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滇中高原華山松人工林碳儲量及固碳釋氧效益

      2015-12-26 07:00:59李元玖陳奇伯熊好琴舒蛟靖趙吉霞
      關(guān)鍵詞:成熟林華山松中齡林

      李元玖,陳奇伯,熊好琴,舒蛟靖,趙吉霞

      (西南林業(yè)大學(xué) 環(huán)境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滇中高原華山松人工林碳儲量及固碳釋氧效益

      李元玖,陳奇伯,熊好琴,舒蛟靖,趙吉霞

      (西南林業(yè)大學(xué) 環(huán)境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云南 昆明 650224)

      采用樣方法和收獲法,根據(jù)光合作用方程式、碳稅法和人工制氧法,對云南玉溪磨盤山華山松人工林(16 a中齡林、26 a近成熟林、43 a成熟林)生物量、碳儲量及其空間分布特征和固碳釋氧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如下:三種林齡華山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別為181.515 t·hm-2、284.679 t·hm-2、295.311 t·hm-2,碳儲量分別為85.751 3 tC·hm-2、139.934 4 tC·hm-2、132.508 6 tC·hm-2,凈碳儲量分別為:5.365 3 tC·hm-2·a-1、5.383 6 tC·hm-2·a-1和 3.082 7 tC·hm-2·a-1;三種林齡群落各層碳儲量均為喬木層>枯落物層>灌木層>草本層,三種林齡喬木層的碳儲量分別占:91.37%、94.99%、93.70%;不同林齡相同器官(根、皮、葉、干、枝)之間變異系數(shù)在2.10%~7.33%之間,而同一林齡不同器官的變異系數(shù)在2.12%~5.82%之間;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除成熟林喬木外,另兩種林齡喬木各營養(yǎng)器官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華山松中齡林、近成熟林、成熟林同化大氣中CO2和釋放出O2價值量分別是 355 044.221 3 yuan·hm-2,216 003.386 1 yuan·hm-2,556 831.529 6 yuan·hm-2和 338 767.648 4 yuan·hm-2、577 627.367 6 yuan·hm-2和 351 419.513 0 yuan·hm-2。

      華山松人工林; 生物量; 碳儲量; 固碳釋氧;滇中高原

      全球變暖的加劇,《京都協(xié)議》的簽訂已將全世界防止全球變暖,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提升到了法律層面[1],對生態(tài)價值服務(wù)功能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國內(nèi)外學(xué)者的重視。近年來,生態(tài)文明的建設(shè)也已成為我國發(fā)展的基本政策,在經(jīng)濟的建設(shè)同時發(fā)展本國林業(yè)碳匯項目,既獲得經(jīng)濟的價值,又達到生態(tài)的價值。森林作為陸地碳庫的主要源和匯,其碳儲量占整個陸地植被碳儲量76%~98%[2],由植被和土壤兩大碳庫組成,共同承載著對人類生存環(huán)境凈化的責(zé)任。植被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CO2,將碳儲存在植物體內(nèi),同時釋放出O2返還大氣中,因此,對森林植被固碳釋氧的研究,可以量化森林潛在的生態(tài)服務(wù)價值[3-4]。

      在我國,隨著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shè)的開展,退耕還林政策的廣泛實施,使得我國人工林為森林碳匯做出了重大貢獻。加強人工林固碳釋氧生態(tài)功能的量化和價值核算,將為建設(shè)森林的碳匯生態(tài)效益和建立健全的碳匯市場打下基礎(chǔ)[5-7]。華山松Pinus armandii人工林具有保持水土、涵養(yǎng)水源和凈化環(huán)境等生態(tài)功能,對其碳儲量與固碳釋氧的生態(tài)價值研究,將進一步完善華山松人工林的生態(tài)價值。本文對滇中高原不同林齡的華山松人工林進行了研究,通過量化其潛在的碳儲量,評價二氧化碳的固定量和氧氣的釋放量,旨在為滇中高原華山松人工林的經(jīng)營管理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有助于在尋求碳匯與碳源貿(mào)易時,提供最佳的樹齡段,進而較快達到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目的。

