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彩河南新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輸血科 新鄉(xiāng) 453000
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MMP-9與S-100B蛋白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
王新彩
河南新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輸血科 新鄉(xiāng) 453000
目的 探討血清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MMP-9蛋白)與S-100B蛋白在急性腦梗死(ACI)病理過程中的變化及臨床意義。方法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法檢測65例ACI患者急性期及恢復期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濃度并與35例健康對照比較;比較不同梗死面積的ACI患者在急性期血清MMP-9和S-100B濃度的差異;分析急性期ACI患者MMP-9和S-100B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 ACI患者急性期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濃度均明顯高于恢復期及對照組(P<0.01);急性期腦梗死面積較大的患者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濃度高于腦梗死面積較小的患者(P<0.01);急性期MMP-9與S-100B蛋白呈正相關(guān)性(r=0.413,P<0.01)。結(jié)論 ACI患者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濃度隨病程、梗死面積的大小而變化,并且在急性期時MMP-9和S-100B表達呈正相關(guān)。聯(lián)合檢測ACI患者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濃度對ACI的診斷、病情監(jiān)測和療效觀察具有重要參考作用。
急性腦梗死;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S-100B蛋白
腦缺血性疾病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病死率及致殘率高,占腦卒中70%~80%[1-2]。既往研究顯示[3-4],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MMP-9)和S-100B在急性腦梗死(ACI)病理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檢測ACI患者不同時期血清MMP-9和S-100B濃度并與正常對照進行比較;探討不同梗死面積的ACI患者在急性期血清MMP-9和S-100B濃度的差異;分析急性期ACI患者MMP-9和S-100B的相關(guān)性,從而探討和評價血清MMP-9和S-100β在ACI病理過程中的變化及意義。
1.1 研究對象 65例ACI患者均為本院2010-01—2013-12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齡35~74歲,平均(51.2±6.3)歲;診斷參考第4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擬定的標準[5];所有病人均排除心、肺、肝、腦、腎等組織器官病變。所有患者均在發(fā)病2d內(nèi)入院,入院時均診斷為急性腦梗死;經(jīng)住院治療病情穩(wěn)定出院者視為恢復期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經(jīng)影像學CT和(或)MRI確診。根據(jù)影像學檢查所示病灶大小將患者分為大面積腦梗死組和小面積梗死組,其中大面積指病灶直徑>5cm 23例;小面積腦梗死指病灶直徑<5cm 42例。正常對照組為本院健康體檢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齡34~74歲,平均(52.1±5.8)歲;均排除心、肺、肝、腦、腎等組織器官病變。2組性別、年齡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標本采集及檢測方法 患者在入院次日和出院當日7:00時抽取肘靜脈血4mL,正常對照組體檢當日采集血液。血液采集后及時將血清分離于2mL Eppendor管中,-20℃低溫保存?zhèn)溆茫?]。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中MMP-9和S-100B蛋白表達水平,試劑盒均為美國R&D公司產(chǎn)品。儀器為美國BIO-RAD伯樂公司iMark型全自動酶標儀、洗板機,操作步驟嚴格按儀器及試劑說明書進行。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方差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ACI急性期患者血清中MMP-9和S-100B蛋白表達水平 與對照組比較,ACI急性期患者血清中MMP-9和S-100B蛋白表達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1)。見表1。MMP-9和S-100B蛋白在ACI患者血清中表達進行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相關(guān)系數(shù)為r=0.413(P<0.01)。
2.2 ACI患者恢復期血清MMP-9和S-100B蛋白表達水平 恢復期ACI患者血清MMP-9和S-100B蛋白表達水平均低于急性期(P<0.001),恢復期患者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ACI患者不同時期血清MMP-9和S-100B比較 (±s,μg/L)
表1 ACI患者不同時期血清MMP-9和S-100B比較 (±s,μg/L)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01,與恢復期比較,ΔP<0.001
組別 n MMP-9 S-100B對照組35 19.60±5.293 0.205±0.023急性期組 65 57.49±15.97*Δ 0.771±0.271*Δ恢復期組 65 21.71±6.439 0.217±0.026 F值213.9 0.000 P值207.9 0.000
2.3 不同梗死程度血清MMP-9和S-100B蛋白表達水平比較 大面積梗死組中的表達明顯高于小面積腦梗死組,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01)。見表2。
表2 急性期ACI患者不同病灶面積血清MMP-9和S-100B比較 (±s,μg/L)
