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燦朗,林湘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廣州510010)
單層多跨拱頂直墻暗挖車站設計與研究
周燦朗,林湘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廣州510010)
受制于環(huán)境條件,有很多地鐵車站局部采用單層暗挖段,與兩端明挖部分連接形成端廳車站,單層大斷面暗挖斷面設計是工程中的難點。文章以北京地鐵14號線朝陽公園站工程實例為背景,針對單層多跨暗挖斷面形式,結合三聯(lián)拱斷面和平頂直墻矩形斷面的優(yōu)點,提出單層多跨拱頂直墻的暗挖方案,對該方案的施工方法、主要工程措施進行了重點闡述。車站現(xiàn)場施工實踐表明,該方案對減小暗挖風險,控制地面沉降是有效的,可為類似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提供參考。
三聯(lián)拱 拱頂直墻 地鐵車站 管線遷改 初期支護
方便快捷的軌道交通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理想方案之一。但城市中心城區(qū)交通擁堵,地下市政管線密集,給地鐵實施帶來很大困難。淺埋暗挖法[1]可避免對地面交通和地下管線影響,在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和發(fā)展。
單層暗挖通常應用在下穿埋深較大且遷改難度大的地下管線區(qū)域,連接兩端明蓋挖站廳,形成端廳車站。文獻[2]對單層大跨度暗挖地鐵車站柱洞法施工方案進行了探討,針對的斷面形式為單拱型斷面。文獻[3]針對平頂直墻條件下暗挖通道開挖和二次襯砌施工風險,對平頂直墻結構斷面適用條件進行分析。文獻[4]以青島3號線清江路站為例,介紹了上軟下硬地質條件下單拱大跨度地鐵車站的計算方法。
本文以北京地鐵14號線朝陽公園站工程實例為背景,結合三聯(lián)拱斷面[5-6]和平頂直墻矩形斷面[7]的優(yōu)點,提出單層三跨拱頂直墻暗挖方案(見圖1),對該方案的施工方法、主要工程措施進行了深入研究,現(xiàn)場施工實踐表明該方案對減小暗挖風險,控制地面沉降,保證地下管線安全是有效的,可為類似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提供參考。
圖1 單層三跨拱頂直墻地鐵車站斷面(單位:mm)
1.1 車站概況
北京地鐵14號線朝陽公園站位于朝陽公園南路(東西向)與甜水園街(南北向)丁字交叉路口,呈南北走向布置??绯柟珗@南路部分地下管線密集,交通繁忙,采用單層三跨拱頂直墻暗挖方案,與兩端明挖部分連接,實現(xiàn)站臺層的連通。
該斷面尺寸為22.90 m×8.96 m,頂部有雨水、污水、高壓燃氣、給水等多種管線。暗挖方案的選擇主要考慮三個問題:減小暗挖施工風險,控制地面沉降以及方便暗挖與明挖的連接。本站設計中,結合三聯(lián)拱斷面和平頂直墻斷面的優(yōu)點,提出單層三跨拱頂直墻暗挖方案,有效地解決了以上三個問題。
1.2 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
車站場地位于古金溝河故道,勘察鉆孔范圍內的地層情況從上至下依次為:〈1〉1雜填土、〈1〉粉土填土、〈3〉粉土、〈3〉1粉質黏土、〈4〉3粉細砂、〈4〉4中粗砂、〈5〉1中粗砂、〈5〉圓粒卵石、〈6〉粉質黏土、〈6〉2粉土。暗挖拱頂位于〈3〉1粉質黏土層,底板位于〈6〉粉質黏土層,暗挖范圍主要為透水性的砂層及卵石層。
場地范圍內有3層地下水: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暗挖范圍主要位于潛水層,但拱頂位于潛水水位以上,施工期間采用降水方案。