      1 研究區(qū)概括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城東南部,地處云貴高原、橫斷山地和青藏高原南緣的地理結(jié)合部。地理位置為北緯23o46′18″~23o54′34″,東經(jīng) 101o16′06″~ 101o16′12″,海拔1 260 m~2 614 m,是云南亞熱帶北部與亞熱帶南部的氣候過渡地區(qū),有著典型的山地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5 ℃,年平均降雨量為1 050 mm,極端最高氣溫33.0 ℃,極端最低氣溫-2.2 ℃,全年日照時數(shù)2 380 h。磨盤山土壤以第三紀(jì)古紅土發(fā)育的山地紅壤和玄武巖紅壤為主,高海拔地區(qū)有黃棕壤分布,土壤厚度以中厚土壤層為主局部為薄土層。

      樣地基本情況見表1,華山松人工林系飛播養(yǎng)護而成,群落喬木層以華山松為優(yōu)勢種。灌木層主要以楊梅Myrica rubra、菝葜Smilax china、粗葉懸鉤子Rubus alceaefolius、紫莖澤蘭Ageratina adenophora等組成。草本層主要以沿階草Ophiopogon japanicus、邊果鱗毛蕨Dryopteri daceae、大葉懸鉤子Rubus corchorifolius、光葉泡花樹Meliosma cuneifolia、矛葉藎草Arthraxon lanceolatus、云南崖爬藤Tetrastigma yunnanense等組成。

      表1 磨盤山華山松人工林樣地基本情況Table 1 Plots basic situations of P. armandii plantations in Mopanshan Mountain

      2 研究方法

      2.1 生物量的計算

      在中齡林、近成熟林、成熟林華山松人工林中選擇鄰近分布,母巖一致,海拔、坡度、坡向等立地條件相似,整地、撫育、施肥、干擾度等營林和管理措施相同,長勢良好且一致的群落,分別設(shè)置3個20 m×20 m 的樣方,對樣方內(nèi)的喬木進行每木檢尺,記錄胸徑和樹高。根據(jù)霍達等[8]對華山松生物量模型篩選原則,對比已報道的華山松生物量模型,本文采用陳存根等[9]的模型計算華山松生物量。通過生物量換算群落的碳儲量,再根據(jù)光合作用原理算出其吸收的CO2和釋放的O2的含量,進而估算其產(chǎn)生的生態(tài)服務(wù)價值[10-11]。

      林下灌木、草本和凋落物生物量采用收獲法直接測定,在每個樣方的對角線上設(shè)置3個3 m ×3 m的灌木小樣方,3個1 m×1 m草本小樣方,將小樣方內(nèi)的灌木和草本全部收集,烘干稱重(灌木區(qū)分根、莖、葉;草本區(qū)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在林下層樣方內(nèi)設(shè)置3個25 cm×25 cm的樣方收集凋落物,每個月收集一次,烘干稱重。

      2.2 碳儲量的測定

      植物樣品中的有機碳含量用重鉻酸鉀-濃硫酸容量法測定。碳儲量是按照植物體生物量轉(zhuǎn)化為純碳量時,植物干物質(zhì)中碳所占比例進行換算,二者存在以下關(guān)系:

