在屁股上,只認衣衫不認人。(打一生活物品)
5.生在廣寒宮,睡在被當中;城里有座水晶宮,木家小姐在當中。(打一食物)
答案在本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