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腦靜對腦出血患者腦損害的保護作用
火雷鳴
(蘭州大學第一醫(yī)院神經外科,甘肅蘭州730000)
關鍵詞〔〕醒腦靜;腦出血;腦水腫;保護機制
中圖分類號〔〕R743〔
第一作者:火雷鳴(1978-),男,碩士,主要從事腦腫瘤及腦血管病方面的研究。
本文旨在探討醒腦靜對腦出血患者腦損害保護作用的臨床療效,為提高臨床對腦出血性疾病的治療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提供臨床資料。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腦出血患者70例,臨床表現為腦出血、腦水腫甚至存在生命體征微弱等問題。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55~70〔平均(66.5±5.5)〕歲,病程1~5年,平均(4.5±2.0)年;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56~78〔平均(68.5±6.5)〕歲,病程2~6年,平均(4.5±2.3)年。入選標準:患者存在明顯的心腦血管疾??;伴有明顯的其他肝臟等并發(fā)癥;生命體征等指標明顯不穩(wěn)定;合并其他綜合征等。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給予患者生理鹽水輸入,用0.9%的生理鹽水緩解患者病情;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患者醒腦靜治療,配用0.9%生理鹽水注射液250 ml+醒腦靜注射液20 ml,1次/d,觀察治療4 w后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
1.3觀察指標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抽取靜脈血檢驗,測定患者神經肽(NPY)血漿濃度,同時進行神經功能損傷評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上述指標變化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取SPSS19.0軟件進行t檢驗。
2結果
觀察組接受醒腦靜治療后,患者的血漿NPY測定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且逐漸趨于穩(wěn)定;且患者神經功能損傷評分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綜合對比分析
3討論
腦出血系列疾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1〕,且疾病的類型和引發(fā)的并發(fā)癥均非常多,而腦出血屬于腦顱重度損傷的一種疾病,患者一旦出現腦出血疾病,將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致命的威脅〔2〕。目前經過臨床研究發(fā)現,腦出血疾病的病理主要是由于患者長期血漿NPY濃度過高,逐漸導致患者神經功能出現缺損現象。因此,早期的診斷和針對性的藥物治療非常關鍵〔3〕,一旦錯失最佳的治療時間,將導致患者生命受到嚴重的威脅,甚至出現死亡情況〔4〕。
醒腦靜是一種特效藥物,能增強患者腦神經的活動性,增加大腦對各種神經損傷因子的抵抗能力,從而防止腦損傷和神經系統(tǒng)缺損。同時醒腦靜還能清除血漿中的自由基,明顯改善患者大腦缺損情況,進而能起到非常好的保護作用〔5,6〕。本研究結果與Soto等的結論基本一致〔7〕。說明醒腦靜是一種經過臨床實踐認證的治療腦出血的良藥,能有效防止腦水腫現象,控制患者血漿濃度變化,從而能降低疾病引起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廣。
4參考文獻
1楊梅珍,劉芳,張黎明,等.醒腦靜治療急性腦出血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jiān)測,2009;6(5):261-5.
2王引明,胡玲玲,孫鈞銘.醒腦靜對腦出血患者S100B、神經肽Y和腦水腫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8):1473-5.
3丁進京.醒腦靜對腦出血患者神經肽Y和腦水腫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1):31-2.
4Fan JP.Suchas.2003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linical data analysis〔J〕.J Beijing Univers Chin Med,2010;22(1):61-3.
5Wu BR,Wang HD,Ren chiffon,etal.Of flunarizine in migraine prophylaXis,double blind observation〔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eases,2010;8(2):111.
6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eneral Staff Department.Clinical diagnosis based on cure standards〔M〕.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10:6.
7Feng XY.The robot in the behavioral symptoms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the application of〔J〕.J Nurs,2013;24( L2):1142-4.
〔2014-03-10修回〕
(編輯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