      式中:Mc為碳儲量值;Bi為生物量值;Ci為碳密度;i表示群落不同組分。

      經(jīng)測定:華山松中林、近成熟林、成熟林的樹根、樹干、樹葉、樹枝、樹皮的平均碳密度分別為:0.497 9、0.467 1、0.454 7、0.491 3、0.497 4;0.479 5、0.500 0、0.497 2、0.477 5、0.476 2、0.476 2;0.418 1、0.440 6、0.460 7、0.453 1、0.498 5 gC·g-1,碳密度在40%~50%之間,大量學(xué)者使用0.5作為森林生物量和碳儲量的轉(zhuǎn)換系數(shù),但是相同群落之間生長有數(shù)量和質(zhì)量區(qū)別,如:不同年齡、氣候帶和立地條件等內(nèi)在和外在的因素對森林的生物量有著明顯影響[12],因此采用樣地取樣實測法,能更準(zhǔn)確的對研究區(qū)域的碳儲量進行計算。

      2.3 固碳釋氧物理量和價值量的計算

      根據(jù)光合作用方程式,按照國家林業(yè)行業(yè)標(biāo)準(zhǔn)[13]中提供的植被固碳和釋氧公式:

      ①植被固碳公式G植被固碳=1.63AB年

      ②林分釋氧公式G氧氣=1.19AB年

      式中:G植被固碳為植被年固CO2量,單位:t·a-1;A為林分面積,單位hm2;B年為林分單位凈生產(chǎn)力,單位:t·hm-2·a-1;G氧氣為林分年釋氧量,單位:t·a-1。

      從上述凈初級生長量可推算出滇中高原華山松人工林內(nèi)各類植物固定CO2和釋放O2的物質(zhì)量,根據(jù)物理量,計算價值量:

      (1)固碳效益的價值量:固碳價值計量方法較多,本文采用目前較為通用的碳稅法進行評估,碳稅率采用瑞典的碳稅率折合人民幣為1200元·t-1[13]。

      (2)釋氧效益的價值量:制造氧氣價格可根據(jù)造林成本、氧氣的商品價格和人工生產(chǎn)氧氣的成本等方法進行估算。本文采用氧氣商品價格確定人工林單位面積年釋氧效益的價值量,氧氣商品價格 1000 元·t-1[13]。

      2.4 數(shù)據(jù)處理

      利用SPSS for Window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平均值、標(biāo)準(zhǔn)偏差、變異系數(shù)以及方差分析,植物有機碳測定的結(jié)果是3次重復(fù)的平均值。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枯落物層的平均含碳量均為加權(quán)平均值,其碳儲量用生物量與其相應(yīng)的碳密度的乘積。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不同林齡華山松人工林生物量

      從表2可以看出,磨盤山華山松人工中齡林、近成熟林、成熟林群落的生物量分別是181.515 t·hm-2、284.679 t·hm-2、295.311 t·hm-2。 華 山 松 中 林 齡、近成熟林、成熟林的喬木層生物量分別占群落的91.594%、94.760%、93.838%,相同林齡群落中生物量比例依次喬木層>枯落物層>灌木層>草本層。

      表2 不同林齡華山松人工林生物量分配格局Table 2 Biomass allocation patterns of different tree-ages of P. armandii plantations (t·hm-2)

      3.2 不同林齡華山松喬木層各營養(yǎng)器官碳密度

      三種林齡華山松喬木層碳密度測定結(jié)果如表3所示。

      3.2.1 同一林齡華山松不同器官中碳密度的比較

      華山松中齡林:樹根>樹皮>樹葉>樹干>樹枝;近成熟林:樹干>樹枝>樹根>樹葉>樹皮;成熟林:樹皮>樹枝>樹葉>樹干>樹根。其中,中齡林:樹根、樹枝、樹皮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近成熟林:樹干和樹枝存在顯著差異。各樹種器官的平均值碳密度最高的是近成熟林0.486 1 gC·g-1,最低的是成熟林 0.454 2 gC·g-1。

      3.2.2 不同林齡華山松相同器官碳密度的比較

      樹根含碳量最高的是中齡林0.4979 gC·g-1,最低的是成熟林0.418 1 gC·g-1;樹干含碳量最高的是近成熟林 0.500 0 gC·g-1,最低的是成熟林 0.440 6 gC·g-1;樹枝含碳量最高的是近成熟林0.497 2 gC·g-1,最低的是中齡林0.454 7 gC·g-1;樹葉含碳量最高的是中齡林 0.491 3 gC·g-1,最低的是成熟林 0.453 1 gC·g-1;樹皮碳密度最高的是成熟林0.498 5 gC·g-1,最低的是近成熟林 0.4762 gC·g-1。

