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法人》記者 武 杰 見習記者 管依萌
官司纏身的編劇們
◎ 文《法人》記者 武 杰 見習記者 管依萌
“對編劇來講,原創(chuàng)是光榮的生命線,抄襲是可恥的墓志銘?!敝袊娨晞【巹∥瘑T會曾通過其官方微博專門發(fā)布過這樣的聲明。抄襲、侵權似乎成為這個行業(yè)人人喊打,卻又揮之不去的陰影,“編劇們的官司”則愈演愈烈。
作家畢飛宇訴編劇陳枰、西苑出版社對其小說《推拿》侵權案,編劇胡強、劉桉起訴《北平無戰(zhàn)事》編劇劉和平及北京天風海煦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侵犯署名權案。更有甚者,導演鄭曉龍、主演孫儷二人合作的《羋月傳》還未上映,就被編劇之一蔣勝男以“涉嫌虛假宣傳及侵權”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而“臺灣作家瓊瑤訴內地編劇于正侵權案”更是讓編劇侵權案件引發(fā)全社會的關注。
“編劇和編劇之間、大編劇和小編劇之間、編劇和小說作者之間、編劇和演員之間等普遍產生各種矛盾和糾紛,甚至是官司,在2013年之后全面爆發(fā)?!敝袊娪拔膶W會副會長汪海林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2014年瓊瑤訴于正等侵害著作權案在北京三中院開庭審理。庭審后瓊瑤的委托代理人在法庭上展示瓊瑤的梅花烙小說
汪海林作為協(xié)會電影和電視劇維權方面的負責人,接到了大量關于著作權方面的糾紛。他認為糾紛的增多與近兩年影視行業(yè)突然爆發(fā)增長也有關系。
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導演車徑行介紹說,2014年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電視劇生產和消費國,中國是第三大電影生產國,第二大電影消費國,拿到296.38億元票房,2015年上半年,截至6月,電影202億元,播出156部。投資電影產業(yè)帶來的財富效應也吸引著銀行、風投、產業(yè)資本及機構投資者的關注,業(yè)內人士預測,202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電影消費國。
然而在投資和項目需求大量增加的同時,“核心的內容生產并沒有完全升級,編劇隊伍出現(xiàn)了參差不齊的狀況,大量業(yè)余作者和新作者的涌進,對原有行業(yè)行規(guī)產生了很大沖擊”,汪海林這一看法也許能說明為何與版權糾紛交集最多的就是編劇。
面對快速發(fā)展的影視業(yè),具有文學素養(yǎng)、深厚功底的成熟編劇十分匱乏,大量的編劇新手出現(xiàn)在這個行當。
“他們不按規(guī)范來?!蓖艉A终f。
一些新手因為這個行業(yè)收益高、出名快,快速加入這個行業(yè)。但在汪海林看來,新入行的編劇不僅無法帶來優(yōu)秀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們對這個傳統(tǒng)行業(yè)的沖擊。“他們?yōu)榱双@得機會可能不要錢就寫作,但是寫完后又主張所有的權利,合同不簽,又維權。而他們在著作權保護方面讓出的權利,也會反過來倒逼成熟的編劇,這便是對行業(yè)的傷害?!蓖艉A终f。
中國電影文學會編劇溫豪杰說:“其實每個行業(yè)都有每個行業(yè)的傳統(tǒng),許多新入行的編劇都是做學徒,喊著老師免費做助理學東西。但是通過一些大編劇和小編劇之間的糾紛,就可以看出,一些學徒忘了自己的初衷,等作品出名了又要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所謂的權益,行不行先爭取一下,對他們也沒有損失,至少讓別人知道他參與這個事情了,是這個作品的編劇。無非一個名和一個利,在這當中作怪?!?/p>
汪海林說:“這種現(xiàn)象成為編劇訴訟中的‘碰瓷’?!苯鼛啄辏旧虾芏酂岵サ碾娨晞《紩痪砣肭謾嗟脑V訟或者輿論中,比如《平凡的世界》《北平無戰(zhàn)事》《溫州一家人》《虎媽貓爸》等,都曾遭遇過這樣的問題。汪海林認為這就存在“碰瓷”的嫌疑,
一些人可能想借此炒作自己。
汪海林提到仍在訴訟中的《北平無戰(zhàn)事》,這部集合六大影帝,將諜戰(zhàn)、反腐于一體的電視劇,實現(xiàn)了收視與口碑齊飛后,編劇劉和平卻陷入了侵權的糾紛。
編劇胡強、劉桉表示,他們曾對《北平無戰(zhàn)事》貢獻了所有的故事梗概、人物小傳和前3集劇本,因此他們想通過法律手段要求“署名”。
