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軍
12月18日,澳大利亞新聞網站登出了一則題為《北京對臺灣軍售的反應預示著新的制裁時代》的新聞。新聞中引述了臺灣一位鄭姓軍事專家的話說:“如果大陸在未來擴大這個政策(制裁),對其他想向臺灣出售武器的國家會產生一種‘寒蟬效應?!彪S后,他還列舉了日本公司若要向臺灣地區(qū)出售包括常規(guī)潛艇技術在內的軍事技術時,恐怕就不得不考慮中國大陸對其制裁的可能。一位媒體朋友看了“寒蟬效應”這個比喻后問我:之前奧巴馬政府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嗎?我回答說:恐怕奧巴馬政府已經想到這一點了。
8月6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沃斯堡市,一架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生產的F-35戰(zhàn)斗機在進行試飛前的測試
我之所以給出這樣的回答,是緣于我對這次奧巴馬政府對臺軍售的一些簡單分析。首先,且不說這次奧巴馬政府的對臺軍售是自1979年以來間隔時間最長、考慮通脹因素后金額最小的軍售,而且在這次軍售中兩個受益最大的軍火公司也很值得玩味。從這次對臺軍售的18.3億美元銷售額中受益的兩個公司分別是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前者名列2015年世界軍工百強排行榜第四名,后者名列第一名。值得注意的是,在排行榜前十名中有七家美國公司。而在公司銷售軍品的比例上,雷神排在第一名,軍品銷售比例占公司總銷售產品數的97.4%。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緊跟其后排名第二,軍品銷售占公司總銷售產品的88%。也就是說,奧巴馬政府把這次間隔時間最長、金額最小的對臺軍售交給了兩個基本沒有什么民品貿易的軍火公司。
其次,再看今年4月美國《航空周刊》發(fā)布的最佳航空航天和國防企業(yè)排行榜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排名第二(得分為96.5分),而雷神公司排名第四(得分為77.5分)?!逗娇罩芸纷?996年開始就針對全球范圍內的航空航天和國防企業(yè)發(fā)布此排名,其公布排名的依據是四項指標:1.投資回報率(ROIC);2.盈利實繼(EP);3.資產管理(AM);4.金融健康程度(FH)。很顯然,即便兩家對臺軍售的公司受到一些制裁的“寒蟬效應”的影響,也會被對臺軍售中的收益所對沖掉,甚至最終算下來可能還是正收益。而在《航空周刊》提供的這個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的波音公司恐怕就未必是這樣了(波音公司得分為97.5分),其2014年的毛收入為907.62億美元,其中軍品毛收入為290億美元,僅占其總毛收入的32%。如果波音公司這次加入對臺軍售,其受到“寒蟬效應”波及后果恐怕就未必是正收益了。這一點,從這些年來波音公司在中國民機市場上的銷售額中就能猜出來。
雖然現(xiàn)在還不能證實中方在美國對臺軍售前已將可能對美國相關軍火企業(yè)實施制裁的“報復措施”告知了美方,但至少可以判斷奧巴馬政府在此次的對臺軍售中不是沒有考慮到所謂的“寒蟬效應”。事實上,隨著這些年來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大幅增強,美國對臺軍售越來越只剩下維護其《與臺灣關系法》的政治象征意義了。簡單說,這種政治象征意義向臺灣方面?zhèn)鬟_的信息就是:美國在軍事上隨時會為臺灣提供保護傘。
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隨著中國大陸對對臺軍售公司實施制裁措施的推出(甚至可能建立“黑名單機制”),這種政治象征意義可能會逐漸貶值,因為2014年全球十強軍火公司中軍品銷售僅占48.17%,比前2013年下降了4.18%,而美國軍火公司在其中占據了大半壁江山。那么在這一趨勢下,未來的臺灣領導集團會不會在一種政治上的“寒蟬效應”作用下,寧可冒險承受戰(zhàn)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而選擇一種政治上的非理性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