      3.2.3 不同器官碳密度之間的變異系數(shù)

      中齡林碳密度最高的是樹根0.497 9 gC·g-1,最低的是樹枝0.454 7 gC·g-1,變異系數(shù)為3.64%;近成熟林中碳密度最高的是樹干0.500 0 gC·g-1,最低的是樹皮0.476 2 gC·g-1,變異系數(shù)為2.12%;成熟林中碳密度最高的是樹皮0.498 5 gC·g-1,最低的是樹根0.418 1 gC·g-1,變異系數(shù)為5.82%。相同器官不同林齡之間的變異系數(shù)在2.10%~7.33%之間,其中樹根之間的變異系數(shù)最大為7.33%,樹皮之間的變異系數(shù)最小為2.10%。

      3.3 不同林齡華山松喬木層各器官碳密度

      由表4可以看出,喬木層的碳儲量分別為:中齡林 78.438 9 tC·hm-2;近成熟林 132.969 9 tC·hm-2;成熟林124.208 1 tC·hm-2。其中中齡林各器官的碳儲量大小順序為:樹干>樹枝>樹根>樹葉>樹皮;近成熟林:樹干>樹枝>樹根>樹葉>樹皮;成熟林:樹干>樹枝>樹根>樹葉>樹皮。

      表3 不同林齡華山松各營養(yǎng)器官的碳密度?Table 3 Carbon density of different organs in different tree-ages of P. armandii (g·g-1)

      表4 不同林齡華山松人工林喬木層各營養(yǎng)器官碳儲量Table 4 Carbon storages of different organs in different tree-ages of P. armandii plantations (t·hm-2)

      3.4 不同林齡華山松人工林群落碳密度

      由表5可以看出,華山松群落不同層次碳密度大?。褐旋g林:枯落物層>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近成熟林:喬木層>枯落物層>草本層>灌木層;成熟林樹種中:枯落物層>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三種林齡群落的碳密度分別是:0.472 4、0.491 6、0.448 7 gC·g-1。

      表5 華山松人工林不同林齡群落碳密度Table 5 Carbon density of different tree ages of P. armandii plantations (g·g-1)

      3.5 不同林齡華山松人工林群落碳儲量分布格局

      由表6可以得出,三個華山松人工林群落的碳儲量分別為:85.751、139.934 4、132.508 6 tC·hm-2,凈固碳量分別為:5.365 3、5.383 6和3.082 7 tC·hm-2a-1。中齡林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枯落物層碳儲量分別為78.438 9、0.728 4、0.253 7、6.424 3 tC·hm-2;近成熟群落別為 132.9699 tC·hm-2、1.201 4、0.369 1、5.434 2 tC·hm-2;成熟群落別為 124.208 1、3.241 3、0.054 8、5.051 5 tC·hm-2。其中在三個群落中喬木層碳儲量所占比例最大,分別占群落的:91.37%、94.99%、93.70%,表明在華山松人工林中,植被層的碳儲量主要取決于喬木層碳儲量。

      表6 華山松人工林不同林齡群落碳儲量空間分布Table 6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storages in different tree-ages of P. armandii plantations

      3.6 不同林齡華山松人工林群落固碳釋氧量

      由表7可以得出,華山松中齡林、近成熟林、成熟林固定大氣中CO2的量和釋放出O2量分別 為 295.870 2 和 216.003 4 t·hm-2、464.026 3 和338.767 6 t·hm-2、481.356 1 和 351.419 5 t·hm-2;使用碳稅法和人工制氧法算出固碳釋氧的價值分別是 355 044.221 3 和 216 003.386 1 yuan·hm-2、556 831.529 6 和 338 767.648 4 yuan·hm-2、577 627.367 6 和 351 419.513 0 yuan·hm-2,其中成熟林單位面積固定CO2量和釋放O2量最大。

