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關于漢字的“繁簡”之爭愈演愈烈?!胺斌w派”認為,漢字本身就是文化傳統(tǒng),需要保護,不保護就面臨著失傳的危險;“簡體派”認為,文字是傳播文化的工具,作為工具,文字的簡化是整體趨勢,有利于文化更廣泛地傳播。
在今年9月底召開的“中國文字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上,中國文字學會會長黃德寬提出,近年來引起社會關注和討論的有關漢字問題的觀點很多是由非語言文字專業(yè)人士提出的。北京語言大學教授陳雙新認為,對繁體字,社會上存在過于美化的傾向,忽視了現(xiàn)行簡體字深厚的歷史基礎。事實上,根據(jù)《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記載,楷書的減筆(簡體)字在南北朝時期已經出現(xiàn),到唐宋以后逐漸增多,并非出現(xiàn)于1949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