本斷面施工方案的選擇,借鑒了平頂直墻暗挖法[7]和PBA法[8]的精髓,采用柱洞法方案,將整個斷面橫向分為側洞(邊導洞)、柱洞(中導洞)共4個小導洞。自上而下開挖4個導洞,再由下而上施作導洞內襯砌,建立梁柱和側墻支撐體系[9]。為減少相互影響,4個導洞錯洞開挖,縱向拉開步距。待4個導洞內的二襯施作完成后,進行導洞間的扣拱和底板澆筑,完成結構封閉。照此施工順序,將大斷面方案分割為若干個小斷面,減小了施工風險和地面沉降。
施工步序如下:①施作超前小導管預注漿加固地層,施作拱部大管棚,見圖2(a)。②先開挖邊上導洞DZ4,后開挖中上導洞DZ2,拉開距離10 m,見圖2(b)。③開挖邊下導洞DZ8,開挖中下導洞DZ6,拉開10 m,施作二襯。④施作邊上導洞內初支、二襯,中上導洞內施作防水層、二襯。⑤先開挖中上導洞DZ3,后開挖邊上導洞DZ1,前后拉開10 m。⑥先開挖中下導洞DZ7,后開挖邊下導洞DZ5,前后距離10 m,見圖2(c)。⑦后退施作下導洞內的防水層,澆筑二襯,安裝鋼管柱。⑧邊上導洞施作初支、二襯,中上導洞施作二襯、頂縱梁。⑨施作拱部初期支護,中跨領先邊跨10 m,兩邊跨同步。⑩后退澆筑中拱及邊拱二襯,中跨領先10 m,兩邊拱對稱澆筑,見圖2(d)。?開挖中跨土體,每次開挖一榀土方至基底,架設格柵噴混凝土封底,見圖2(e)。?鋪設中跨防水層,澆筑中跨底板的混凝土,實現(xiàn)中跨封底。?開挖邊跨土體,每次開挖一榀土方至基底,架設格柵噴混凝土封底,見圖2(f)。?鋪設邊跨防水層,澆筑混凝土二襯,完成結構封閉,參見圖1。
圖2 施工步序
3.1 施工降水
車站拱頂處于粉質黏土層,拱頂以下基本處于潛水層,施工期間,需采用降水工藝,疏干開挖范圍內的地下水,提高土體抗剪強度,保持掌子面的穩(wěn)定和控制地面沉降。暗挖下穿污水、雨水管,地下管線滲漏是施工期間需要重點處理的問題。
3.2 支護方案
根據(jù)本站的施工步序,暗挖初期支護方案見圖3。1)小導洞設計
結構受力和施工空間是小導洞設計主要考慮的兩個因素。中導洞設計凈寬為4 m,保證開挖期間掌子面的穩(wěn)定,同時滿足施工機械、土方材料運輸?shù)目臻g。邊導洞設計凈寬3 m,滿足施工機械的最小要求。小導洞分為上下兩層,上導洞高4.7 m,下導洞高4.8 m。每個導洞采用臺階法開挖,保留核心土。4個小導洞橫向進尺錯開,每個小導洞的上下導洞進尺錯開,以減小導洞開挖的相互影響。
2)超前支護
在小導洞開挖范圍內,采用拱部φ42 mm厚3.25 mm@300 mm的小導管超前注漿。注漿管長2 m,外插角10°~15°,一榀一打。根據(jù)地層情況,采用水泥或水泥、水玻璃雙液漿。
圖3 初期支護方案(單位:mm)
在初支扣拱部位,施工風險較大,易出現(xiàn)土體坍塌,設計中采用了φ108 mm厚5 mm@300 mm大管棚+φ42 mm厚3.25 mm@300 mm小導管超前支護,大管棚內注水泥漿。
3)扣拱設計
初支扣拱設計需考慮初支扣拱時土體的穩(wěn)定和二襯扣拱時初支的穩(wěn)定兩個方面。初支扣拱時,土體的穩(wěn)定采用大管棚+小導管超前注漿支護。二襯扣拱時,需鑿除小導洞初支側壁,為防止扣拱初支腳部出現(xiàn)脫落,在小導洞側壁上預埋好插筋,通過插筋使小導洞內外的初支扣拱形成環(huán),直接支撐在另一側小導洞側壁上(預埋鋼板),使初支形成一個獨立的穩(wěn)定體系,見圖3??蓽p小鑿除側壁的影響,保證二襯扣拱安全。
3.3 主體結構設計
1)底縱梁設計
中間兩個小導洞施工完成,從末端往豎井后退式澆筑底縱梁。底縱梁既是鋼管柱擴大基礎,也是車站底板的一部分,梁內預埋底板的兩層橫向主筋,同時防水層預留搭接并做好保護措施。底縱梁分段澆筑長度以12~20 m為宜,橫向預留的底板鋼筋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底縱梁上預埋地腳螺栓,鋼管柱通過地腳螺栓固定在底縱梁上。同時,鋼管柱內插鋼筋錨入底縱梁,形成鋼筋混凝土芯柱,提高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底板梁柱節(jié)點設計見圖4。