      表7 不同林齡華山松人工林固碳釋氧生態(tài)價值Table 7 Economic values of carbon fixation and oxygen release in different tree-ages of P. armandii plantations

      3.7 不同林齡華山松人工林群落凈固碳釋氧量

      由表8可以得出,華山松人工林群落凈固定CO2量、凈釋放O2量和凈固碳釋氧生態(tài)價值的大小順序都分別為:中齡林>近成熟林>成熟林。

      表8 不同林齡華山松人工林凈固碳釋氧生態(tài)價值Table 8 Net ecological values of carbon fixation and oxygen release in different ages of P. armandii plantations

      4 討論與結(jié)論

      4.1 喬木層各營養(yǎng)器官之間碳密度存在顯著差異

      華山松喬木層各器官的碳密度大小排序為中齡林:樹根>樹皮>樹葉>樹干>樹枝;近成熟林:樹干>樹枝>樹根>樹葉>樹皮;成熟林:樹皮>樹枝>樹葉>樹干>樹根,不同器官之間的碳密度存在顯著差異,其分配規(guī)律與霍達等[8]對貴州華山松的研究略有不同,這是因為不同器官之間碳密度的大小與器官生長分化程度有關(guān),與細胞新陳代謝是否旺盛有關(guān)。本研究中的喬木層各器官的碳密度含量與杉木、馬尾松、禿杉等[14-17]常見人工林樹種各器官碳密度排序有所不同。喬木層各器官的平均碳密度為0.454 2~0.486 1 gC·g-1,碳密度在0.450 0至0.500 0 gC·g-1之間,與國內(nèi)外估算森林喬木層碳密度的平均值基本一致[18],中齡林、近成熟林和成熟林器官的平均碳密度分別為:0.481 7、0.486 1和0.454 2 gC·g-1,其中成熟林器官的平均碳密度最小,均低于四川華山松[19]器官平均碳密度0.5391 gC·g-1,與廣西清鉤栲人工林[20]各器官的平均值相近在0.459 6~0.491 9 gC·g-1之間,三種林齡群落碳密度分別為:0.472 4、0.491 6和0.448 7 gC·g-1,也以成熟林群落碳密度最小,同樣低于四川華山松[19]群落平均碳密度0.542 4 gC·g-1。

      4.2 喬木層各營養(yǎng)器官碳密度變異幅度較小

      不同林齡相同器官之間的碳密度變異系數(shù)在2.10%~7.33%之間,其中樹根的變化幅度最大,中齡樹種樹根碳密度最大,成熟林樹種的樹根碳密度最低,究其原因可能是與成熟樹種主根根尖扎入土壤的深度有關(guān)。因為土壤的有機物質(zhì)主要來源于枯枝落葉和微生物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土壤越深有機質(zhì)含量越低,間接的限制了樹從土壤汲取有機碳,進而限定了樹的生長;而同一林齡不同器官的變異系數(shù)在2.12%~5.82%之間,與中國熱帶雨林6.5%~15%的變異系數(shù)相比變動幅度相對較小[21]。這可能和華山松人工林群落結(jié)構(gòu)比較單一有關(guān),因為針葉林群落及各個器官的生長狀況比較一致;而熱帶雨林中群落層次較多,群落結(jié)構(gòu)相對復(fù)雜,使得生長位于不同層次的植被生長環(huán)境受到光能、熱量和水分的制約,種間和種內(nèi)競爭比較激烈,致使生長狀況存在較大差異所致。