表2 急性期ACI患者不同病灶面積血清MMP-9和S-100B比較 (±s,μg/L)
組別 n MMP-9 S-100B大面積組42 64.45±17.09 0.857±0.290小面積組 23 48.43±8.089 0.612±0.130 t值3.704 3.840 P值 <0.000 1 <0.000 1
ACI發(fā)生時其主要病理變化是患者體內(nèi)神經(jīng)元細胞及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壞死,隨著神經(jīng)元細胞的壞死,神經(jīng)髓鞘逐漸崩解[6]。雖然影像學檢查對疾病的診斷至關(guān)重要,但疾病發(fā)生后患者多需臥床休息,反復體位變化甚至來回搬動可能加重疾病發(fā)展;且隨著治療的進行,需對疾病發(fā)展進行評估,因而血清學檢查在ACI的診斷及預后評估中顯得越來越重要。MMP-9是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MMPs)家族成員中的重要分子,在細胞外基質(zhì)的降解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也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炎癥反應及惡性腫瘤浸潤等多種病理生理過程,近年發(fā)現(xiàn)MMP-9也參與了血腦屏障破壞過程[7-8]。S-100B蛋白是腦組織的特異性蛋白,可作為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的標記蛋白,在促進神經(jīng)軸索生長以及神經(jīng)元細胞分化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在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受損后可通過已受到破壞的血腦屏障進入血液[9];因而可將血液中S-100B蛋白表達視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時特異和敏感的指標。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ACI患者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濃度在急性期明顯高于恢復期和正常對照(P<0.001),二者在恢復期與正常對照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明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濃度隨病程不同而變化。急性期ACI患者梗死面積大者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濃度明顯高于梗死面積小者(P<0.001),表明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濃度的高低隨病情嚴重程度不同而變化。急性期ACI患者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濃度呈正相關(guān)性(r=0.413,P<0.01),推測二者在反映神經(jīng)細胞損傷方面可能具有相同效果,因為S-100B蛋白只有在血腦屏障受損時才能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4],而MMP-9參與了血腦屏障的破壞過程[7-8]。
綜上所述,在ACI患者血清MMP-9和S-100B濃度隨病程及梗死面積大小的不同而呈現(xiàn)不同的表達狀態(tài),并且在急性期二者的表達呈正相關(guān)。雖然對ACI診斷不具有特異性,但作為腦組織損傷后的標志蛋白對ACI的診斷有參考價值,并且可作為監(jiān)測病情變化、觀察療效、判斷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程度重要的定量生物學信息,也可以作為病情恢復程度重要參考信息,其臨床應用價值值得關(guān)注。
[1]Bryer A,Connor M,Haug P,et al.South African 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ischaemic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2010:aguideline from the South African Stroke Society(SASS)and the SASS Writing Committee[J].S Afr Med J,2010,100:747-778.
[2]饒明俐.中國腦血管疾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388.
[3]Alam M,Shuaib A.Complexity in differentiating the expresion of truncated or matured forms of MMP-2and MMP-9through zymography in rat brain tissues after acute ischaemic stroke[J].J Neurosci Methods,2013,216(1):22.
[4]劉康,丁素菊.S100B蛋白在腦血管病中的研究新進展.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2(7):667-668.
[5]朱焰,裴紅霞,戴金洪.MMP-9、TIMP-1水平與急性腦梗死關(guān)系的研究[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9,16(6):1 892-1 894.
[6]呂連智,韓春花,楊文東.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MMP-9、NSE和S-100β蛋白水平變化及臨床價值的研究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6):977-978.
[7]張延新,劉喜民,陳奎生,等.KISS-1與MMP-9蛋白在胃癌中的表達及臨床病理意義[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45(3):384-387.
[8]肖玲,馮濤,祝鴻雁,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IL-1與MMP-9的關(guān)系及意義[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45(3):384-387.
[9]李志,王青,張婷婷,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2的含量檢測及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14):1 569-1 570.
(收稿2014-10-08)
R743.33
B
1673-5110(2015)12-0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