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日本名古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即使是一個人吃飯,如果邊吃邊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會比沒有鏡子時感覺味道更好。負責此項研究的中田龍三郎認為,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或許并非味覺或情緒的變化,而在于創(chuàng)造出共同進餐的環(huán)境,從而刺激味蕾感到更好吃。試驗以大學生和老年人各16人為對象,分為對著鏡子和沒有鏡子兩個組別,讓參與試驗的志愿者試吃咸味和焦糖味爆米花。一次試吃時間為90秒,隨機改變順序讓試驗者每隔數(shù)分鐘試吃一次。試驗者試吃后就“是否好吃”、“是否還想吃”等問題回答調查問卷。統(tǒng)計結果表明,在對著鏡子的情況下,認為好吃和還想吃的比例明顯增加,食量也更大。
智商高,身材好
美國哥本哈根大學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那些四肢發(fā)達的人,頭腦可能也比一般人更發(fā)達。
研究人員對2848名男性志愿者經(jīng)行了測試,測試內容包括平衡能力、握力等。結果發(fā)現(xiàn),身體的活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測試對象的智商水平。一般來說,智商越高的人,會有更強壯的背脊、大腿和手臂,同時平衡能力也更好。
新加坡一項研究表明,在米飯中加入椰油,可以使米飯的熱量減半。研究人員在對三十多種大米做試驗之后發(fā)現(xiàn),在大米中添加抗性淀粉成分,可以使米飯變得不易消化,從而減少米飯的熱量。這是因為,抗性淀粉不易被吸收,也不會轉化為熱量和脂肪,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想“打造”一碗這樣的米飯,可以在開水里加一茶匙的椰子油,加上105克的大米,慢煮40分鐘。
英國劍橋大學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在消費食品和飲料時,餐具越大,飲食攝入量就會越大。
劍橋大學行為與健康研究所的加雷思·霍蘭德博士及其團隊對有關食品包裝和餐具大小對食物攝入量關系的研究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與使
用較小餐具相比,使用大餐具會導致吃下更多食物或喝下更多飲料,且這一現(xiàn)象不受性別、身體質量指數(shù)、是否饑餓等因素的影響。
英國研究人員近日發(fā)現(xiàn),人的外貌除了受飲食、睡眠等生活習慣的影響外,還會因居住地的環(huán)境不同而產(chǎn)生明顯差異。
水質、空氣濕度、環(huán)境污染等因素都會影響人們的外表,特別是發(fā)質和膚質。生活在寒冷的沿海地帶者皮膚更易發(fā)紅,生活在氣候溫暖的海邊者,由于陽光照射過于充足,普遍存在色素沉著癥狀。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可能會出現(xiàn)皮膚蒼白松弛、頭發(fā)過早花白的現(xiàn)象,原因是城市中的污染物會形成具有損害作用的自由基,破壞膠原蛋白,令皮膚產(chǎn)生細紋、老年斑和色斑,加速衰老。
法國一項研究指出,清晨慢跑會對心臟造成不小的壓力,因為清晨心臟通常未能適應完全的運動。
清晨慢跑時,人的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比在午后或傍晚時的分泌量高出兩倍至四倍,早晨慢跑可能會引起血液凝塊并且促進心力衰竭,而晚上慢跑可減少血液凝塊的趨勢,并且阻止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