      4.3 林齡與碳儲量和凈碳儲量的關(guān)系

      三種林齡群落碳密度大小是枯落物層>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這是由于枯落物層是有機碳很重要的歸還途徑,枯落物中匯聚了大量的剩余有機碳;三個群落的碳儲量與群落的生物量成正相關(guān),其中喬木層碳儲量所占比例最大,分別占各自群落總碳儲量的91.37%、94.99%、93.70%,其次是枯落物層、灌木層和草本層,這說明滇中高原華山松人工林碳儲量90%以上的貢獻來源于喬木層。三個群落總的碳儲量分別為中齡林85.751 3 tC·hm-2,近成熟林 139.934 4 tC·hm-2,成熟林132.508 6 tC·hm-2,凈碳儲量分別為5.365 3、5.383 6和3.082 7 tC·hm-2a-1,雖然成熟林單位面積的碳儲量大于中齡林,但是它的凈碳儲量最少,這是由于中齡林處于快速生長期,生長較成熟林旺盛,因此維持中齡林這一快速生長階段,是林分管理的關(guān)鍵時段;近成熟林無論是在單位面積固碳量還是凈固碳量都是最大,當(dāng)生長到成熟林時,這兩個指標(biāo)都有所下降,因此對此生長階段可以進行更細致的研究,將對華山松人工林的伐育提供指導(dǎo);對成熟林進行合理的經(jīng)營,保障林木及群落碳儲量的增長速率大于因林木衰老和死亡引起的損耗速率[22]。其次,外在的環(huán)境因子直接影響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歸還,加快枯落物的分解可以提高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循環(huán)速率。再次,群落生物量直接影響碳儲量的大小,群落密度對碳儲量積累起到直接作用,權(quán)衡自然稀疏和人工撫育管理,有利于華山松人工林生產(chǎn)力的維持與提高。

      4.4 林齡與群落固碳釋氧效益的關(guān)系

      《京都協(xié)議》的簽訂,宗旨在于防止全球變暖,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正式的上升到法律約束的層面。通過對滇中高原華山松人工林中齡林、近成熟林、成熟林固碳釋氧的量化,得出三種林齡總固碳釋氧量大小排序都是:成熟林>近成熟林>中齡林,而凈固碳釋氧能力從中齡林到成熟林逐漸下降,并且下降幅度逐漸增大,因此在尋求碳匯與碳源貿(mào)易時,如需較快達到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目的,保留中齡和近成熟年齡段的華山松較成熟林更為合適。

      另外,本文主要計算的是單位面積群落的碳儲量和固碳釋氧,而森林中土壤的固碳能力、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土壤釋放CO2等作用[23-24]還應(yīng)該進一步分析,以完善整個華山松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固碳釋氧功能。

      [1] Wu Shuhong, Zhang Xiaoquan, Li Junqing. Analyses on Leakage Issues of Forestry Sequestration Project[J]. scientia silvae sinicae,2006, 42(2): 98-104.

      [2] Piao Shilong, Fang Jingyun, Ciais Philippe, et al. The carbon balanc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J]. Nature, 2009,458(7944): 1009-1014.

      [3] 成克武, 崔國發(fā). 北京喇叭溝門林區(qū)森林生物多樣性經(jīng)濟價值評價[J]. 北京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00, 22(4): 66-71.

      [4] 方精云, 郭兆迪, 樸世龍, 等. 1981—2000年中國陸地植被碳匯的估算[J]. 中國科學(xué)D輯: 地球科學(xué), 2007,37(6):804-812.

      [5] Costanza R, Arge R D, Groot R D,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 Nature, 1997 (386 ):253-260.

      [6] 王 兵, 魏江生, 胡 文. 貴州省黔東南州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wù)功能評估[J]. 貴州大學(xué)學(xué)報: 自然科學(xué)版, 2009, 26(5): 42-49.

      [7] 歐陽志云, 王效科, 苗 鴻. 中國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wù)功能及其生態(tài)經(jīng)濟價值的初步研究[J]. 生態(tài)學(xué)報, 1999,19(5):607-613.

