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2015-12-30/ 第11版面/臺港澳傳真 /作者: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魏允平 本報記者 吳薇
剛開幕的臺北故宮南院,因展出香港藝人成龍捐贈的“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藝術品,被綠營批評為展出大陸的“統(tǒng)戰(zhàn)工具”。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杰29日對《環(huán)球時報》稱,綠營的質疑暴露了他們一貫的“逢中必反”的政治邏輯。
據(jù)親綠的《自由時報》29日報道,成龍28日是以“十二生肖獸首”復制品捐贈人的身份受邀出席臺北故宮南院開幕式,據(jù)了解,成龍當初為避開大陸政協(xié)委員身份,通過妻子林鳳嬌主動接觸故宮,表達捐贈意愿,原本希望能陳列在臺北故宮北院,因北院空間不足,最后移往南院中庭。臺灣歷史博物館原館長吳密察稱,十二獸首原為中國圓明園內的裝置珍寶,英法聯(lián)軍事件后遭洋人搶奪一空,中國政府近年通過外交角力逐一交涉,并不惜巨資從拍賣場買回,極力號召中國民族主義對抗昔日帝國主義,“臺北故宮收受復制品將被國際博物館界譏為外行,還無視十二獸首背后的統(tǒng)戰(zhàn)意味,實在不可思議”。
親綠學者謝志偉則稱:“當初民進黨政府建設故宮南院,定位為亞洲藝術博物館,就是想強化故宮和臺灣的連結,如今故宮收受十二獸首復制品,就是要臺灣人向中國‘授首’(獻頭)!”參與開幕的民進黨“立委”李俊俋抱怨說,臺北故宮除了安排成龍送上獸首,還有京劇表演,充滿大中國氛圍。
對于《自由時報》的報道,臺北故宮的院長馮明珠29日回應稱,十二生肖獸首是成龍于兩年前表達捐贈,這是當代公共藝術,經(jīng)過臺北故宮內部評估,認為這是很棒的工藝,特別征求過故宮南院建筑設計師姚仁喜的意見,詢問他是否可以置放景觀園區(qū)。姚仁喜也認為這是很好的工藝品,放在中庭作為迎賓用途,可以表達保護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寓意。馮明珠說,十二生肖獸首并不存在統(tǒng)戰(zhàn)問題,民眾不會因為看了獸首,就會被統(tǒng)戰(zhàn),只是當作公共藝術在欣賞。
據(jù)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29日報道,《聯(lián)合報》記者實地采訪當天參觀故宮南院的林姓游客,對方聽到后一臉納悶地稱:“不就是十二生肖雕塑嗎?我連誰捐都不確定,怎么被統(tǒng)戰(zhàn)?這些人想太多了吧!”另一位郭姓游客笑著說,故宮南院連“十二生肖獸首”展示說明都沒設,不知如何做統(tǒng)戰(zhàn),“如果看過這些展品就被統(tǒng)戰(zhàn),實在太看不起臺灣人了”。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杰29日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說,民進黨從本質上對兩岸關系發(fā)展懷有戒心,一直沒有放棄“臺獨”主張,希望兩岸之間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文化互動和社會交流等越少越好,因此他們把成龍捐獻十二獸首和“文化統(tǒng)戰(zhàn)”硬拗到一起,符合其一貫的“逢中必反”的政治邏輯。
倪永杰還對《環(huán)球時報》表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為明年選舉不斷表示要進行轉型,承諾提出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兩岸政策,但是民進黨下面的人仍不斷拋出類似“文化臺獨”的言論,顯示民進黨說一套、做一套,其“反中”本質并沒有根本改變?!?/p>