而劉和平方面則表示,胡強、劉按二人并未按照合約完成30集的劇本,中途不辭而別,并不享受署名權利,并且現(xiàn)在播出的電視劇是經過劉和平多次推翻,多次改編的劇本,與現(xiàn)在胡、劉二人出示的劇本大綱及3集劇本有很大差異。
汪海林表示,協(xié)會認為兩位編劇助手前3集的初稿不足以完成該劇,雖然無法界定,但是很有可能是兩位編劇違約在先,看到此劇紅了以后才回來要求署名。
類似大編劇與小編劇的案子,給一些資深行業(yè)人敲響了警鐘。
《北平無戰(zhàn)事》海報
《羋月傳》海報
《推拿》海報
伴隨著版權案的增多,是否侵權成為了各界都很難判定的問題。7月4日,由中國版權協(xié)會主辦的“影視創(chuàng)作版權保護研討會”邀請了影視界、知識產權法學界、司法實務界諸多專家參加,希望從法理和司法的角度為影視產業(yè)的版權保護尋找一個出路。
“出現(xiàn)雷同不可避免,除非是在具體的橋段上出現(xiàn)抄襲,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不改,就跟考試的時候,兩個人連錯的都一樣,那么就是抄的。別的作品中一些好的東西,至少要改一下,如果一點都不改那就是抄襲,大的骨架大家?guī)缀醵疾畈欢唷!睖睾澜芨嬖V《法治周末》記者。
在版權法體系中,以前更多的是從文字作品出發(fā),認定直接抄襲、剽竊有一定的標準。但小說到劇本經過編劇的創(chuàng)作,還有演員的表演、攝像,最后成片的剪輯,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非常復雜。要認定兩部劇侵權與否就很困難。對于侵犯作品復制權、改編權的案件,讓判決過程中進行作品比對的工作量相當大。
安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資深知識產權律師程冰經歷過不少維權案,“法院主要集中在具體相似的比對中,大部分原告主張在幾個方面,故事架構、情節(jié)主線、人物塑造、設置、安排、主題創(chuàng)意、情景對話、語句,著作權保護的內容不延及思想,而是表達,法院就上述落腳點在思想還是表達上進行判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檢察官孫鐵成對此給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方法?!艾F(xiàn)在在知識產權領域,引入了所謂‘實質相似+接觸’的判定原則,事實上這一原則是在美國法院處理計算機軟件版權爭議中總結出來的,但實質相似如何認定,應該有一套規(guī)則,除了版權外,商標、專利、商業(yè)秘密糾紛中也經常出現(xiàn)是不是實質相似的問題,因為很難有一模一樣的抄襲了。我認為用這個概念就應該參考人家的‘SSO(系統(tǒng)、結構、組織)原則’,要在不同層面來分別進行比對?!彼f。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知識產權室主任周林的觀點與孫鐵成的一致,但是他補充了一點:如果原告的劇本或者影視作品先于被告作品公開發(fā)表或者公映,而被告在此之時沒有跟現(xiàn)實生活隔絕的證據(jù),即可判定被告接觸了原告作品。
周林說,作品的主題、類型、價值觀、表現(xiàn)手法等均不受版權法保護。版權法只涉及影視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如果發(fā)生爭議的兩部影視劇,只是故事主題、主線等相似,而具體的表現(xiàn)手法、表演細節(jié)、對白、場景、角色、故事的轉承啟合等存在較大差異,就不屬于侵犯版權。
然而法庭也不是打擊抄襲的“萬能藥方”,影視行業(yè)許多人因為維權成本高、耗時長、補償?shù)投x擇忍氣吞聲。汪海林認為,行業(yè)組織對自己的會員管理遠遠大于法律,行業(yè)管理要讓會員了解到不要等著法律指導行業(yè)協(xié)會,應讓其意識到會在其行業(yè)里面丟飯碗,不要等著法律來指導。
溫豪杰認為除法律外,編劇行業(yè)還少一些規(guī)矩和約束。在他看來,一個劇的靈魂是核心思想,思想被抄走了法律是沒辦法判定的,“作者的水平就是在作品的立意上分出高下,如果立意被拿走了是沒有辦法的,法律是沒辦法界定的,這也就是為什么需要一個專門的行會,版權關系特別需要一個‘專家?guī)臁?,可以隨機在里面挑選?!睖睾澜苷f。
“現(xiàn)在大家進入了一個誤區(qū),就是把所有的問題都交給法律來解決。我們要打破原來的固有思維,制片人協(xié)會、編劇協(xié)會、導演協(xié)會等行業(yè)協(xié)會,自己管理自己的會員,同時使政府的行政管理逐步退出來,這是一個大的趨勢?!蓖艉A终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