      [8] 霍 達, 張 喜, 羅 揚, 等. 貴州華山松林分結(jié)構(gòu)與碳儲量動態(tài)[J]. 林業(yè)科技開發(fā), 2013, 27(3): 57-61.

      [9] 陳存根. 秦嶺華山松林生產(chǎn)力的研究-華山松林喬木層的生物產(chǎn)量[J]. 西北林學(xué)院學(xué)報, 1984, (1): 1-18.

      [10] Wojciech Galinski, Manfred Küppers. Polish Forest Ecosystems:The Inf l uence of Changes in the Economic System on the Carbon Balance[J]. Tokoyo Change, 1994, 27(1):103-109.

      [11] 錢逸凡, 伊力塔, 鈄培民, 等. 浙江縉云公益林生物量及固碳釋氧效益[J]. 浙江農(nóng)林大學(xué)學(xué)報, 2012, 29(2): 257-264.

      [12] 王佩卿, 丁振森. 木材化學(xué)[M]. 北京: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1987.

      [13] 國家林業(yè)局. LY/T1721-2008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wù)功能評估規(guī)范[S]. 北京: 中國標(biāo)準(zhǔn)出版社, 2008.

      [14] 方 昕, 田大倫, 項文化, 等. 速生階段杉木人工林碳素密度貯量和分布[J]. 林業(yè)科學(xué), 2002, 38(3):14-19.

      [15] 巫 濤, 彭重華, 田大倫, 等. 長沙市區(qū)馬尾松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儲量及其空間分布[J]. 生態(tài)學(xué)報,2012,32(13):4034-4042.

      [16] 楊玉盛, 陳光水, 王義祥, 等. 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碳庫及分配[J]. 林業(yè)科學(xué), 2006, 42(10): 43-47.

      [17] 何 斌, 黃壽先, 招禮軍, 等. 禿杉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素積累的動態(tài)特征[J]. 林業(yè)科學(xué), 2009, 45(9): 151-157.

      [18] 周玉榮, 于振良, 趙士洞. 我國主要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貯量和碳平衡[J]. 植物生態(tài)學(xué)報, 2000, 24(5): 518-522.

      [19] 唐 宵, 黃從德, 張 健. 等. 四川主要針葉樹種碳密度測定分析[J]. 四川林業(yè)科技, 2007, 28(2): 20-23.

      [20] 李元強, 吳慶標(biāo), 覃德文. 青鉤栲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儲量及其分配格局[J]. 廣東林業(yè)科學(xué), 2013, 10: 181-185.

      [21] 李意德, 吳仲民, 曾慶波,等. 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群落生產(chǎn)和二氧化碳同化凈增量的初步研究[J]. 植物生態(tài)學(xué)報,1998,22(2): 127-134.

      [22] 馬 煒, 孫玉軍, 王秀云. 長白落葉松人工林固碳釋氧效益評估方[J]. 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11, 39(1), 58-61.

      [23] 王效科, 馮宗煒, 歐陽志云. 中國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植物碳儲量和碳密度研究[J].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xué)報, 2001, 12(1): 13-16.

      [24] 吳慶標(biāo), 王效科, 段曉男, 等. 中國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植被固碳現(xiàn)狀和潛力[J]. 生態(tài)學(xué)報, 2008, 28(2): 517-524.

