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春生
正心誠意王巖叟
※ 張春生
宋仁宗嘉祐年間,1060年4月某天,人間芳菲將歇,東京汴梁卻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原來這是三年一次的進士夸街。隋唐以降,中進士成了文人的夢想。不少人遠涉千里,隔絕故土,追名利于場屋之中,鬢發(fā)如雪而一無所獲。由于人多名額少,進士也成優(yōu)秀人才的代名詞,而進士夸街更是舉國盛典。只見一群進士,披紅掛綠,意氣風發(fā),為首的狀元郎,氣宇軒昂。他面如敷粉,眉清目秀,在人潮中顯得卓爾不群。當大家知道他不僅是今年的狀元郎,而且之前還是解元、會元時,更是幾近瘋狂。那一夜,無數(shù)汴梁少女都做了一個夢,一個共同的充滿了春意的夢。
那個狀元郎不是別人,正是“雷州十賢”之一的王巖叟。
王巖叟(1043-1093),字彥霖,大名清平人(山東省臨清市)。自幼聰慧過人,咿呀學語時就認識了很多字,被鄉(xiāng)里稱為神童。后求學,鄉(xiāng)舉、省試、廷試都是第一,俗稱“連中三元”。中狀元之后,又跟著韓琦學習,他在后來回憶道:“琦嘗教臣以事君之道,前不希寵,后不畏死,左右無所避,中間惟有誠意而已,臣佩以終身?!?/p>
中間惟有誠意,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輩子實行起來更難。當你想正心誠意時,就要自覺奉行心中的那個“理”,就要堅決抵制各種惡規(guī)則和潛規(guī)則,沒有特別的勇氣和毅力是做不到的。
而王巖叟卻用一輩子的行動實踐了這種理念。
在做定州安喜縣縣令時,有一名法吏因玩弄法律被斥退,罷居鄉(xiāng)里,但又不安分,老是鼓動別人打官司,以便坐收漁利,王巖叟逮捕了他,并讓人當眾用鞭子狠狠抽打。定州守呂公著聽說后感嘆道:“王巖叟真有古代良吏之風。”
有一次,有人想舉薦王巖叟做御史,但又不認識王巖叟。大家勸他抓住機會,趕緊拜見這位貴人,拉近關(guān)系。巖叟說:“如果那樣,就成了呈身御史?!辈辉纲u身求榮,要官跑官,最終沒有去見那位權(quán)貴。
王巖叟初登仕途,首任欒城主簿,涇州推官。在涇州任上,因胞弟去世,便棄官回鄉(xiāng)贍養(yǎng)父母。宋以孝治天下,王巖叟更是自覺實踐這一點。但有些投機者就不一樣了,把“孝”當作門面,以便博取名利。有大臣李定貪圖祿位,隱瞞母親去世消息,不回鄉(xiāng)守孝,王巖叟當廷論其不孝,使李定免職回鄉(xiāng)。
宋朝實行“右文”政策,厚恤文士,除工資外,賞賜很多,王巖叟自是其中受益者。但他看到財政不堪重負時,主動獻言:“各位官吏,月饗厚奉,歲累優(yōu)秩。而朝廷每舉一事,輒計功論賞,不知平日祿賜,將焉用之?不如減卻賞賜,以度國艱?!背⒉杉{了這一建議,不再輕易賞賜大臣。
王巖叟堅持實踐自己人生理念,所以在很多場合顯得與眾不同。有一天,客星在昂畢間,當時認為這是不祥之兆,眾人惶懼不安。王巖叟說:“天道遠,不可知。只要朝廷每事修省,天道自當順應(yīng)?!边@在迷信思想盛行的時代,確實難能可貴。上清年間,儲祥宮落成,太皇太后邀請大臣觀賞,眾人稱賀不已,王巖叟獨說:“愿從此之后,以土木為戒,以免勞民傷財。”這話與當時氛圍格格不入。因為宮殿漂亮,皇帝就想大赦天下,任伯雨阻攔道:“赦無益于圣治?!庇纸o皇帝潑了冷水。千年之后,我讀這些史料,還覺得王巖叟生氣逼人,當今社會,整天進行思想建設(shè),但又有多少官吏不唯上、不隨俗呢?從這點說,王巖叟不死。
宋人黨爭激烈,北宋有變法派和守舊派之爭,南宋有抗戰(zhàn)派和主和派之爭。蔡京刻黨人碑,王巖叟名字也赫然在列,但王巖叟不以黨團利益為行事出發(fā)點,而是以事情的自身是非對錯來做出行動。例如對蘇轍的批評,當時蘭州境內(nèi),有兩個軍事要塞,孤質(zhì)、勝如,夏視為眼中釘,必拔之而后快。蘇轍的意思,這兩處常年有軍事活動,干脆給西夏算了,王巖叟不同意,說“形勝之地,豈可輕棄。此處給了西夏,他們還會要求別的地方。”朝廷采納了王巖叟的意見。對蘇軾也多有批評,《宋史》記載,王巖叟曾上書: “蘇軾乞買田募役,其五利難信,而有十弊。”原文較長,此不贅引。又曾批評蘇軾主持科舉考試時,出題不當,“不當置祖宗于議論之間” ,要求懲戒蘇軾“為臣不忠之罪”,使高傲的蘇東坡驚出一身冷汗。而在蘇轍受人攻擊被迫辭職時,王巖叟又力挺蘇轍,說:“元祐之初,排斥奸邪,蘇轍之功居多。愿深察讒毀之意,重惜腹心之人,無輕其去就?!碧蠛突实鄱纪馑目捶?。
王巖叟一生盡忠事上,政事浩繁,言行大致有進賢、勤政、恤民之類,此不一一列舉。
王巖叟,知無不言,進諫無隱,屹立朝堂,隱然有虎豹在山之勢,但最終下場凄涼,殊為可嘆。有宋一代,趙氏雖能重用良臣,可惜都不能始終。宋朝滅亡,也在情理之中。
王巖叟生前未到過雷州半島。對于這個人,雷州人常覺無話可說,《雷州府志》也只在卷十一簡略地提到他的名字。其中原因,《??悼h志》有句話“于雷何與焉”相當?shù)湫汀5鼇?,半島的人們表現(xiàn)出對“雷州十賢”的極大熱情,王巖叟也以他高貴的人格獲得人們的尊崇。敬賢如師,本來就是雷州人的性情,不管王巖叟生前是否來過,大家都愿意把他當作雷州半島的形象代言人,以激勵更多的后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