圖4 底板梁柱節(jié)點設計
2)頂縱梁設計
頂縱梁在導洞內澆筑,操作空間狹小。受導洞形狀控制,頂縱梁設計成倒T形。頂縱梁分6 m一段澆筑,分段位置取縱向柱距的1/3位置。
鋼管柱頂部內插鋼筋,錨入頂縱梁,形成鋼筋混凝土芯柱。為提高抗剪能力,在頂縱梁下焊接一個環(huán)形抗剪鋼牛腿,并通過涂刷防火防腐涂料解決銹蝕和防火問題,提高結構耐久性。
3)頂?shù)装逶O計
本工法通過將大跨度斷面分塊施工,剖分成若干個小斷面,以減小暗挖風險,提高可實施性。這也導致主體結構分塊澆筑,產(chǎn)生多道縱向施工縫,對結構受力和防水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二襯扣拱完成后,頂板與側墻、梁柱形成了一個豎向受力的穩(wěn)定體系,但此時底板未封閉,繼續(xù)往下開挖,將形成倒C形結構,造成水平向受力的不穩(wěn)定。為解決該問題,土方開挖時,采用縱向臺階式開挖,一次僅開挖一榀范圍內的土方至基坑底,并及時架設格柵噴混凝土封底,保證整個結構在水平向受力的穩(wěn)定。
本文以北京地鐵14號線朝陽公園站的工程實例為背景,提出單層多跨拱頂直墻的斷面形式,安全、如期完成了地鐵車站施工,得出以下結論:
1)該方法結合了平頂直墻斷面和三聯(lián)拱斷面的優(yōu)點,有效實現(xiàn)了單層暗挖與兩側明挖箱形框架結構的對接,適用于跨越交通流量大或者地下管線多的區(qū)域。
2)通過將多跨大斷面結構分割為若干個小跨度斷面施工,減小了暗挖風險,可推廣至四跨、五跨甚至更多跨,在公路隧道、地下空間開發(fā)中具備應用前景。
3)目前朝陽公園站已通車,施工實踐證明該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地面沉降,既保證了地下管線安全,又保證了通車工期。
[1]王夢恕.隧道工程淺埋暗挖法施工要點[J].隧道建設,2006,26(5):1-4.
[2]張國亮,張振剛.單層大跨度暗挖地鐵車站柱洞法施工探討[J].鐵道建筑,2005(3):38-40.
[3]田海波.大跨平頂直墻暗挖通道二次襯砌技術探析[J].隧道建設,2015,35(3):268-273.
[4]徐振,任志亮.淺埋暗挖單拱大跨結構在地鐵車站的應用[J].鐵道標準設計,2011(10):93-95.
[5]杜建華,杜華林.單拱暗挖車站上穿既有地鐵線施工技術[J].鐵道建筑,2010(5):64-68.
[6]杜建華,彭彥彬,杜華林.淺埋暗挖大跨三聯(lián)拱隧道施工技術[J].鐵道建筑,2010(4):44-47.
[7]李峰,楊威虎,李連玉.大斷面平頂直墻地鐵風道二襯施工受力轉換技術[J].都市快軌交通,2009,22(2):83-86.
[8]黃美群.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修建地鐵車站新技術[J].都市快軌交通,2009,22(6):66-71.
[9]劉濤,張瑾,閆楠.巖石地區(qū)淺埋暗挖地鐵車站支護結構設計初步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0,32(增2):347-350.
(責任審編趙其文)
U455
A
10.3969/j.issn.1003-1995.2015.12.20
1003-1995(2015)12-0074-03
2015-08-21;
2015-10-21
周燦朗(1977—),男,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