      Carbon storage and fi xation, oxygen release of Pinus armandii plantations in middle Yunnan plateau, China

      10.14067/j.cnki.1673-923x.2015.02.015

      http: //qks.csuft.edu.cn

      LI Yuan-jiu, CHEN Qi-bo, XIONG Hao-qin, SHU Jiao-jing, ZHAO Ji-xia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Yunnan, China)

      Biomass, carbon storag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carbon fixation and oxygen release of the 16-year-old,26-year-old and 43-year-old Pinus armandii plantations in Mopanshan Mountain in Yuxi, middle Yunnan plateau, southwest China were studied by adopting quadrat method and harvest method, and synthetically using photosynthesis equation, carbon tax and artif i cial oxygen metho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biomass values of the three kinds of P. armandii plantations were 181.515 t·hm-2, 284.679 t·hm-2and 295.311 t·hm-2, their total of carbon storage were 85.7513 t·hm-2,139.9344 t·hm-2,and 132.5086 t·hm-2, their net carbon storages were: 5.3653 t·hm-2·a-1, 5.3836 t·hm-2·a-1and 3.0827 t·hm-2·a-1; The carbon storage values in three kinds of forest age communities about various forest stories ranked from large to small order as this: carbon storage in arborous layer > litter layer > shrub layer >herb layer, Carbon storages in arborous layer of three kinds of forest age accounted for 91.594%, 94.760% and 93.838% respectively;the variation coeff i cients of different forest age in the same organs (root, bark, leaf, stem, branch) were in the interval of 2.10%~7.33%,while those of same forest age in different organs were in the interval of 2.12% ~ 5.82%; The vari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apart from the arborous trees of the mature forest, and two other forest’s arborous trees showed signif i 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nutritive organs;The middle-aged forest, near mature forest, mature forest of P. armandii plantations assimilated CO2in the atmosphere, and desorbed O2, the value quantity of the assimilation CO2and emancipation O2were 355 044.221 3 yuan·hm-2, 216 003.386 1 yuan·hm-2and 556 831.529 6 yuan·hm-2, and 338 767.648 4 yuan·hm-2、577 627.367 6 yuan·hm-2和 351 419.513 0 yuan·hm-2, respectively.

      Pinus armandi plantation; biomass; carbon storage; carbon fi xation and oxygen release; Central Yunnan Plateau

      S718.5;S791.241

      A

      1673-923X(2015)02-0079-06

      2014-04-01

      國家林業(yè)局林業(yè)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201204101-10);云南省教育廳科學(xué)研究基金項目(2010Y297);西南林業(yè)大學(xué)校重點項目(111033)

      李元玖,碩士研究生 通訊作者:熊好琴,博士,副教授;E-mail:xionghaoqin@163.com

      李元玖,陳奇伯,熊好琴,等. 滇中高原華山松人工林碳儲量及固碳釋氧效益[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 2015,35(2):79-84.

      [本文編校:吳 彬]

      猜你喜歡
      成熟林華山松中齡林
      松樹專用肥不同施用量對油松中齡林生長的影響
      華山松主要病蟲害綜合治理探究
      江西武夷山南方鐵杉林不同階段優(yōu)勢樹種的空間分布格局與種間關(guān)聯(lián)特征
      江西武夷山南方鐵杉更新林與成熟林群落結(jié)構(gòu)特征比較
      華山松大小蠹的一種高效引誘劑
      《華山松》國畫
      新聞傳播(2018年15期)2018-09-18 03:20:12
      撫育間伐強度對興安落葉松中齡林測樹因子的影響
      森林工程(2018年5期)2018-05-14 13:54:30
      沙地樟子松種實特征研究
      防護林科技(2016年5期)2016-09-05 01:19:50
      馬尾松中齡林采脂效益分析
      將樂縣針闊混交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儲量格局
      双桥区| 车致| 泌阳县| 香港 | 常宁市| 专栏| 中卫市| 星子县| 利津县| 孙吴县| 新疆| 衡东县| 洛宁县| 香港| 阿拉善左旗| 玛纳斯县| 额尔古纳市| 彰化市| 绥德县| 长葛市| 雷山县| 遵义县| 全州县| 清镇市| 册亨县| 万山特区| 大关县| 通城县| 南江县| 子长县| 金堂县| 孝昌县| 杭锦后旗| 赣州市| 洛宁县| 清丰县| 西吉县| 衡阳市| 南华县| 慈溪市| 绥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